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市街往事

华西都市报 2019-10-29 03:33 大字

温志航

成都沿着北门大桥,向南的大道是北大街,北大街再向南即草市街。它北连北大街,南靠锣锅巷,东与灶君庙、正通顺街接壤,它的西面是文殊坊,再往深处前进就是名扬中外的文殊院。

草市街的历史由来

草市街,街如其名,市,就是乡里定期市集的意思,草市顾名思义就是售卖草料的市场,它始于东晋,兴于唐宋。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喜欢研究草市,说它是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佐证。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每逢走在草市街,妈妈都要给我讲它的由来,讲乡下人披星戴月地在某个清晨赶到这里,肩上闪悠悠地挑着黄澄澄的稻草、盖草房的麦草、喂马的草料,空气里弥漫着田野泥土的芬芳……一千多年以来,老成都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稻草铺床,睡起来柔软又透气,买起来物美又价廉。草市街因草市成为一条有名的大街,它繁荣的商贾成为历史的剪影在我的心中留下,它车水马龙的热闹在我的脑海储存。

与赖汤圆媲美的郭汤圆

在和平电影院北面,有一家久负盛名的郭汤圆,它与总府街的赖汤圆并驾齐驱,有“南赖北郭”之说,完全可与赖汤圆媲美,老成都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这里的店堂并不富丽堂皇,因处北门闹市的中心地带而门庭若市座无虚席。进入店堂,只见大铁锅内翻江倒海,掌勺的师傅将木盘上白色的汤圆生坯细心地投入沸水,一霎时,白色小球腾飞细浪,如千军万马飞滚滔滔大海,气势浩浩荡荡。稍待片刻汤圆浮起,师傅再加入少许冷水,保持微浮,再煮至在水中滚翻,皮软即熟,汤圆上桌,热气腾腾,直扑人脸。一碗四个,有黑芝麻、白芝麻、花生、玫瑰四种心子,汤圆入口,我细嚼缓吞,只感到色滑洁白,油重营养,细腻柔和,皮薄馅丰,软糯香甜。吃起来不沾筷,不沾碗,不粘牙。再慢慢品味,甜如蜜,细如泥,滋润甜香,油而不腻,齿唇留香,回味无穷。据说馅里的油是加了上等猪油,东西自然资格,再花一毛钱买一碟白糖、芝麻酱当佐料,用筷子把汤圆在小碟里轻轻一裹,那味道硬是吃得我左脚打右脚!我吃了一碗,又喊一碗,然后再要碗汤圆开水,原汤化原食,饱饱嗝嗝的,一身都暖和了。

我的幺祖祖住在郭汤圆附近新开寺,是位老学究、文史馆馆员。他曾经给我讲过郭汤圆的来历:郭汤圆是由中江县人郭永发从清朝末年创立的,在北门一带经营担担汤圆,起初是卖“滚货汤圆”,用糯粉均匀地铺在簸箕头,放入切成小块的红糖作馅心,再轻轻抖动簸箕使红糖滚动粘粉,边抖边洒水,直到红糖裹上一层糯米粉,形状变成圆形就成汤圆了。后来郭永发又开动脑筋想办法,用石磨推米浆、口袋吊浆粉来加工,使汤圆皮白生生的,嚼起来口感特别巴适,做到色洁白,皮软绵。他精心在汤圆心子上下功夫,增加黑芝麻、白芝麻、花生、冰桔、玫瑰等品种,做到香甜油重,滑爽可口,细腻精巧,回味新奇,尤以“红豆洗沙”心子最受欢迎。由于色香味颇佳,深受顾客喜爱,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他的汤圆担子生意火爆起来,一早一晚,两副担子在北门大桥一带沿街叫卖。生意越来越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食客的要求,于是郭永发干脆就在北门大桥附近开店经营,正式挂牌“郭汤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常常光顾郭汤圆,那时候该店开始搞多种经营,做糯嫩色绿的叶儿粑、酥嫩的鲜花饼、甜香的珍珠圆子,价廉物美。郭汤圆后来逐渐淡出老成都的视线,沉寂多年少有声闻。2014年春天,郭汤圆在成都宽巷子悄然亮相,久违的老字号重出江湖,唤醒老成都的味蕾记忆。

文化名人笔下的草市街

与和平电影院遥遥相对的是成都市公交公司,初建于1952年7月,当时叫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是公司机关所在地,是全市公交运行的指挥部。当初公司成立之初,仅有16台老掉牙的旧车,职工六七十人,是成都公交的雏形。1983年,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与成都电车公司合并,书法家余中英欣然题词:成都公共交通公司。字迹端庄劲美,意蕴醇厚,公司用汉白玉镌刻在草市街老大门旁,后来大门改在通顺桥南端,老大门原址上修建职工楼,匆忙之中余老先生的翰墨可惜连一张照片都未留下,令人一叹。

文化老翁流沙河曾经在草市街驻足,留下叹谓,他在《轮之忆》中写道:“……当时公司大门开在草市街这边,门口砖柱双立,左右两排砖墙低矮简陋。从街上向内望,空坝平房,尽收眼底。那时,我刚刚学会自行车,常常早起骑游,从布后街省文联大门射出来,飞车总府街和提督街,右折入皮房街,直达草市街公交公司大门才下。真巧,我停在那里观望时,总是正逢出车,空坝上轰轰隆隆,一辆辆车鱼贯而出,象征城市的一天开始,使我激动。此情此景,宛如昨日,其实已经五十年了。”

新闻推荐

国网德阳供电公司为全市119个乡镇量身定制电网发展方案 “一乡一册”建电网 脱贫攻坚动力足

马健本报记者邱洁这些天,中江县仓山镇倒碑垭村养牛户徐永康满心欢喜,“家里养了100来头肉牛,加工饲料、抽水、冬天加温和夏...

中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中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