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学生 因贫困而失学 ——德阳市“金秋圆梦·助你上大学”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杜晓鹏
镜头一:什邡市湔氐镇的付海(化名)在“5·12”地震中受伤致残,父母没有固定收入,家庭经济十分拮据。2013年,身残志坚的付海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考上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就在全家为学费一筹莫展的时候,“金秋助学”活动解了付海一家的燃眉之急。
镜头二:家住中江县会龙镇的蒋启明(化名)自幼父母双亡,在村里好心邻居的照顾下长大并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2015年,他以574分的成绩考上郑州大学,由于没有生活来源,眼见就要错过上大学的机会,关键时刻,“金秋助学”活动帮助蒋启明渡过了难关,圆了大学梦。
镜头三:家住旌阳区城北街道泰安社区的马婷婷(化名)自幼成长于单亲家庭,母亲靠做环卫工挣取微薄的收入供她念书。2015年,马婷婷考上了山东大学,但高昂的学费让她和母亲进退维谷。为难之时,“金秋助学”活动让马婷婷顺利迈入了大学校门。
21年坚持助学
3万余名学子圆梦
“金秋圆梦·助你上大学”助学公益活动是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级相关部门共同承办的一项旨在为贫困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实现大学梦想的公益助学活动。
该活动启动于1995年,到2015年已历经21年。21年来,该活动经历了市级部门“各自为战”,到政府拨出专款实施“栋梁工程”,再到全市统一命名“金秋助学”三个阶段,已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群团运作、各方联动”的社会化助学格局。21年来,各地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调查摸底、规范建档、推荐审核、社会公示、复核审查、实施救助、记录归档”的工作流程,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助学形式,完善助学机制,让“金秋助学”活动成为德阳市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公益活动。21年里,全市共筹集助学金6204.98万元,帮助了31629名莘莘学子走进大学校园。
其中,市教育局、教育基金会共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资助4107名贫困大学新生;市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发放助学资金3500余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2.2万余人;市残联致力于残疾及贫困学生的帮扶,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资助745名残疾及贫困家庭子女圆梦大学。市民政局、慈善会、福彩等部门开展帮困助学活动10余年来,共资助1600多名大学新生,资助金额达1200万余元。(紧转第四版)
本报记者 杜晓鹏
镜头一:什邡市湔氐镇的付海(化名)在“5·12”地震中受伤致残,父母没有固定收入,家庭经济十分拮据。2013年,身残志坚的付海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考上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就在全家为学费一筹莫展的时候,“金秋助学”活动解了付海一家的燃眉之急。
镜头二:家住中江县会龙镇的蒋启明(化名)自幼父母双亡,在村里好心邻居的照顾下长大并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2015年,他以574分的成绩考上郑州大学,由于没有生活来源,眼见就要错过上大学的机会,关键时刻,“金秋助学”活动帮助蒋启明渡过了难关,圆了大学梦。
镜头三:家住旌阳区城北街道泰安社区的马婷婷(化名)自幼成长于单亲家庭,母亲靠做环卫工挣取微薄的收入供她念书。2015年,马婷婷考上了山东大学,但高昂的学费让她和母亲进退维谷。为难之时,“金秋助学”活动让马婷婷顺利迈入了大学校门。
21年坚持助学
3万余名学子圆梦
“金秋圆梦·助你上大学”助学公益活动是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级相关部门共同承办的一项旨在为贫困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实现大学梦想的公益助学活动。
该活动启动于1995年,到2015年已历经21年。21年来,该活动经历了市级部门“各自为战”,到政府拨出专款实施“栋梁工程”,再到全市统一命名“金秋助学”三个阶段,已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群团运作、各方联动”的社会化助学格局。21年来,各地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调查摸底、规范建档、推荐审核、社会公示、复核审查、实施救助、记录归档”的工作流程,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助学形式,完善助学机制,让“金秋助学”活动成为德阳市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公益活动。21年里,全市共筹集助学金6204.98万元,帮助了31629名莘莘学子走进大学校园。
其中,市教育局、教育基金会共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资助4107名贫困大学新生;市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发放助学资金3500余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2.2万余人;市残联致力于残疾及贫困学生的帮扶,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资助745名残疾及贫困家庭子女圆梦大学。市民政局、慈善会、福彩等部门开展帮困助学活动10余年来,共资助1600多名大学新生,资助金额达1200万余元。(紧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记者唐茂)8月29日下午,德阳市召开全市窗口服务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对窗口服务单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推动窗口服务单位紧紧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