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贫困户“造血”机能 ——德阳市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侧记 本报记者 王三春
10月19日,全市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召开,加强经验交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进一步拓宽思路,激发内生动力。市扶贫移民办,市、县两级农业部门,部分贫困村镇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等80余人参加会议。
当日上午,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罗江县慧觉镇龙王村扶贫产业园、罗江县新盛镇金铃村扶贫产业园、中江县永太镇高坝村扶贫产业园。这三个园区在实践中,各自摸索出了一套富有特色和成效的产业扶贫模式,令与会人士受益匪浅。
19日下午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产业扶贫过程中的做法及思考展开交流。
精准脱贫,农业产业担大任
省委书记王东明说,“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根本要靠发展产业,对大多数地方而言,发展特色农牧业是最现实的选择”。在德阳市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部分贫困地区农牧业助农增收的贡献率已超过了70%,是拓展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渠道的骨干产业。据介绍,到2017年,德阳市计划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近2.05万户,3.4万余人。
据了解,德阳市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中江龙泉山区、水库淹没区、南部尾灌区,以及旌阳丘陵区、罗江鄢回片区,或多或少都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但开发利用不够,需要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扶贫优势和经济优势,培育一批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去年以来,德阳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支持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双手,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旅则旅”,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农牧民就地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产业扶贫,还有三个“不够”
抓好农业产业扶贫是实施“五个一批”重要内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大力培育和发展增收富农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市委脱贫攻坚专项督导反馈的情况看,目前,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产业“长短结合”不够。部分地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缺少通盘考虑,长效增收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当年短期增收项目又普遍较少。二是产业“功能分区”不够。部分地方没有建立产业扶贫发展台账,信息互通机制也没有建立,因村施策、因户施治落实简单化。(紧转第三版)
10月19日,全市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召开,加强经验交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进一步拓宽思路,激发内生动力。市扶贫移民办,市、县两级农业部门,部分贫困村镇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等80余人参加会议。
当日上午,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罗江县慧觉镇龙王村扶贫产业园、罗江县新盛镇金铃村扶贫产业园、中江县永太镇高坝村扶贫产业园。这三个园区在实践中,各自摸索出了一套富有特色和成效的产业扶贫模式,令与会人士受益匪浅。
19日下午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产业扶贫过程中的做法及思考展开交流。
精准脱贫,农业产业担大任
省委书记王东明说,“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根本要靠发展产业,对大多数地方而言,发展特色农牧业是最现实的选择”。在德阳市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部分贫困地区农牧业助农增收的贡献率已超过了70%,是拓展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渠道的骨干产业。据介绍,到2017年,德阳市计划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近2.05万户,3.4万余人。
据了解,德阳市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中江龙泉山区、水库淹没区、南部尾灌区,以及旌阳丘陵区、罗江鄢回片区,或多或少都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但开发利用不够,需要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扶贫优势和经济优势,培育一批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去年以来,德阳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支持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双手,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旅则旅”,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农牧民就地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产业扶贫,还有三个“不够”
抓好农业产业扶贫是实施“五个一批”重要内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大力培育和发展增收富农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市委脱贫攻坚专项督导反馈的情况看,目前,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产业“长短结合”不够。部分地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缺少通盘考虑,长效增收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当年短期增收项目又普遍较少。二是产业“功能分区”不够。部分地方没有建立产业扶贫发展台账,信息互通机制也没有建立,因村施策、因户施治落实简单化。(紧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谋变十三五“开局之年”,中江新鲜出炉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交出完美答卷: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等更是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名列德阳前茅。经德阳市统计局审定,前三季度中江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