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返乡创业发展乡村游

四川日报 2020-11-06 06:19 大字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脚踏水车、石磨、木桶、条凳、簸箕、“独生子女家庭光荣”门牌……11月1日,位于中江县富兴镇辉山村的“石砌时代农耕文化体验园”游人熙攘,其中的众多老物件,让不少上了年纪的参观者倍感惊喜。

不少老物件,都有序地放置在一座由石拱房改造成的“乡愁记忆馆”内。石拱房分上下两层,底层用石头砌成,一个拱门紧接另一个拱门,上层是红砖瓦顶。走进石拱房,梁上“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几个字格外醒目。

“这里曾经是辉山村集体活动中心,集办公室、加工房、医务室、饲养场等为一体,小时候上学都会路过。”“石砌时代”创办人、辉山村村民周宗恩今年51岁,上世纪90年代初,他外出打工、经商,开了一家户外遮阳用具加工厂。几年前,周宗恩回村里祭祖,发现石拱房已经无人管理、破败不堪,心里很不是滋味。

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石拱房的身影始终萦绕在周宗恩的脑海里。“是不是可以它为载体,收集本地农业器具,改造成乡村旅游产业园,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2017年4月,周宗恩承包下石拱房及周边100多亩土地,开始打造。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管理,对石拱房的保护、修缮、打造初具成效,产业园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我们在承包的土地上种了樱桃、李子、柑橘、桑葚,套种芍药、丹参等中药材,养殖了跑山鸡,带动周边村民12人就近务工。”

新闻推荐

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飞入敌群 来自抗美援朝老兵唐章洪的讲述

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名叫唐章洪,四川中江县人,今年85岁,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70年前的那场战争在他的额头和耳朵...

中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中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