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好医联体 让资源“动起来”

德州日报 2018-01-10 09:53 大字

□本报记者张晓航石少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力度,加快推动分级诊疗。这一表述引发与会代表、委员热议。

得益于交通区位优势,长期以来,德州市相当数量的患者就医时有“跑省进京”的习惯,这反映了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也体现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必要性。

“近年来,推进医联体建设已成为德州市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人的共识,借力德州市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他们纷纷需求与北京、天津、济南等地知名三甲医院的合作。 ”市政协委员、乐陵市政协副主席马润洲说,这些实践证明,医联体是能让优质医疗资源“动起来”的助推器。“2015年,我院与天津市肿瘤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在新技术开展、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面进行合作,患者不出德州就能享受国内一流专家的诊疗服务,同时,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在提高。 ”说起医联体建设带来的好处,市人大代表,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高立民感触颇深。

市政协委员、武城县甲马营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潘延英介绍,甲马营镇卫生院与德州市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心电合作关系,通过心电网络,德州市人民医院专家可以远程查看基层患者的心电图,3分钟即可将结果传回,这让很多患者尝到了医联体建设的甜头。她建议,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合作建设医联体的同时,要加大向基层延伸的力度,带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市人大代表,德州市立医院党总支书记、理事长段立新对潘延英的观点表示赞同。“推动分级诊疗,关键在于基层能否‘接得住\’,这需要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诊疗和服务水平,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今年,我们会继续全力帮扶基层卫生院建设,发挥德城区乡镇医生培训中心作用,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 ”他说。“推动分级诊疗是医改的应有之义,医联体建设是推动分级诊疗的抓手。 ”市人大代表,德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平说,“如今德州市的医联体多为松散型,以技术合作、专家合作为主要形式;而要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的实现,继续探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这就需要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体制机制障碍,需要一个更长期的过程。 ”

新闻推荐

德州市9家企业入围

全省创新转型优胜企业公布

乐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陵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