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食挣不着钱,种苗木效益才高。”很多人劝“全国种粮大户”魏德东改行。他不为所动:“什么挣钱就种什么,要是每个人都这么想,国家的粮食安全能有保证吗?”他把“粮
丰收的喜悦挂在魏德东脸上。魏德东在晒场晾晒玉米。■周末人物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本报记者王建本报通讯员清松莹珉
金秋时节,广袤的鲁北平原上,一幅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在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里,收割机几个来回,就把一大片玉米地收得干干净净。看着丰收的玉米,农场主魏德东咧着嘴笑了……
魏德东个头不高,却大名鼎鼎,他的名气是种粮“种来的”。富民家庭农场经营着3000多亩土地,魏德东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曾在山东粮王大赛中夺魁。2015年,魏德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最近,他又被提名为“全国十佳农民”。
土地流转之路
越走越宽
9月30日,在富民家庭农场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魏德东,他深色皮肤,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看着干净利索。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魏德东标志性的笑容,他边笑边说,说完一件事情总以笑声结尾。采访过程中,笑容始终洋溢在他的脸上。
魏德东爱笑,是性格使然,他天性幽默。同时,魏德东的笑容中还饱含着丰收的喜悦。富民家庭农场的院子里,矗立着两个用新收获玉米围成的粮囤,上面写着大大的“丰”字,看得出今年是丰收的一年。丰收让魏德东喜上眉梢,因为魏德东喜欢种地,种粮他乐在其中。
然而,对种地情有独钟的魏德东曾经一度不愿种地,并当着妻子的面撂下狠话:“以后要饭也不种地了。”
魏德东是德平镇魏家村人,在兄弟姊妹四个中排行老大,从小跟着父母下地,田里的活样样会干,是个经验丰富的农家把式。成家立业后,魏德东循着父辈的足迹,在土地上辛勤耕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魏德东任劳任怨。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魏德东收完麦子,只待晒干归仓,慰藉一年的辛劳。没想到,偏偏碰上了连阴天。眼看着麦子在屋里发霉却束手无策,魏德东心烦意乱,当着妻子的面说出了那句狠话。
2001年,魏德东在德平镇上开了一家农资门市,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经营农资中,把地给了同村的一个哥哥种,“人家给种就行,不要钱,唯一的条件是我要再给我。”过去安身立命的土地变成了万不得已时的退路,“万一生意赔钱,还可以回家种地。”就这样,魏德东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魏德东的农资生意很快做得有声有色。“买卖挺好,赚不了大钱但是有吃有喝,挺恣儿。”他回忆起当时的生活说。
日子正过得红红火火,魏德东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包地种地。犹如巨石击水,这个决定在家里引起轩然大波。“放着好日子不过,鼓捣这个干吗?”父亲坚决反对。“你不是说就是要饭也不种地了吗?”妻子当众揭短。当时,只有弟弟魏德峰支持他。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魏德东宁肯丢了面子也要“食言”,是因为他琢磨透了一个道理:土地流转之路会越走越宽,经营农资之路将越走越窄。
虽然农资店人来人往,但魏德东并没有沉浸在生意兴隆的喜悦中。他细心观察,发现购买农资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妇女。“年轻人都去打工了,种地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感觉很明显。”他们还能种多久?以后谁来种地?这两个问题萦绕在魏德东的脑际。
魏德东订阅了一些“三农”报刊,他反复咀嚼上面的文章,从中咂摸出了很多信息,他感到土地流转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直观的感受和理性的思考结合,魏德东判断,以后种地的都是种植大户,“种植大户会直接从厂家购买农资,不会到小门市来,以后咱农资卖给谁?再不种地真得要饭了。”
魏德东属牛,他说自己有一股牛脾气,认准了的事一定要干。2008年,魏德东承包了几十亩土地,重新开始种地。10年时间,他把曾经的“退路”走成了致富的大路。
宁可慢也要走得稳
在临邑最早流转土地、成立德州市第一家家庭农场……在很多方面,魏德东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唯独在流转土地的面积上,魏德东像老牛拉车一样,慢慢悠悠。2013年,魏德东流转的土地就达到了3000亩,到现在这个数字基本没有增长。而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增长很快,德州早已有了流转七八千亩土地的种粮大户。
“步子是不是迈得太慢了?”很多人都替魏德东着急。
“种10亩地是种地,种1000亩地是土地经营,不是一个概念,先少弄一点,练练兵,等熟悉明白了里面的事,再慢慢扩大面积。”魏德东有自己的盘算。
魏德东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些。“在临邑,咱是最早流转土地的,要是老赔钱,人家会说土地流转政策不行,咱带头带成这样,那就坏了。”魏德东说,宁可慢也要走得稳。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扩大流转土地面积,还真让魏德东体会到了东西。他总结出来最重要的一条——种粮要算经济账。
“种粮食,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地能挣300块钱,多浇一遍水可能只剩200,受灾了很可能赔钱,不算账就没有利润,只有精打细算才能让‘土地生金’。”魏德东说,这与一家一户种地不计成本的投入完全不同。
德平镇上有很多种粮大户,有的种了很多年的地,还是挣不到钱,魏德东分析认为就是没算经济账,“用种10亩地的办法种100亩,该省的不省,该增收的没增收,这肯定不行。”
精打细算是魏德东从挫折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最初的300多亩地,魏德东也没算账,“不就是种小麦、玉米嘛,咱都会,一开始没放在心上。”浇水是头等大事,也是地里最辛苦的活。浇这300多亩地,魏德东没有雇人,“自己浇省钱,没挣钱的时候老想着省钱。”魏德东和弟弟、妹夫轮流值班,成天成宿在地里。300多亩地浇了接近20天,把魏德东弄得焦头烂额,“自己在家种地几天就干完了,没想到300亩地要干那么长时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魏德东感慨颇多。
人误田一时,田误人一年。农业最重要的就是不违农时,自己浇地看上去省了钱,却错过了最佳时机,最后产量反而上不去。魏德东一算,这样得不偿失。
现在,魏德东把浇水的活承包了出去,自己轻松了,浇得还快,“3000多亩地一周就能浇完。”
粮食附加值不高,魏德东算账都是以毛以分为单位:联合种粮大户一起向厂家购买农药化肥,一亩地能省几十块钱;收完粮食放入仓库,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卖出,一亩地能多卖一百块钱。平均到每斤粮食上只有一毛钱甚至几分钱,“看似微不足道,但土地面积大了这个量就大了。”
大浪淘沙,经过市场优胜劣汰,很多种粮大户来了又走,魏德东的家庭农场却一直在发展壮大,周围的人都说:“魏德东走得稳,干得实,能干住。”
魏德东种粮食的名气越来越大,来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有人雄心万丈,上来就要流转成千上万亩土地。这时候,魏德东总是先给来客浇上一盆“冷水”:“我说你别着急,最多先弄200亩,练练手,把这200亩经营好了,再逐步扩大面积。”
亩产玉米973.4公斤
夺“山东粮王”
向来精打细算的魏德东,却曾有一次不计成本种地的经历。
2011年5月,山东粮王大赛启动。“划出三亩地,愿意怎么管理就怎么管理,只要产量能搞上去就行。”魏德东介绍说,比赛评比的是玉米的亩产量,全省玉米单产预估达到900公斤的种植户可以报名参赛。全省分为六个分赛区,共有21429个农户报名参赛,竞争非常激烈。
魏德东报名参赛。为了夺取高产,他费了不少心思:“种这三亩地用的人工点播,没用机播,拉个测绳,做好标记,保证20厘米的株距。播种的时候一次点两粒,等长出了苗去掉一株。同时在地边育了一些苗,随时移栽,确保每亩地都种5500株,一株不差。”
秋收时节,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实打实收。“其他地里的玉米先收完,只留这三亩地,专家们先绕地检查一圈后才能掰玉米,非常严格。”魏德东回忆说。
掰玉米前,魏德东把工人集合在地边,叮嘱说:“大家收得仔细点,一棵棵挨着看,掉地上的捡起来。”
经过一番严格的测量,结果出炉——亩产973.4公斤。“到目前这止,这个点的产量最高,最后还剩一个点,我看粮王差不多就是他的了。”专家确认结果后说。魏德东听了心里喜滋滋的。
不出所料,魏德东以领先第二名接近60公斤的成绩,夺得了当年的“山东粮王”称号。颁奖仪式上,魏德东压轴出场,他一路小跑登上舞台,接过了象征“粮王”的金钥匙。
在魏德东的办公室里,金钥匙被挂在墙上显眼的位置,他说获得“山东粮王”是自己最自豪的事情之一。
魏德东告诉记者,那一年病虫害比较严重,又遇上了连阴天,玉米欠收,但亩产973.4公斤仍然让他感到惊讶,“参加了比赛我才知道玉米的产量能够这么高,土地的潜力能这么大。”
五谷丰登
是最大的愿望
2009年到2011年风调雨顺,魏德东流转的土地从300亩到600亩,然后扩大到800亩。夺得“山东粮王”称号后,他信心满满,准备放手大干一场。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遭遇了一次重击。
2012年麦收前夕,魏德东把全家和工人聚到一起开会,商量如何收麦。大家喜气洋洋,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丰收。
没想到,晚饭后不久,老天爷突发坏脾气,一时狂风大作,暴雨裹挟着冰雹呼啸而来,“风力达到了10级,一个刚盖好三天的仓库和晒场100多米的院墙全被刮倒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魏德东一家陷入惊愕与悲伤之中。“全家人都哭了,父亲流着泪对我说孩子咱别干了。”说起这个夜晚,魏德东至今感到心情沉重。
魏德东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但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知道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自己不能乱了方寸,“那时候一家人都看着我,我要是动摇了,就真完了。”他把急躁的情绪硬压下去,把大家劝回去睡觉,然后让魏德峰打着手电到地里查看。
“哥哥让我顺着路看树叶,如果树叶都掉了,说明砸得很厉害,如果树叶掉得不多,说明冰雹下得不大。”魏德峰回忆说。
没过多久,魏德峰传回了消息:“地边上的树叶掉得不多,地里雹子下得不大。”魏德东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那一年祸不单行,秋天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把大部分玉米泡在了水中。“地里最高的地方是一座生产桥,站在桥上水能没过小腿,低洼的地方就不用提了。”现在,魏德东仍然保留着当时受灾的照片。魏德峰对那场大雨同样记忆犹新,“这片全都是水。”他指着不远处一块正在收割的玉米地说。
小麦减产30%,玉米80%绝产,这一关魏德东能不能挺过去?人们议论纷纷。县领导第一时间来看望他。“您放心,玉米倒了人不能倒。”当着县领导的面,魏德东掷地有声地说。
魏德东曾经因连阴天而想方设法不种地,这一次百年不遇的灾害却没能动摇他种地的决心。魏德东说,这种转变是因为他现在心里有底,“自己种地遇到天灾一点办法没有,只能听天由命,现在国家的农业政策好,机械化程度也高了,还有保险,过去哪有保险?”
政府帮钱帮物,支持魏德东渡过难关。深陷困境的时候,魏德东没有忘记支付流转土地的费用,“村民都看着咱,给不了承包费,咱的信誉也就完了。”魏德东通过村干部召集开会,经过协商后,每亩地支付了几百元。遭受这样的大灾,村民们没想到还能拿到钱,都说魏德东不孬。
经历了灾害,魏德东更加体会到丰收的珍贵。在宴席上敬酒的时候,他总是想尽方法敬第5个酒,“5是我最喜欢的数字,代表五谷丰登,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金黄的玉米铺满了晒场,晒场东侧是富民家庭农场的配肥站。这是德州市第一家配肥站,本来要挂上001的编号,因为魏德东对5的偏爱,最终被编为005号。
“跟天斗跟地斗,千万
别内斗”
灾害是打击,也是宝贵的财富,魏德东说,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灾,以后遇到再大的事情也不怕了。
“三个丰年不如一个灾年。”2012年的灾害让魏德东对农业的风险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让他更加意识到保险的重要,“2014年我入了两份保险,一份政策性保险,绝产了一亩地能赔三百块钱,还有一份商业性保险,能保到七八百块钱,投入和承包费就都够了。”
魏德东没有就此满足,他想让种地不再靠天吃饭。思来想去,魏德东觉得,要把地种好,就得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富民家庭农场的地里,还有大片的玉米没有收割。这些玉米看似与其他玉米无异,实际上大有来头,“这是李登海的试验田,那边还有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德州市农科院的试验田。”魏德峰介绍说,科研机构付给我试验费,地里收的东西归自己,收入比一般土地高,还能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和新技术。
魏德东的另一个办法是发展订单农业:与种业公司合作搞小麦育种,一亩地多收入150元;跟一家法国公司签订协议,订单种植玉米,一斤能多卖1毛多钱。
记者采访的时候,正好碰到山东农业大学的王洪刚和董庆裕两位教授来访。2000年,董庆裕来到临邑研究粮菜间播的课题,后来与魏德东相识,两人的交情已延续了十几年。董教授治学严谨,曾因为有的地方不按要求进行试验发过火,可说起魏德东,他直竖大拇指,“人品好,业务好,让他怎么干就怎么干,给他的任务从来不打折扣。”
魏德东的农场从小到大,董庆裕是见证人。王洪刚教授新审了一个节水型小麦品种,想找地方试验,董庆裕马上推荐了魏德东。
“按照今年的墒情情况,播期要尽量提前,10月15日前全部结束。这是个节水型品种,不旱冬水不用浇。”王洪刚话音刚落,魏德东立刻打保票说:“您放心,一定按您说得办。”
2016年1月,德州市成立家庭农场科技联盟,推选魏德东担任理事长。40多个人在魏德东家开会,魏德东最后一个发言,他说咱们以后联起手来,跟天斗跟地斗,千万别内斗。“跟天斗是抵抗自然灾害,跟地斗是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产量,别内斗,咱都是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别买了好种子好农药不跟邻居说,要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魏德东这么说也这么做。有了新种子、新技术,他从来不藏着掖着,总是自己先试,试好了才召开观摩会,给大家示范。魏德东说,一个人富了不叫富,大家富了才叫富。
新时代的新农民
耕耘十年,魏德东种地越来越好,但他却说身上的压力不减反增。
“以前光把地种好就行,现在要当好农民的带头人。种地不愁了,别说3000亩,就是5000亩也能种好,可农民的带头人不好当,不能把大家带到歪路上。”魏德东想在3000亩地里摸索出一种模式,再推广复制,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对魏德东的选择,质疑声仍然存在。很多人劝他改行,“种粮食挣不着钱,种苗木效益才高。”魏德东不为所动,“什么挣钱就种什么,要是每个人都这么想,国家的粮食安全能有保证吗?小麦和水稻是国家的口粮,绝对不能减。”魏德东把“粮为国本”四个大字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今后谁来种地?魏德东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有一年收花生的时候,一个济南的朋友带孩子来农场玩,“孩子挺大了,从来没接触过农业,看嘛都新鲜。”朋友告诉魏德东,孩子以前认为玉米、花生都是从树上长出来的。这件事对魏德东触动很大,他拿出100亩地,种上各种适宜当地种植的农作物,“高粱、谷子、大豆、芝麻、棉花……总共18个品种。”在地头上树起了临邑县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牌子,免费让孩子们认识农作物,体验农活。
起初都是周边学校的孩子来,后来每年暑假教育机构都带着孩子来搞夏令营,今年暑假就搞了四期,“我早就想找这种地方,一直没找着,你这个地方太好了。”一位校长激动地告诉魏德东。
“通过这个事让孩子认识庄稼,增长一些见识。”魏德东说,能为教育作点贡献,他感觉像粮食丰收一样有成就感。
2014年,中央电视台“三农人物”推介活动迎来十周年,魏德东种粮的故事被大学生拍成了微电影。电影最后,魏德东本人出镜,他对着镜头说:“我叫魏德东,就是一个种地的,我不是传统的老农民,是新时代的新农民。”
新闻推荐
智能装备产业推介会——汇聚创新要素强化精准对接□本报记者郑东岩本报通讯员韩超刘松10月20日,智能装备产业人才项目路演...
临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