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代脉搏的跳动
□德轩
近日,翻阅殿封同志的《一位记者眼中的德州四十年》一书,又将我的思绪带回了当年。
殿封同志从通讯员到大众日报社的高级记者,脚踏德州这片热土,写稿40多年,是德州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参加者、报道者。他紧跟时代潮流,以笔为犁,深耕细作德州这片新闻沃土,脚步遍及城乡,不遗余力地为德州改革开放鼓与呼,采写了大量反映德州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闻作品,为德州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文学是审美体验,新闻是认知历史。追踪殿封同志的脚步,从一篇篇文风朴实的文章里,人们分明感受到历史的进程。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折。德州同全国一样,改革开放从农村发端。农业生产管理从“大呼隆”“大锅饭”到“四小作业”“五定一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从起初一家一户经营到近年的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农业种植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到农林牧副渔、种养加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从纳粮交税到取消农业税、享受种粮补贴;农民生活从缺吃少穿、缺医少药到享受低保、社保、医保,从旧房陋屋到砖房阔屋、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从出行连自行车都稀有到家有摩托车、电动车、相当多的农民开上轿车;农民从世代“背朝黄土面朝天”到洗脚离田进城打工,变身为城市居民;城乡企业经济成分从原来单纯国有、集体所有到个体私营、民营股份、中外合资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工厂企业从寥若晨星到星罗棋布;三次产业占比从“123”转为“321”;体制改革从经济体制延伸到政治体制……四十年,德州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四十年,德州变化翻天覆地;四十年,德州发展日新月异。
新闻记者记录时代脉搏的跳动。殿封同志以饱满的激情和记者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精神关注德州“三农”,关注德州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报道德州农村青年学习张海迪,做新一代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报道乐陵棉麻公司“赔钱”为棉农提供良种,全县(现为市)实现普及良种种植;报道德州文化建设活跃城乡;报道德州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他热情讴歌各行各业涌现的英模人物,地方名老中医朱宪廷德艺双馨、“铲煤大王”李国仲14年在铲车上过春节、优秀教师吴秀云献身小学教育“蜡炬成灰泪始干”、全国优秀纪检干部赵好玉勇当党组织肌体的“啄木鸟”、无私无畏的全国模范检察官黄平亮……一大批先进人物从他笔下走向社会,从而被广大读者认识。
《一位记者眼中的德州四十年》以新闻报道形式为德州留下了一笔颇有价值的史料。(本文为序言,有删节)
《一位记者眼中的德州四十年》
朱殿封著
青岛出版社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13日讯“通过与我们街道的种田‘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让我们掌握了一套科学的种植技术,为发展生产、科学致富...
乐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陵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