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
■ 余族义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将起到奠基作用。但是,据调查,初中学生最不愿上思想品德课。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觉得内容显得枯燥外,更多的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显得呆板,很多老师选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老师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学生为学知识而被动听课。一堂课下来,谈何课堂效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活动”教学应运而生,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与亲身体验中建构知识,升华情感,培养能力。
思想品德主题活动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作用,提高课堂效能,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德育内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挥主题活动的思想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效能
初中学生正值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对各种新奇事物充满好奇,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再加之社会上各种不良观念不断冲击和影响着初中生,甚至使一些初中生对社会认知产生了迷惘和偏差,出现了成长的烦恼:早恋、沉迷网络、厌学、打架等不良风气在初中生中时有发生。鉴于以上原因,思想品德课通过主题活动正确引领学生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上需要引导的问题,抓准有利时机,找到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让学生感悟到生活时时刻刻需要人的思想品德的指引。我在进行《心中的规则》一课教学设计时,想到了班上很多学生都喜欢上网,甚至还有玩网络游戏玩到夜不归宿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将经常上网的同学叫到办公室,一起设计了活动方案:
通过对沉溺网络游戏、陌生网友见面等危害展开讨论和剖析,得出了“不会保护自我、不遵守网络规则危害很大”的结论。
通过观看视频《网络小胖的故事》,让学生谈观后的感受,得出了“成为一名遵守网络规则(道德、法律)的优秀网民”的结论。
又如在教学《法律的尊严》时,我运用了《一个死囚的绝笔》案例。让学生展开论:假如你是法官,你会给这个死囚一次重生的机会吗?
通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任何人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不管你有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逃脱罪责的理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主题活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了自我约束、自我不良行为的矫正和规范自身言行的目的,实现了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的思想引领作用。
发挥主题活动的实践性作用,提高课堂效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解放孩子的手,让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口,让他能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让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提高课堂效能,就需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题活动就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是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特点的体现。通过主题活动,能使学生情感体验、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比拟的效果,达到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效能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主题班会、课堂讨论、辩论会、社会调查、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课,接近学生生活,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去认知教材,感悟真理,实践性很强。
在讲完《自然的声音》这一单元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社会调查。通过走访、问卷、座谈、观察等调查方法,从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到社会环境,从同学、家长到街道市民,对调查对象保护环境的意识、行动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指导学生成书面调查报告。经过这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优美的环境;每一位公民都要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发挥主题活动的操作性作用,提高课堂效能
思想品德课程,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选择性地抓住可操作的知识点。通过主题活动体验知识,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一改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更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从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抽象知识。
如《交往有艺术》这一课的内容就有很大的实践空间,如果还是采用讲授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很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我采用了以下体验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提前进行课前准备,让全体同学一起收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不礼貌言行,选出一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在课堂上带有情节性地进行表演。然后让全体学生分析:哪些言行举止是符合礼仪要求;哪些是不符合的;不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哪些的不良后果。然后再让这位同学按照礼仪要求做一遍,展示优雅风采的自我。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让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交往应该而且必须讲礼仪,否则不但无法体现自身价值,还有损自身形象,更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尊重。这节课,教师没有作太多的讲话,而是将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与比较鉴别中领悟到正确的做法与道德方向,从而将自己认可的行为自觉地落实于日常生活的行动之中。
发挥主题活动的人文性作用,提高课堂效能
“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种以人为本就是思想品德课程人文性的体现。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的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不限制学生活动主题的范围,让他们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和收集资料的各种活动方式,提高课堂效能。
例如在设计初二思想品德课有关友情这个主题的活动课时,根据初二学生有求新、向上,集体荣誉感强的心理特点,我让每个学生自由选择3至5个好朋友组成一些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如唱歌、舞蹈、手抄报、名言录、小品表演、照片展示等项目展示,主题只要跟友情有关就可以。这样各个小组的组成不仅是学生自愿的,而且还是好朋友的组合。同时他们又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主题。教师在活动中同时给予更多的引导、支持、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师生得到了互动。整个活动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提高了对友情的思想认识,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作用,让学生在快乐活动和亲身实践中,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升华思想觉悟,从而提高课堂效能,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地生花,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中江县回龙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帅)2010年12月29-30日,以省科技厅副厅长、省委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专项检查组组长周孟林,省委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主任、省委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