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 打造特色品牌
近年来,德城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奋力打造德城教育升级版,进一步擦亮德城教育品牌,全区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
□本报记者张晓航本报通讯员郑文娇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探索德育建设新模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德育工作主旋律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和管理,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课程蕴涵的德育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和内容进一步融合,引导学生“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依托德州烈士陵园、梁子黑陶文化园、太阳能博物馆、德城区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及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育,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德城文明德州文明”主题演讲、“文明城市从我做起”征文活动。组织参与全市2017年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合唱比赛,获得一等奖。
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积极开展诗文素养教育活动,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了德城区“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市国学小名士知识竞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国学大师走进学校,举办“红歌传唱”“古诗词背诵”“传统文化书画展”等活动,努力塑造优雅人格,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结合重大纪念日,组织清明“网上祭英烈”、端午“棕飘香”、六一“诗文润童心”、七一“童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培育了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深化德育课程改革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推进九年一贯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制定下发《关于开展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德城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学生学习诵读《中小学生守则》,开展“学守则、见行动、成习惯”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板报评比等途径,培养青少年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习惯。组织学校参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交通安全宣传作品大赛、德州市禁毒知识电视竞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中小学才艺展示、全区合唱节比赛等活动以及远足野炊、校外参观、拓展训练、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以项目驱动为核心全面打造课程改革新路径
创新教研方法建立教研合作共同体
创新实施联片教研。将区域内20所学校划分为4个小组,通过共同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及共同磨课、赛课等形式,推动各小组教研工作齐头并进发展。目前,联片教研已走出一条彰显德城特色的发展之路。以湖滨北路小学为牵头学校的“北斗七星”教育联盟形成了“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德州市实验小学为牵头学校的中片教研共同体开展了“基于标准的教学研究”;以新湖南路小学为牵头学校的南部发展共同体加入了“徐长青工作室”,建构“简约教学”课堂;以建设街小学为牵头学校的西部联盟本着“共享片区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的宗旨,确立了“同课异构,分科教研,测试同析,质量共赢”的工作思路。各学校抱团发展,让“星星之辉”变成集体智慧,为最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协同合作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深化教改实验整合学科资源优势
积极探索幼小、小初、初高教育教学衔接实验,重点解决中小学教学脱节现象。借鉴外地语数外教改经验,加强语数外教学研究,开发了体验类、实践类校本课程,提升学科优势。探索实施英语“自然拼读教学”实验和“语文主题学习”教改实验,举办全区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进一步打破“唯教材论”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阅读范围,提高阅读水平。
创新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积极构建“精讲精练、当堂达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落实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3种课型,开展史、地、生、品导学案教学,实施单元当堂达标测试。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落实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请高校和培训机构专家与名师来指导,充分发挥本区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小组合作教学,创新合作学习方式方法,学习借鉴天津普育学校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10月份,全国第五届和谐杯小学幼儿园“七说”说课大赛将在德城区举行。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新水平
推进干部教师队伍管理改革
进一步落实校长职级制和“区管校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干部教师队伍更优化。落实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激发活力,优化配置,促进学校间师资均衡。加强教师项目组管理,组建学科教研团队,激活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师德建设,推行积分制管理,严格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健全学校、社会、家长多元评价机制,打造作风优良、师德高尚的干部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落实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全区名师的指导、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先后安排500余名骨干教师到天津、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学习,提高了教师专业能力。总结完善校本培训模式,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名师教学观摩、专家讲座、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坛等活动,邀请了徐长青、胡一帆等知名教育专家前来讲学,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去年以来,全区11名教师入选“德州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
加快培养名校长队伍
组织校长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吸纳先进理念,引领学校高端发展。主动与国内高校、培训机构及名师合作,对接北京教育学院,以培养健康自我为主题,通过集中培训、结对交流、研究成果展示等形式联合培养德城区名校长队伍,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参与实施“新学校行动计划”,在办学目标确立、学生目标培养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解决了课程、学生、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由优质学校升级为师生向往的理想学校。去年以来,全区3名校长被评为“齐鲁名校长”。
以绿色评价为手段大力推动特色课程建设新发展
围绕核心培养目标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借鉴上海创新实验室、编程教育及北京戏剧课程等,整合课程资源,以“学校发展愿景—学生培养目标—学校课程建设”为路径,建设符合学校实际、服务学生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和师生共同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涌现出德州市实验小学的“四季”课程、STEM教育,学院附小的戏剧课程,天衢中心小学的UDP课程等学校特色课程。同时各学校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开设了运河文化、剪纸文化、书法篆刻、黑陶制作与鉴赏、航模制作等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探索实施绿色评价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探索实施以学生身心健康、学习进步、成长体验、个性技能等为主要维度的中小学生作业评价绿色指标体系,不断推进学生素质评价全面化、科学化。建设学科探究室、科学探究室和综合探究室,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动手动脑能力。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建立足球、篮球等项目联赛机制,挖掘推广武术、跳绳、踢毽子等传统体育项目,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成立区级民乐管弦乐团,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探索作业布置和批改模式,定期统计和分析作业质量、总量及批改情况,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加强信息化教学应用着力培养新型人才
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积极推进“云校+”数字平台建设,创新网络教研、电子备课、课程录播等活动,充实完善备课、检测、课程三大资源库,打造教育网络资源平台。探索实施“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教师理念、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等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质量得到了新的提升。
新闻推荐
陵城区第三中学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