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献青春 ——记中江清凉中心学校教师张瑜

德阳日报 2018-06-29 10:25 大字

课堂上,张瑜认真教学。

文/图本报记者徐皓

1997年9月,张瑜中师毕业,回到了她的母校、中江县最南端的农村学校——清凉中心学校,成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开始了漫长的教师生涯。在这个距离中江县城近100公里的农村初中,她一干就是21个春秋,慢慢成长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6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中江县普兴镇的清凉中心学校采访张瑜,感受到了这位学生口中如妈妈一般的好老师的人格魅力。

文化“熏”出好学校

从中江县城出发,经过近3个小时的颠簸,清凉中心学校终于出现在眼前。在校门口,一副苍劲有力的草书对联映入眼帘:“烟白重山润天青满地阴”,横披“人诵鸟咏”。仅仅十来个字,立刻彰显出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

走进校园,迎面而来是一座陶行知先生塑像,其基座镌刻着学校教师集体创作的新体诗《您来了》。校园内墙壁上四处写着名人名言、诗词警句,如“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皆是学校教师的书法作品。主教学楼前的大屏风上挂着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彰显清凉中心学校虽地处偏远,仍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情怀。校园里处处看得到国画、铭文、对联,处处散发着文化的味道。

“好学校是文化‘熏\’出来的,而好老师又是好学校造就的。我们学校虽偏远但清净,适合修身养性,更是教育育人圣地。”张瑜说道。

“赶鸭子上架”教英语

曾经,清凉中心学校教师奇缺,尤其是英语教师。中师毕业的张瑜被学校安排教英语,但她只学过初中英语,中师三年没有上过英语课。初中生教初中生,好比“赶鸭子上架”。不行就学,张瑜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市县各种培训,通过努力,相继取得了英语专科、本科文凭,每逢寒暑假还自费到成都的英语培训班学习。

2001年9月17日,在连绵的秋雨中,刚生了小孩没几天的张瑜经过20多里泥泞道路的折腾,坐“滑竿”回到学校。当天下午放学后,她的寝室外就站满了拿着英语书朗读的学生。寝室里,或坐或站或蹲,挤满了正在听写英语单词和默写课文的学生。原来,张瑜一回到学校就向前来看望她的英语课代表提出要求:每天放学后,她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分组到她的寝室逐一测试,作业完成后马上拿到寝室里给她批改。学校领导、亲属劝她保重身体,以防落下后遗症。她却说:“我不能因为自己生了孩子而耽误了别人的孩子。”

就这样,学生上课时,她便坐在床上批改作业、试卷或与其他代课教师交换意见;下课后,学生就来到她寝室接受过关考查和辅导补课。2001年10月5日,产后仅26天,身体还很虚弱的张瑜站在了教室里的讲台上。

不久,张瑜被学校安排任英语教研组长。她迅速转换角色,开始研究全校的英语教学工作。

“英语教学是整个农村学校的难点。”“学生的英语学习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基于这些从教学中摸索出的认知,张瑜提出了自己的英语教育模式——“提兴趣、转得勤、盯得紧、必过关”。同时,她还经常利用学校广播在课余时间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影视对白,坚持每学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感知英语之美、英语之趣。

倾力帮助困难家庭孩子

清凉中心学校80%以上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务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对此,张瑜时常伸出援助之手。2001级2班的李勇因家中天灾人祸面临辍学问题,张瑜为其支付学杂费等560多元,而当时她的月薪才200元左右。2005级1班的向力,两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音信全无。向力初中三年,除去学校和上级的各种补助,其余费用张瑜全部包揽下来,买衣服、买文具等等,累计1500余元。这样的故事在张瑜身上是不胜枚举。

对于班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张瑜同样没有落下对他们的关爱。谭小宾就是一个例子,学习成绩不好,从小母亲去世,父亲外出务工,跟随爷爷一起生活。一个月前,张瑜突然发现谭小宾隔三岔五地不来上学,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谭小宾的爷爷去世了,对他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再加上自身学习成绩不好,便有了放弃学业的打算。张瑜三番五次去到距离学校30公里远的谭小宾家,给他做思想工作,最终,谭小宾打开了心结,满怀信心地回到了学校。

清凉中心学校水塔上有一种植物叫铁线蕨,它只生长在干净、阴凉、湿润、坚硬的石头上,只需一点儿泉水和一丝阳光,就茎如铁丝、叶似碧玉,四季常青。

“有人说女人如花,而我只愿自己像一株铁线蕨。‘农村娃娃也需要好老师教\’的信念使我牢牢扎根在清凉教育的乡土上。我的精神和能力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信赖,我也在故乡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采访结束时,张瑜动情地说。

>>>张瑜自述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可能学习好的学生更受老师欢迎、呵护,可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也具备优秀品质,不要把冷眼送给他们。学习不好有各种原因,但不能把这些原因都归结到孩子身上。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一颗上进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关注,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表扬会使他们自卑的心理有所转变。“良言一句三冬暖”,要用温和友善的语气和这些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一个信息:我还行,老师还在关注着我。要记住:老师的感化教育是学生转变的最大动力,只有心存爱心才能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课堂上,张瑜认真教学。

文/图本报记者徐皓

1997年9月,张瑜中师毕业,回到了她的母校、中江县最南端的农村学校——清凉中心学校,成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开始了漫长的教师生涯。在这个距离中江县城近100公里的农村初中,她一干就是21个春秋,慢慢成长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6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中江县普兴镇的清凉中心学校采访张瑜,感受到了这位学生口中如妈妈一般的好老师的人格魅力。

文化“熏”出好学校

从中江县城出发,经过近3个小时的颠簸,清凉中心学校终于出现在眼前。在校门口,一副苍劲有力的草书对联映入眼帘:“烟白重山润天青满地阴”,横披“人诵鸟咏”。仅仅十来个字,立刻彰显出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

走进校园,迎面而来是一座陶行知先生塑像,其基座镌刻着学校教师集体创作的新体诗《您来了》。校园内墙壁上四处写着名人名言、诗词警句,如“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皆是学校教师的书法作品。主教学楼前的大屏风上挂着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彰显清凉中心学校虽地处偏远,仍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情怀。校园里处处看得到国画、铭文、对联,处处散发着文化的味道。

“好学校是文化‘熏\’出来的,而好老师又是好学校造就的。我们学校虽偏远但清净,适合修身养性,更是教育育人圣地。”张瑜说道。

“赶鸭子上架”教英语

曾经,清凉中心学校教师奇缺,尤其是英语教师。中师毕业的张瑜被学校安排教英语,但她只学过初中英语,中师三年没有上过英语课。初中生教初中生,好比“赶鸭子上架”。不行就学,张瑜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市县各种培训,通过努力,相继取得了英语专科、本科文凭,每逢寒暑假还自费到成都的英语培训班学习。

2001年9月17日,在连绵的秋雨中,刚生了小孩没几天的张瑜经过20多里泥泞道路的折腾,坐“滑竿”回到学校。当天下午放学后,她的寝室外就站满了拿着英语书朗读的学生。寝室里,或坐或站或蹲,挤满了正在听写英语单词和默写课文的学生。原来,张瑜一回到学校就向前来看望她的英语课代表提出要求:每天放学后,她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分组到她的寝室逐一测试,作业完成后马上拿到寝室里给她批改。学校领导、亲属劝她保重身体,以防落下后遗症。她却说:“我不能因为自己生了孩子而耽误了别人的孩子。”

就这样,学生上课时,她便坐在床上批改作业、试卷或与其他代课教师交换意见;下课后,学生就来到她寝室接受过关考查和辅导补课。2001年10月5日,产后仅26天,身体还很虚弱的张瑜站在了教室里的讲台上。

不久,张瑜被学校安排任英语教研组长。她迅速转换角色,开始研究全校的英语教学工作。

“英语教学是整个农村学校的难点。”“学生的英语学习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基于这些从教学中摸索出的认知,张瑜提出了自己的英语教育模式——“提兴趣、转得勤、盯得紧、必过关”。同时,她还经常利用学校广播在课余时间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影视对白,坚持每学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感知英语之美、英语之趣。

倾力帮助困难家庭孩子

清凉中心学校80%以上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务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对此,张瑜时常伸出援助之手。2001级2班的李勇因家中天灾人祸面临辍学问题,张瑜为其支付学杂费等560多元,而当时她的月薪才200元左右。2005级1班的向力,两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音信全无。向力初中三年,除去学校和上级的各种补助,其余费用张瑜全部包揽下来,买衣服、买文具等等,累计1500余元。这样的故事在张瑜身上是不胜枚举。

对于班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张瑜同样没有落下对他们的关爱。谭小宾就是一个例子,学习成绩不好,从小母亲去世,父亲外出务工,跟随爷爷一起生活。一个月前,张瑜突然发现谭小宾隔三岔五地不来上学,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谭小宾的爷爷去世了,对他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再加上自身学习成绩不好,便有了放弃学业的打算。张瑜三番五次去到距离学校30公里远的谭小宾家,给他做思想工作,最终,谭小宾打开了心结,满怀信心地回到了学校。

清凉中心学校水塔上有一种植物叫铁线蕨,它只生长在干净、阴凉、湿润、坚硬的石头上,只需一点儿泉水和一丝阳光,就茎如铁丝、叶似碧玉,四季常青。

“有人说女人如花,而我只愿自己像一株铁线蕨。‘农村娃娃也需要好老师教\’的信念使我牢牢扎根在清凉教育的乡土上。我的精神和能力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信赖,我也在故乡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采访结束时,张瑜动情地说。

>>>张瑜自述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可能学习好的学生更受老师欢迎、呵护,可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也具备优秀品质,不要把冷眼送给他们。学习不好有各种原因,但不能把这些原因都归结到孩子身上。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一颗上进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关注,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表扬会使他们自卑的心理有所转变。“良言一句三冬暖”,要用温和友善的语气和这些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一个信息:我还行,老师还在关注着我。要记住:老师的感化教育是学生转变的最大动力,只有心存爱心才能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新闻推荐

丈夫瘫痪在床43年她不离不弃撑起一个家

43年来,王平华一直守护在丈夫身边。1975年冬天,中江县回龙镇石滚坝村29岁的谢英安站在梯子上补瓦房墙体时发生意外,整个人被...

中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