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京津冀,山东省多市在行动 具备基础优势,可以分工协作形成共赢

齐鲁晚报 2019-03-06 05:30 大字

本报特派记者范佳张玉岩董昊骞韩晓婉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表示,“以未来雄安新区的辐射力度,山东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周边地区,而可能是它的一个次中心、一个功能区。山东的产业门类、国土空间、人才、技术、文化等各方面具备对接优势,可以分工协作、形成共赢。”

早在2015年出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到,要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这对于德州来说,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介绍,目前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涵盖了附近12个村,小麦种植7000多亩地,亩产量能达到500多公斤。但是由于品种单一,现在主要供应周边的饲料厂和面粉厂。“我们现在在考察合适的品种,准备种植高筋小麦和一些专用小麦,为下一步对接京津冀做准备。”魏德东说。

据了解,聊城在京举办了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恳谈会。滨州市发挥黄河沿岸土质好的优势,积极对接京津冀“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工程。东营市加强与央企、大型民企的合作,中星电子钛产业园、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基地、中科为农智慧农业物联网硅谷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

“对接京津冀地区,山东不少城市基础优势一览无余。”张卫国举例,比如德州早就开始做京津冀的飞地经济,天津滨海新区在德州设有合作区。东营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海上陆上距离京津冀地区都很近。滨州的农业可以在京津冀地区做大市场,贴上品牌,把自己的产品不断高质量输送到京津冀地区。

而雄安新区的建设,张卫国分析,在生态和绿色发展引领上,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应该是最高级的。按照雄安新区的规划来看,其将来的影响力更是世界级的。

“雄安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可以说是‘一清二白’,将来肯定能描绘出最美的图画,也将形成非常好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山东大有可为。”张卫国说。

新闻推荐

山东德州智慧大棚:沙漠戈壁或可种菜

温、光、水、肥、气,是植物生长的五个必备条件,合理组合才能促进农作物生长。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有一个超级大棚,能最大化...

临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