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惠民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德州日报 2018-01-09 10:00 大字

□本报记者马乐

近年来德州市文化部门一直致力于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包括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送戏下乡等。去年市级送戏下乡800场,组织文化惠民1000余场,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组织公益演出下基层,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在市政协委员、德州梁子黑陶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丽霞看来,因为去年的全省文化惠民消费季,德州市文化惠民活动比以往更加活跃。黑陶是德州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梁子黑陶多年来致力于培育本土文化自信,通过建设黑陶博物馆、陶艺体验厅,系统展示黑陶文化。黑陶馆去年一年接纳参观者3.6万人,最多时一天达上千人,成了德州市的文化地标。“群众对黑陶文化的认可度越高,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会越高,用大师的心态打造黑陶文化品牌,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为黑陶文化注入新活力。 ”梁丽霞说。

文化不仅要惠民更要亲民。市政协委员、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永涛介绍:“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喜好,演出的节目才能更接地气。通过参加文化惠民活动,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性增强了。 ”他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培植精品意识,打造出更多的精品佳作,延续曲艺的生命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市级文化场馆建设”。这让市人大代表、市图书馆副馆长张海燕十分振奋,她相信此举将大幅提升市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同时他们也会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为广大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

记者了解到,市图书馆从2011年起免费对外开放,去年取消所有押金,启用二代身份证替代读者证办理相关借阅业务,真正实现“零门槛”服务。“在全社会的大力倡导下,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如今市图书馆的有效读者已经达到4万余人,节假日更是一座难求。 ”市人大代表、市图书馆副馆长张海燕介绍。

市人大代表、簸箕刘社区党支部书记董吉增表示,近年来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社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建立了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成立了老年太极拳队、秧歌队等。下一步,社区也会积极行动起来,鼓励培育自己的文艺骨干,利用法定节假日等节点,自办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新闻推荐

建行德州分行成功举办“养慕中国、馨享德州”中医养生文化节活动

近日,建行德州分行联合友谊美业成功举办了“养慕中国、馨享德州”中医养生文化节活动。活动特邀中国第一位手纹诊断专家高振宗教授为现场700余位嘉宾带来一场中医养生知识盛宴。本次活动旨在丰富...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