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振兴 实现率先突破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必须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方面下功夫。其中,乡村产业振兴是基础,是源头,应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率先突破
德州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蔬菜生产基地,是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因而,德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努力在全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遵循。
目前,德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多而不富”、农村“广而不美”。首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小、效益偏低;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产业链条短而窄、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品牌相对缺乏,既缺少像品牌价值过100亿元的烟台苹果、东阿阿胶等大品牌,也缺少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截至目前,全省已经评选出36个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300个企业产品品牌,而德州市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相对较少,与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符。其次,农民收入受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民工就业岗位不足等因素影响,德州市农民收入增幅呈现趋缓现象,城乡居民收入仍有较大差距;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目前还有一部分村集体收入在3万元以下。再次,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还有待改善,与美丽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待进一步挖掘,乡村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必须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方面下功夫。其中,乡村产业振兴是基础,是源头,应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率先突破。
继续加强建设京津冀鲁及周边城市“放心农场”。2017年,德州市首次评选了23家市级“放心农场”,去年,又新增加了44家。“放心农场”的建设为德州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京津冀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这些新型经营主体讲诚信、重品牌、求实效,赢得了市场认可。我们应继续加强“放心农场”建设,选择一批成长型、潜力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跟踪指导,帮助发展,着力培养适度经营规模,将“放心农场”作为德州市特有的农业品牌做大做强。
拓宽延长农业产业链。德州市拥有粮食生产的巨大优势,但是,在粮食生产加工方面我们却存在产业链条短而窄的现状,应立足粮食生产优势,在拓宽、延长农业产业链上下功夫。以小麦加工为例,全市面粉加工企业60家,年产能650万吨,其中日加工100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7家,还缺少有效转化粮食加工的龙头企业。日前,德州市与新希望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利用新希望集团在农业生产加工运营的龙头地位加快德州市粮食生产的转型升级。可以说,农业龙头企业是引领和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德州双汇食品有限公司2017年纳税近2亿元,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一年纳税五六千万元。实践证明,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带动产业结构的一片调整,拉动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的种植和养殖业。
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推进农业产业振兴,要靠科技创新来引领。德州市面粉加工企业大多是把小麦磨碎成粉,再把小麦分成面粉和麸皮,但是把总量7%、营养占70%的有生命源之称的糊粉和胚芽全部打入麸皮。德州市部分企业通过引进中科院的新技术,把糊粉和胚芽分离出来,按比例调和,既提高了营养,又提升了面粉口感。我们应充分利用粮食生产的优势,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方面实现新突破。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年亩收入约为1100元左右,而一个百米长的日光温室大棚约占地4亩,如果种植黄瓜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亩收入约2万元;如果种植西红柿年收入6万元左右,亩收入约1.5万元。临邑智慧大棚的西红柿可以卖到10多元一公斤,这就是高效特色农业的神奇魅力。由此可见,我们要加快引导农民自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另外,德州市各县市区都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何能打造成为特色品牌值得相关部门研究。既要做大做强德州扒鸡、乐陵小枣、夏津椹果等传统特色品牌,也要打造和培育好陵城西葫、王杲铺黄瓜等新品牌,力争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放大“放心农场”的品牌效应。
□张明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乐通讯员修玮华)4月18日,临邑机动车科目三考场即德州市科目三第十八考场启用,全市各县市区的驾考学员都可通过...
临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