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抢抓机遇,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德州日报 2017-09-23 09:57 大字

对话高端

倾听业内真知灼见

日前,德州市出台《关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中心城区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左右、县市区达到5%以上;到2025年,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实现建造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德建集团作为德州市唯一的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认识早、行动快,具备了人才和技术优势,正在筹备启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建设。 9月2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胡兆文。

改变传统建造模式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记者: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有哪些优势?

胡兆文: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产值已达到GDP的20%以上,然而建筑能耗占国家全部能耗的32%,是最大单项能耗行业。要扭转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必须通过技术创新,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建筑工业化建造模式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为特征的高级产业形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现场人力成本50%;保障工程质量安全,预制构件制作偏差能控制在毫米级,室内可实现100%无抹灰;降低能耗,可节约施工用水60%、现场垃圾减少80%、脚手架(模板支撑)减少70%、节省木材80%;减少施工污染,施工现场无扬尘、无废水、无噪音扰民,节能环保。

记者:德建集团作为3次荣获鲁班奖的企业,如何看待装配式建筑?

胡兆文:从前期规划设计来讲,装配式建筑项目要求“建筑标准化、结构机电三维协同化设计、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而传统建筑设计是“不注重多专业协同化的二维设计”;从施工阶段讲,前者要求“设计施工一体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施工队伍专业化”,后者则是“以现场湿作业手工操作为主、工人综合素质低流动性大、工业化标准化程度低”;从装修阶段看,前者需要“装修与建筑设计同步,装修与主体结构一体化,机电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便于多次装修改造,装修方式为干作业”,而后者“以毛坯房为主需二次装修,易造成对结构伤害,装修方式为湿作业,机电管线埋于主体结构或楼面内不利装修改造,建筑垃圾多资源浪费多”;从管理角度看,前者“宜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的信息化协同管理(以BIM技术为载体),施工队伍需专业化,项目整体效益最大化”,而后者则“一般为以包代管、专业化协同弱,依赖农民工劳务市场分包,追求设计与施工方的各自利益”。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推广难的根本原因是建筑安装整体成本每平方米高出传统建筑200至500元,需要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形成有利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促进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协同配合,有序发展装配式建筑。

投资8亿元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化

记者:德建集团对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有何计划?目前已开展了哪些工作?

胡兆文:德建集团作为全市唯一的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正筹划启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该产业园总投资8亿元,包括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厂区和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厂区,全部建成后年可生产钢结构建筑构件8万吨以上、混凝土建筑构件12万立方米,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提供近500个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德建集团向绿色发展转变。

目前,集团成立了省内第一家建筑企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专门从事装配式建筑设计与体系研发、装配式混凝土生产线模具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研究工作,已成功研发出独有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并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园区选址工作,项目建设规划方案也于今年5月通过了专家论证。我们从技术储备、设备选型、市场资源等方面具备了启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基础条件。

□本报记者李艺

新闻推荐

不礼让行人考试不合格

10月1日起,我市将实施驾考新规——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