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新光剧团及“小筱香水”点滴事

德州日报 2018-03-06 09:14 大字

□刘振泮/口述孙建功/整理

我叫刘振泮,临邑东街人,今年93岁。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在苗坊村中心小学任教员,后入团并担任团支部书记。

1953年临邑县委为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抽调我去组建新光剧团。当时,临邑活跃着一支河北梆子剧团,这支民间剧团人员复杂,没有固定场所,也没有固定收入,一些老演员们拖家带口租住在居民家里。但是,剧团演员的阵容很强大,人员多达120多人,葛小楼任团长,马志升任副团长。葛小楼是陵县人,威望很高,是一名专职演员。马志升是临邑人,主要负责联系演出业务,有时剧团经费发生困难时,他就卖掉自己家的牛,做活动经费。

这支剧团四处流动演出,小有名气。剧团其他演员有房德虎、刘德玉、于笑天等人,女演员有“小筱香水”、李亚仙等人。剧团最主要的名角是“小筱香水”,她唱功好、做功细,演的青衣戏悲凉凄厉,哀婉动人,在天津、河北一带名气很大,是剧团里的台柱子。

当时,耿其昌同志任临邑县文化馆馆长。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收编工作。开始时遇到很多麻烦事,我四处奔波克服困难,终于顺利完成收编任务。收编之后正式取名为新光剧团。

新光剧团成立之后,业务归属县文化馆直接领导,但是,县财政不给剧团拨款,剧团自负盈亏,按劳取酬,实行工分制,全体人员每月的工资是按工分分钱,葛小楼、马志升两个人出力大,每天的工分是2分,其他人根据出力大小计分,唯有“小筱香水”和李亚仙例外,她们两人吃现分,即每演出一场都要计8分,到月底按累计的工分发工资。新光剧团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之后,我又调回苗坊村中心小学继续任教。

“小筱香水”原名李艳芳,河北人,自幼被人贩子拐卖到戏班学习唱戏,拜天津著名艺人“小香水”为师,深得其真传,因此,天津人称她为“小筱香水” 。

“小筱香水”成名之后嫁给崔延林为侧室。崔延林比她大20岁,出身于河北一个富商家庭,风流倜傥,能说会道,酷爱戏剧,出重金资助过“小筱香水”的剧团,并且捧红了“小筱香水” ,成为剧团实际上的老板。后来,在一些艺人的撮合下,“小筱香水”出于报恩的思想嫁给崔延林,夫妇二人恩爱无比。崔延林有抽大烟的坏毛病,在他的影响下,“小筱香水”也渐渐染上这个毛病。

天津解放后,崔延林携“小筱香水”返回河北原籍老家居住,因为新中国不允许一夫多妻,崔延林就与原配妻子离了婚,将家里的财产大多数都留给前妻。崔延林是一名富家公子哥,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生活完全依赖“小筱香水”的私房钱,后来,就靠“小筱香水”微薄的演出收入艰难生活。

1950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取缔一贯道的运动。葛小楼、马志升等人很有政治眼光,他们为配合宣传党的政策,揭露批判临邑的一贯道等反动教门,就聘请“小筱香水”来临邑演出,教育那些受蒙骗的群众迷途知返,在这种情况下,“小筱香水”和丈夫来到临邑剧团,当时,她大概40岁左右,风姿绰约,不减当年。“小筱香水”识大体,顾大局,为人正派,做事豪爽。新中国成立之后,毅然戒掉抽大烟的坏习惯,改吸香烟。她能抽烟、善饮酒,心肠善良,侠骨柔情,深得人心,甘心情愿养着一个年老体衰的丈夫,忠贞不渝,毫无怨言。她在剧团工资最高,除了夫妻俩的日常开支之外还绰绰有余。她慷慨大方,每次发了工资之后都要请同事们吃饭喝酒,一醉方休,还经常慷慨解囊,资助剧团里有困难的人,有求必应,从不推诿。她授徒严谨,谆谆教导,一丝不苟,视徒弟为儿女。

1963年“小筱香水”被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后,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文革时期,红卫兵将她珍藏多年的行头点燃焚毁,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她悲痛万分,终日哭泣,有一段时间,她的工资仅发20元生活费。她的丈夫去世之后,她孤苦伶仃,独自生活,非常艰辛。后来,在朋友们的撮合之下,改嫁给曹家村一个姓曹的农民,不到半年时间,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从此一直独身生活,直到65岁去世,一生没有生育儿女。

新闻推荐

临邑女子坠井消防官兵营救

本报讯(记者刘臻通讯员尹岩张晓琳)1月31日16时许,临邑县宿安乡党家村附近一妇女不慎掉进机井内,被周边村民发现,当天室外温度达到零下7℃,被困妇女身体透支,情况危急。接到报警的临邑恒源消防中队立即出...

临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