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文化与历史遗存

德阳日报 2022-03-16 10:18 大字

新近发现的宋代(待证实)石刻。

□林长龙

今中江广福镇,为古铜山县遗址所在地。古代广福产铜因名铜山,唐以前各代中央政府均在此设立铸钱机构,并派官员直接管理。上世纪八十年代,古宝峰书院往北一线江岸还能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铜矿遗址,如今已被新建的楼房覆盖了。史载,古铜山为汉文帝宠臣邓通造钱之所(一说在中江兴隆镇的铜官山),也是北宋著名诗文运动革新家苏舜钦的故乡。苏舜钦与他的爷爷苏易简、哥哥苏舜元并称为“铜山三苏”。

广福,曾于唐调露元年(公元679年)设立铜山县,至元代的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又有南面的飞乌县并入。6年后的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裁撤铜山县并入中江县。广福自唐至元历时3朝,共600余年为古县治所在地,因而遗留下不少历史遗迹,为今天乃至今后地方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悠久深远,自然就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江地方志把广福丰富的古代文化称为“铜山文化”,涵盖的面很广,本文只就“铜山文化”中的人文历史稍作梳理。

一是正史、地方史志中有记的人物,及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宦绩、著述、趣话、故事比较多。苏舜钦与他的“汉书下酒”;宋太宗两章《戒酒令》赐与苏母,要苏母监督易简戒酒;“才翁书法噪当朝”引出了不少趣事。以苏舜钦为代表的“铜山三苏”诗文书法成就光耀中国文学艺术史册。“铜山三苏”一族前后的很多其他学人也造诣精深,从唐末五代直至宋以后都引领着铜山文风。

二是著名天文学家、易学家,五代时期的司天监赵元义世家,也都是了不起的历史人物。赵家一门世袭司天监之职,学术成果对我国后世天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三是明代陕西布政使左参议王唯贤,为官时清正廉明,回乡后致力于家乡的文风建设,兴建乡贤祠,完善“铜山八景”等很多景观。

四是以清末著名学者、教育家林友仁为代表的“宝峰书院”学者群,对孔孟思想的研究成果名重当时,对儒家经典的批注学界推崇,同时对地方教育也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南京大学图书馆还存有林友仁的编年谱。

五是松树山土著王家一族,对明清换代时期中江几场战争实录的珍贵史料,是有待学界认真收集整理考证和研究的。

此外,还有广福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古代民间传说等。

现在,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和看到的“铜山文化”,就是历史上留下来的石刻艺术与墓葬了。石刻主要分布在今广福场镇背后的玉江两岸及江心(多为宋刻),如:飞来巨石群上“太平兴国”年间的题记;大型宋代篆刻“铜山县”;宋宝庆年间“飞来泉”“当阳胜处”的题记;司马光的“风火家人卦”,以及众多的宋代浮雕、半浮雕佛像群等。江上还存有一座为纪念北宋时期铜山人苏易简中状元后以“状元”命名的“状元桥”;镇治以北里许的玉江西岸是举世闻名的唐代石刻“千秋亭”,不幸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广福丝厂的兴建中,所幸还有拓本存世。此刻石的拓片是成就一代书法宗师康有为的主要法帖。

千秋亭往北数里,玉江北岸的山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梁子东汉崖墓群。墓中彩绘富丽堂皇,墨书榜题清晰可见,考古学界的结论是:“中江塔梁子崖墓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及其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美术考古的空白”;古宝峰书院今广福小学校园内,还存有一通清末教育家宝峰书院山长林友仁、林有伦弟兄书写的建书院序文。

近日,笔者与同仁们一道,在玉江西岸的崖壁上又意外发现一尊圆雕素佛。佛像高度写实,造型几近世俗,其模样在现实生活中呼之即出,表情专注,神采奕奕,此造像正在进一步研究考证中。

地形地貌的改变,人文的变迁,历史的尘封,使不少珍贵的历史遗存没于我们的视线中。比如史上明确有记的石刻还有初唐著名书法家虞世南题记的“虞书岩”;杜甫诗“光禄坂行”成诗的具体地址及刻石;玉江水下的佛儿窝等众多史迹,至今都还没被发现。

作为后人,我们对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理应秉持敬畏之心、饱含热爱之情,去探索发现,去研究学习,去守正继承先贤们的智慧成果,升华我们的社会能力和品格,在心灵深处建立起像先贤们那样的历史责任感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至高情怀。

新闻推荐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预约“小黄车”生活更便利

人民日报记者王永战正月初十,逢赶集,四川中江县囤粮村村民刘秀清摸黑起了床。一通收拾,天刚蒙蒙亮。刘秀清发动“小黄车”,径...

中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中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