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治理大规模科技攻关有必要吗?五百人驻点“2+26”城

人民日报 2018-03-31 07:39 大字

机动车行驶在雾霾中的北京长安街。去年10月,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正式启动,1500名科技人员组成强大团队,成了重污染城市治霾的“好郎中”。  视觉中国 图

根据当时环境保护部的指示要求,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立即组织专家及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每日定时与各驻点城市进行视频会商,全力保障空气质量改善。

事前预报、事中分析、事后分析总结,专家给了公众明晰的解读。不仅如此,驻点跟踪专家也一直在分析研判污染过程,及时指导当地实施针对性的应急措施。专家精心指导,各地精准应急,在此次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没有出现PM2.5小时浓度“爆表”的城市。

“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理念对大气污染治理尤为重要。

去年10月,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正式启动,1500名科技人员组成强大团队,聚焦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排放现状评估和强化管控技术等课题。其中,500人驻点跟踪“2+26”城市,越来越多的蓝天中有他们的贡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治霾“郎中”们仍然重任在肩。

大规模的科技攻关有必要吗?

污染治理研究存薄弱环节;“包产到户”机制让城市治霾对症下药

几年前,人们谈起霾还一头雾水。治霾,首先要搞清楚它到底包含了哪些污染物,污染物来自哪里。一时间,各地陆续开展了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灰霾污染成为全民关注,不少学者自觉步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去年1月的一场“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及趋势分析学术研讨会”,就集中了国内学者近80人,让人感觉治霾科技支撑的队伍还是很强大的。

去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治理开展集中攻关。有人问:有那么多科研人员已经在做相关研究工作,各地源解析也基本做完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为啥还要集中攻关?

“实验室里找原因”,与现实脱节的研究方式,与科技治霾的要求相去甚远。同时,2016年至2017年秋冬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也让环境管理部门认识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

“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时任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说。

缺乏科技支撑的烦恼更困扰着地方。

去年1月,河南安阳一位市领导见到清华大学教授李俊华,大吐苦水:“压力山大!浑身有劲却不知道该怎么发力。”他希望专家团队提供科技支撑。后来环保部派出驻安阳的跟踪研究工作组,李俊华担任了负责人。

仔细审视“2+26”城市,除了京津集中了很多著名高校院所,其他城市的科技力量还显得十分薄弱。即便是京津,专家们各司其职,若没有专门的项目支撑,谁能把时间、精力投入到一个城市的分析治理上?

“排放源变化很快,如果不及时掌握动态变化,下一步工作会失去方向。”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污染防治首席科学家柴发合说,多名专家、技术人员、跟踪研究团队若下到基层,能让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与一线工作结合,将有效推动各地治霾方法更精准、更科学。

科技攻关的思路定了,那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最符合现实要求。

“每个城市的产业布局、能源结构、交通情况、气象条件等都不相同,污染成因各有特点。专家对不同城市进行详细解读,找准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市一策”,靶向用药,避免“一刀切”,才能提高环境经济效益。”河北沧州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专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研究员李时蓓这样认为。

有了这样的共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正式落地。项目共设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排放现状评估和强化管控技术、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支撑、大气污染对人群的健康影响研究4个专题28个课题。同时,由国家和地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跟踪研究工作组,对“2+26”城市进行长期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

去年10月,28支跟踪研究团队进驻,在对应研究城市扎根,当起了“雾霾郎中”。

“外来和尚”的经怎么念?

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问题;有的放矢,提出针对性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攻关,要研究的问题真不少。虽然重污染时跟踪研究工作组的作用体现得更多,但工作是全方位的。李时蓓告诉记者,除了重污染应急会商,工作组的日常工作还包括攻关任务,细化污染源排放清单,源解析的监测工作和模型搭建,当地技术人员的培训等,“一市一策”的基础性工作事无巨细。

每个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都设置了目标任务,由不同的单位课题组承担工作。

比如,清华大学为牵头单位驻京,任务设置包括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动态排放清单的建立和校验、北京市大气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北京市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研究。仅最后一项工作,就涵盖秋冬季重污染应对及效果评估、减排潜力综合分析、分阶段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及减排需求、重大事件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及效果评估、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的费效分析与优化,可谓治霾的完全解决方案。

这么多工作,“包产到户”的专家怎么才能做好,这些“外来和尚”经念得怎么样?

今年1月,本报记者在河北沧州、山东德州、山西太原、河南安阳等地调研期间,赶上了好几场专家和当地一起召开的会商,亲身感受了驻点专家的工作状态。

1月16日上午,围绕污染物来源、未来天气条件变化、应对措施等内容,太原重污染天气分析会商在太原环境监测中心站举行。前一天下午,太原PM2.5实时浓度在五六个小时内抬升150微克/立方米,这成为专家们讨论的焦点。

太原市跟踪研究工作组成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健介绍,跟踪1月12日—15日污染过程,PM2.5中首要组分为有机碳,其次为硫酸盐和硝酸盐,分别占比为26.05%、20.76%和15.23%。这说明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煤、机动车以及工业排放,要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措施。

其实,这样的会商在所有驻点城市都已成为惯例。即便没有重污染天气发生,根据每周研究工作进展及时沟通情况,找出问题研究对策,是各地跟踪研究工作组工作的常态。

“我们的工作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认真分析,从各种统计数据中抽丝剥茧,还原污染真凶,给出解决方案。”德州跟踪研究工作组负责人、上海环科院研究员李莉说,她的团队正是这么做的。

对冬季错峰生产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德州一家炼焦企业虽执行了错峰计划,减排效果却与预想相差很多。问题出在哪儿?跟踪研究组成员单位山东省环科院的专家们不仅自己仔细分析研究,还特意请来焦化行业全国有名的专家一起会诊,终于找出了症结,给出解决方案。

安阳跟踪研究工作组深入调研了多家企业,涵盖玻璃、陶瓷、焦化、化工等8个行业,制定了16个行业污染防治规范,对8个重点行业76家企业开展“一厂一策”深度治理;太原驻点专家组建议当地统一评估焦化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等,实行差别化管控措施,提升焦化、钢铁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各研究组这样的“细活儿”,就是不想放过任何问题,做到精准管理、精准减排。

“为降低钢铁、水泥、玻璃等高污染、高能耗重点行业污染水平,专家团队把脉开方;对散煤、散乱污治理,区域交通方式改变,也提出了很多好建议。”柴发合这样评价。

相关建议能否得到地方认可?

密切协作,让研究成果变成实际政策;破解多项难题,形成一批成果

专家“智援”的成果,地方是不是真心采纳,是最关键的环节。

北京跟踪研究工作组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书肖表示,由于建立了随时汇报、定期调度和重污染会商机制,实现了科研与地方实际工作无缝对接。

“分析专报报给当地政府,很快就会有反馈,就能看到变化,有些还被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让大家的成果建议变成切实的治理方案。”太原跟踪研究工作组专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薛志钢非常欣慰。

德州会商时,记者目睹专家、政府部门与企业的一场互动,深刻地感受了专家工作在政府眼里的分量。

“大家看这家企业的二氧化硫小时排放浓度,从1月11日早上7点开始不断出现峰值,到中午已经接近500毫克/立方米,超标非常明显,建议加强监管。”专家话音未落,得知这家企业有人在现场,德州市环保局局长赵华毫不客气:“几次都上了专家的超标通报,回去告诉你们董事长,再不能改好,按日计罚,环保局驻厂!”

德州市环保局大气科科长张培勇说:“专家仔细“把脉问诊”,甚至从原单位调集设备支持我们,他们认真工作给出的提议,我们特别珍惜。地方政府与专家组一起配合,劲往一处使,一定会有好结果。”

在最近召开的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成果研讨与交流会上,专家们呈现了攻关项目各专题与城市跟踪研究半年工作的成果。

通过调查摸排,项目组获得了更加精准的污染源排放清单。分析结果表明,“2+26”城市在不到全国3%的国土面积上,排放了全国10%以上的二氧化硫和挥发性有机物、15%以上的氮氧化物和一次颗粒物。这就初步探明了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来源。

不仅如此,项目组整合环保、气象、高校、中科院等方面科研资源,初步建成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多要素、天地空大气环境综合立体观测网,形成了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全过程监测和成因快速分析的基础能力;建立统一的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初步建成攻关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实现环保、气象、科研共享各类数据约2600万条。重污染城市来了治霾“好郎中”

专家组的工作成果,直观地表现在去年冬季以来出现了较多的蓝天。经过各方努力和攻关项目的助推,2017年,“2+26”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7%,重污染天数下降28.8%;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5%,重污染天数下降43.6%,圆满实现了“大气十条”的目标。李干杰认为,专家组的工作,也为正在制订的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蓝天保卫战仍在继续,专家们对未来有何期待?“期待更多支撑,让跟踪小组面对问题时,能有足够工具可用”“希望有更多培训,不断壮大地方的科技队伍”“期待与地方的互动更密切、更高效”……“雾霾郎中”们思考的,依旧是把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原题为《重污染城市来了治霾“好郎中”》)

新闻推荐

滋镇:加强培训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德州新闻网讯(王安毅)3月20日,滋镇举办“财务规范化管理培训会”,培训会邀请陵城区经管局相关负责人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授课。会上,区经管局工作人员就如何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管理村集体...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