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江挂面细如丝 千年工艺待传承

四川日报 2016-04-27 00:07 大字

每当和煦的阳光照进中江县杰兴镇凯江河畔的觉慧村,40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子,房顶就变成雪白一片,仿佛披上了一层“白纱衣”。走近仰头一看,才发现是一排排晾晒的挂面,每一排都有4米多高。根根挂面,细如发丝。

这就是当地名气响当当的“中江挂面”。家家户户以手工制面为生,这个背山面水的小村子,也被当地人唤作“挂面村”。而这门手艺,据说已流传千年。“中江手工挂面发源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年过五旬的钟标稳,是中江手工挂面非遗项目传承人刘光初老人的门徒。他介绍说,明朝初年,做挂面的手艺就已在民间流传。明清时候中江挂面行销各地,道光年间中江挂面达到全盛时期。

中江为何会盛行制作挂面?据说和一名北方县令有关。相传,北宋淳化年间,中江县令崔谷是北方人,喜好面食。除了要求味道好,县令还要求厨师将面条做到最细。但厨师千方百计,做出的面条还是达不到要求。一天,厨师为县令炖羊肉,用竹筷插入羊的眼窝取出羊头时,看见汤水浓汁成为一条线,越来越细,慢慢地流入锅内。从这一偶然现象中,他突然得到启示。于是他将吃完羊肉的羊头骨架置放在案板上,两个眼洞分别插进竹筷,将已经发酵,原本准备用来蒸馍的面团搓成面条,两头各缠绕在两根竹筷上,两手各执一筷,轻轻地拉扯,面条果然越来越细。厨师将细面煮出,县令尝过后大加赞赏,随后常以这种细面在县衙宴请社会名流。这个方法也逐渐传到了民间,经不断地总结改进,中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手工制面工艺。

中江挂面讲究自然晾晒,顺天而成。如今,每一根中江手工挂面都要历经和面、发酵、抻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纯手工工序。因为气温的原因,每一年中江挂面的制作时间,只有五六个月。因工序繁多,看天吃饭,正宗的中江手工挂面产量很小。一般的家庭作坊一天也只能做50来公斤挂面。

做起来费时费力,吃起来自然也有讲究。古法炮制的中江挂面入味劲道,光滑柔软,久煮不糊。没吃完的面,沥水放到第二顿,依旧根根分明。

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2010年,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不断走上全国和国际舞台,但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中江挂面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如今,这门手艺如何继续流传?值得关注和思考。

本报记者 朱雪黎 整理

新闻推荐

中江启动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试点

本报讯(记者朱雪黎)“试点一周以来,我们已办出15张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营业执照。”7月28日,记者从中江县政务中心工商质监窗口获悉,7月22日,中江县在德阳市率先启动“两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