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乡之星”争创金牌劳务

大众日报 2020-12-28 09:31 大字

□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贾鹏 报道乐陵籍的港口工人,已从简单的装卸工成长为会操作各种大型机械的“金蓝领”。□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贾 鹏 报道

本报天津电 在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有一个群体大多操着一口相同的德州乐陵口音,这就是5000余人的“乐陵军团”。天津港劳务中心主任陈庆华说,应该可以用“不可替代”来概括评价这些乐陵人对天津港的贡献。

冬日的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但却很少看到活动的人影。临近13时,31岁的固机班司机王超刚刚结束上午的工作。机电系本科毕业的他,是位“港三代”,他的父亲王杰然现为山东汇诚公司第四公司副总经理,爷爷王之珍也曾是第一代乐陵津门淘金的港口工人。从压弯脊背的装卸工到会操作各种大型机械的“金蓝领”,这支劳务大军凭借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艺,在天津港叫响了“乐陵金牌劳务”品牌。

地缘相近,在京津塘务工经商的乐陵人有10多万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乐陵第一批百余名农民劳务工正式进入天津港作业。山东汇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由原来乐陵驻天津港的民工营、办事组、办事处逐步发展而来,是进入天津港时间最早、工种最全、员工最多、机构最健全、管理最规范的大型劳务企业。

高效的港口作业模式要求从单纯体力型劳务输出到技能型、智能型转变。24岁的宋华仁是山东汇诚公司第十五分公司乐陵籍司机,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他正通过动态监控画面后台操作准确控制每节火车厢的运输量。第十五分公司成立于2013年,员工平均年龄34岁,本科以上学历17人。

“在保证安全生产、做大做强港口主业的前提下,向多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汇诚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贾学岗介绍,他们的目标是将公司发展成为北方最大最强的综合性港口服务商。

新闻推荐

孔镇镇美丽庭院“三步走”

近期,孔镇采取“三步走”逐村开展美丽庭院、洁净庭院创建评比活动,助力生态振兴。该镇精心筹备,成立了“两院”创评...

乐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陵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