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展览勾起37年前灵岩寺罗汉像维修往事亲历者揭秘:神秘铁罗汉是怎么发现的?

济南时报 2018-11-06 14:13 大字

周群绘灵岩寺罗汉像

灵岩寺是佛教四大名刹之一,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内文物众多,而其中最令人感叹、称奇、最有价值的是千佛殿内的40尊宋代及明代彩绘泥塑罗汉像。梁启超誉之为“海内第一名塑”,刘海粟赞其为“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11月1日,济南市博物馆推出“重塑光华——灵岩寺彩塑罗汉绘画艺术展”,记者偶然发现,绘制这些罗汉像的画家周群,37年前曾参与了灵岩寺罗汉像的维修工作,近日记者采访了周群,请他详谈了当年维修罗汉像的尘封往事。

一张画像就要测绘上百个点

1981年,23岁的周群从部队退役后来到济南市博物馆工作,“那时候济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济南市博物馆同属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是刘枫。我刚到博物馆报到没几天,正赶上博物馆在筹划灵岩寺罗汉像的维修工作,刘枫书记知道我画画挺好,而罗汉像维修中又有很多测绘、画图工作,就让我参加了工作组。工作小组组长是王昭善,另外我们还特别请了国家文物局的专家胡继高先生来指导。”

周群说,罗汉像未遭“文革”破坏,得益于灵岩寺被当作了部队仓库,“我们去的时候,千佛殿内黑乎乎的,40尊罗汉像落满灰尘,罗汉像本身也有了自然损坏,断臂、残袍、脱落,样子凄凉。我的任务是为每一尊罗汉像画6张白描图,包括1张正面、2张侧面、3张剖面。需要用严格的文物坐标画法,画在米格纸上。先是在罗汉像四周搭一个架子,架子上有刻度,然后取点测量,并按尺寸比例画在米格之上,一张画像往往需要取上百个点,然后再把各个点连接起来。”

周群的另一项工作,是在修复时为罗汉像上色,“文物修复讲究修旧如旧,所以新上的色需要和原来的颜色一样,干透了还要做旧”。为了获得最好的颜料,周群和同事弭金冬专程到苏州购买中国画的颜料膏,“这是一种最上等的颜料,需要泡开后再用,过程繁复,而且价格也比普通颜料贵一倍,但是物有所值,上完色后,外人几乎看不出新旧区别。”

泥塑里藏着一个神秘铁罗汉

周群回忆,罗汉像维修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一尊泥塑像内居然发现了铁罗汉。

“罗汉像经过长时间自然损坏,不仅出现断臂、残袍现象,有的还有老鼠洞,有些洞大,我们就用手电往里照,就发现其中一尊内部的材料不像是木和泥,而像是金属,于是就请专家用磁铁来吸,结果发现罗汉像内部铁的面积很大。40尊罗汉像中只有一尊如此,而且这一尊的泥塑表情也显得呆滞。随后,我们又请省立医院的专家提着手提X光测试机来检测,效果依然不明朗,北京的专家建议用针刺来探明情况。”在得出很可能泥塑内还有一尊完整的铁像后,维修工作组一边上报国家文物局,一边考虑如何将铁像“剥出来”。

既要把铁像剥出来,又要不损害包在铁像外面的泥塑,难度可想而知,“最后我们讨论的方法,是用翻模子的方法把泥塑一块块割下来。为了保护泥塑表面,我和维修工作组的副组长周富森专门到上海齿科研究所,买了补牙用的材料,那种材料不含水分,凝固快,能最大限度保护泥塑。剥离时,我们先在泥塑表面贴上一层轻软的棉纸,再打上膏样,然后再敷上一层石膏,再一块块锯下来。总共割了一百多块,等到把铁罗汉剥出来之后,我们又重新做了木腔,把剥下来的泥塑重新一块块拼贴恢复了起来。这个过程非常繁复,用了好几个月时间。”有意思的是,剥出来的铁罗汉,动态和外层泥塑罗汉很像,琉璃珠做成的眼睛炯炯有神。

这样一来,加上铁罗汉,40尊罗汉像变成了41尊。在北京专家的提议下,工作组把剥铁像的过程和参与者的名字,都写在了为泥塑新作的木腔上。

工匠留墨迹确定罗汉像年代

北京专家提议工作组把剥出铁像的过程和参与者姓名写在木腔上,是为了给后人留下资料。在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幸亏宋代的工匠留下了墨迹,才让这批罗汉像的年代有了铁证。

周群说,“当时对这批罗汉像的塑造年代说法不一,有说宋代的,也有说元代、明代的。我们在西边第17尊罗汉像体腔内发现了工匠墨书题记一则,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则题记写的是“盖忠立,齐州临邑,治平三、六”,可见这是一个名叫盖忠的匠人在治平三年六月写下的,治平三年是公元1066年。而从泥塑罗汉像内剥出来的铁罗汉,坛座周围也有铸文“大宋兴德军长清县和平乡……首创铁铸罗汉……时熙宁三年……”等字样,可见铁罗汉铸于熙宁三年,也就是公元1070年。

如今已经确定的是,40尊罗汉像中,32尊塑于宋代,8尊塑于明代,那么为何总数是40尊呢?周群说,当时在维修过程中,大家就产生过疑问,“一是罗汉像后面的佛龛位置与罗汉像高度不符,二是有些塑像距离墙壁极近,但像背面却有精细描画,如果现场塑绘根本无法完成,因此我们推测很可能是别处移来的。查文献,宋代灵岩寺香火极旺,寺内般舟殿曾塑32尊罗汉像,后般舟殿塌,罗汉像砸毁5尊,另27尊不知所终。推测很可能当时的人把般舟殿幸存的27尊罗汉像移到了千佛殿,并补塑砸毁的5尊。到了明代,又塑了8尊,这样就正好40尊。”

1981年开始的罗汉像加固和维修工作持续了三年。数年后,周群根据维修前测绘的罗汉残臂断袍白描图,精心补充完整,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方法绘制出四十幅罗汉画作,填补灵岩罗汉有塑无图之空白。画作第一稿曾于1998年应邀参加在北京中国画院举办的《全国佛教文化艺术大展》,为此国家信息产业部制作出版了《灵岩寺四十罗汉绘画》(中英文)邮资明信片,国内外发行。而本次展出的四十幅画作是在第一稿基础上,历经数年,又作修改绘制而成。(记者钱欢青)

新闻推荐

■ 美丽乡村

富民家庭农场的播种机在进行玉米花生间作。富民家庭农场的烘干车间。孩子们在临邑县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临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