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特色引领 铸就品牌

德州日报 2017-08-05 09:14 大字

创意最终目的是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这正是创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学生的创新理念落地生根?如何让创业梦变为现实?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教育、培训两翼共振,走出了一条“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知行合一,打造专业实训基地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针对少数想创业的学生,而是普惠性的,引导学生们知行合一。”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同光介绍。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山东省“一圈一带”战略,立足学生需求,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施了“课岗融通、实境历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公共基础平台、德能文化素养平台、专业通用平台和专业技能模块、技能大赛模块、创新创业模块的“3平台+3模块”课程体系,构建“4层4训”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现了平台共享、模块分立、全程素养育人和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成立了“联通未来青春创业社”等10余个创新创业类学生组织,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多元平台。

实践中,学院建立了创新创业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基地包括4.6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32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其中实训中心由6个创客工场、1个创客空间和1个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中心组成,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撑、创业训练。他们以德州职业教育集团349家成员单位为资源,建设了山东星光糖业集团、山东天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塔普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德州市电商孵化园等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训提供平台。

搭建四级创业台阶,多维度立体孵化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有这么一栋白色大楼,“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的标识格外醒目。头脑风暴、创客门诊、项目路演……创新创业的相关活动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举行,各种灵感、创意常常迸发于此。

“在这里,我们既能与创业导师交流,还可以在线请专家解疑释惑。”建筑园林工程系在校生陈晨坦言。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山东豆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自2015年9月组建“笑傲校园”创业团队以来,陈晨团队在创业导师帮助下搭建校园生活电商平台,成立了配送团队,赚取了创业第一桶金。去年6月,陈晨正式注册了网络科技公司,当年实现销售额70余万元。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基础,搭建“模拟-培训-孵化-转化”四级创业台阶。以学校实训中心为依托,建立模拟平台,基于专业模拟公司运营,使学生熟悉创业流程;以专业为核心,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创新创业实训室、创梦工厂等,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对学生分类指导、培训,同时按照“入驻-孵化-成熟-迁出”程序,选拔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入驻。目前已有“磁悬浮音响体验中心”等18个项目孵化,8个项目实体注册,带动90余名大学生创业。他们与市电商孵化园等3个创业园区合作,将校内孵化成功项目迁入创业园区进行转化,接受市场检验。

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创业落地护航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形成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法律援助、科技服务、知识产权与专利代理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入驻科技园的孵化项目,免除创业者一年的水费、电费、租赁费,并提供免费的网络资源。建立资源交流中心,引入科技、人社、金融等单位入驻,融合技术、市场、人才、资本等要素,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学院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开发了创新创业服务信息网,线上为创业者精准推送国家相关政策、市场信息;线下建立500平方米的创客空间,打造立体、系统、共享的创业信息资源交流平台。□本报记者 唐晓颖 李艺 本报通讯员 朱弘

新闻推荐

当互联网招聘遇上传统传销 一味跑马圈地只能制造惨剧

□本报评论员熊苗23岁的德州少年李文星,殒命于天津静海区的一个水坑里,正值最好的年纪。案件仍在调查中,但案发现场遗落的传销笔记,李文星在此期间的种种反常,以及疑似逃出的同窝点的网友回忆,都指...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