中青评论:抢人大战不宜只盯“双一流” 只依据于此有失公允

中青评论 2018-04-17 22:25 大字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2018年《关于实施现代产业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措施》,推出16条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中,毕业于“双一流”高校成为石家庄引才聚才的新标准之一。

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 图

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以来,各地在引进“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方面都不遗余力,制订了各类优惠政策。

各地在人才政策中限定院校,有压缩人才筛选成本的用意。不可否认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毕业生相对其他高校毕业生,在整体水平上更加优秀。

但是,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打破“211”“985”院校格局固化的不合理现状。如果“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利益也固化下来,显然有违政策的初衷。

而且,“双一流”的毕业生优秀,并不意味着不在“双一流”名单高校的毕业生都不够优秀。比如,因为院校性质的原因,专业类院校尤其是文科类型的专业类院校,无论是在院系排名还是在是否为“双一流”高校层面,都无法与综合类院校相提并论。

一些诸如语言、财经、政法类院校,其院校实力非常雄厚,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入列“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如果各地只是依据是否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来决定是否引入,当然是有失公允的。

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出炉之前,就已有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提出非“211”“985”工程建设高校学生不招,为了遏制学校歧视之风,教育部此前已明确规定:招聘时不得限制“双非”高校。而今天,各地引进人才却明确规定要“双一流”高校学生,这与此前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岂不是背道而驰?

除了各地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给予各项优惠政策之外,多地政府部门还专门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引进党政储备干部。例如,德州市德城区今年3月宣布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引进49名急需紧缺人才;4月,淮北市发布公告称将面向“双一流”高校招聘40名党政储备人才。而在此前,浙江杭州和河南省已经分别推出面向“双一流”高校的“引人”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各城在“人才大战”时推出的各项补贴,一些地方政府公开宣布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引进党政储备人才,会形成示范效应,造成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群起效仿。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白岩松呼吁多关注“非名校”学生,面对镜头的他坦言,“这个提案来自“刺激”,我到一些非“双一流”高校,跟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的不自信和自卑给我造成的刺激是很强的。”非名校学生的不自信并不是天生的,有很沉重的现实原因,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意圈定院校范围,即是一例。

如果任由各地将“是否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一项“引才”标准,白岩松委员的担忧就难以消除。

(原标题为《抢人大战不宜只盯着“双一流”》)

新闻推荐

德州市举办健康教育培训,德州市举办健康教育培训

本报讯(记者石少军通讯员杨晓)4月11日上午,全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健康教育培训班在市政务中心举办,“四区”迎审办健康教育负责人、市直各相关部门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各街道办事处健康教育专...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