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直击2016年 德阳经济发展新动向

德阳日报 2016-01-06 21:22 大字

本版制图:张湘黔

本报记者 叶书英 陈晓霞 许江韵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推进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这一关键时期,德阳经济工作怎么干?

在昨(5)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城市工作暨脱贫攻坚大会上,“七个用好、七个抓好”是会议上的高频词。即:用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抓好经济新动能的培育;用好省委实施“项目年”的政策支持,抓好增投资拉消费稳定经济增长预期;用好建设先进制造强省战略部署,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用好需求侧管理供给侧改革的新理念新政策,抓好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解决;用好重点领域改革政策和“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抓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用好产业扶持和社保兜底政策,抓好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用好各项惠民政策,抓好民生和社会事业保障。

话发展,展未来。2016年,注定是德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凡的一年。

A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去年,国家确定四川依托成德绵地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面对挑战和机遇,德阳如何作为?

会议提出,要围绕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两张名片、两个示范”,组织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和年度计划,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引导工程、创新项目支撑工程、创新载体培育工程、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创新政策引领工程。

“今年将遇到不少困难,但困难再大,都要雄起。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一个字‘干\’!”对于德阳经济发展,市发改委主任杨庆龙信心十足。他说,全面创新改革是“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德阳已经梳理出50条创新政策,将积极抓好国家层面政策的争取和省级层面政策的实施,加快制定实施细则和工作计划。

从项目发展方面来看,杨庆龙表示,德阳发展有信心,“今年德阳市已有50多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成德北延线工程、城市提档升级项目、德阳高新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等新开工大项目将撬动德阳发展,推动德阳提档升级。”

会议明确,今年,德阳市将重点抓好东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明日宇航机匣中心和数控中心、烯碳科技生产线、智能机器人、中国微创国际医学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金广实业、逢春制药等企业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孵化器建设,建立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此次会议提出了很多关于创新人才引进的新政策新举措,例如将建立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等等,很鼓舞人心。作为企业,将加强与政府的对接,让这些政策真正落地落实,促进企业发展。”东方风电相关负责人表示。

会议还提出,要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按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用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域开放,以改革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加快形成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B

推动德阳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会议提出要围绕做优一产、做强二产、补齐三产的思路,着力强化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产业支撑。

“工业经济占绵竹经济60%以上,当前绵竹还处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新兴产业不能替代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仍然起到支撑、推动作用。2015年绵竹规上企业停产10多户。”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陈彬分析说,产业转型升级要跳起摸高,努力奋斗,抓住机遇。“对传统白酒产业,绵竹将调整结构、提升品质、开拓市场、转型发展,在机械加工产业方面要转型升级,化工产业要向中高端发展,消灭僵尸企业。”

德阳现实基础是一产较优、二产较强、三产较短。从产业占比看,全市三产占比27.5%,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0、12.6个百分点;从就业带动力看,三产从业人员81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的39%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地区水平;从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接续发展不足。面对德阳“短板”,会议提出要促进服务业创新突破,建好黄许千万吨级物流综合园区,大力实施服务业“双30”促进工程,促进文体旅康融合发展。

“2015年,德阳服务业发展实现了三个‘第一\’,第一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第一次超过德阳GDP增速,第一次超过德阳工业的增速,但仍然存在结构不优的问题。” 市商务局局长陈若愚表示,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体现,除成都、绵阳、阿坝、甘孜以外,其它市(州)三产占比基本上都是20%多。“德阳服务业要发展还是具有优势,我们将做好测算、分解,抓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包括金融、物流、康健等,发挥产业优势,逐步分离一产二产里面的服务业,抓园区建设,特别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C

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市委按照省委对德阳提出的“五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去年8月上旬召开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到2017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市13.7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18年贫困农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基础条件好的贫困户实现致富奔康,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奋斗目标。

“在2015年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市工商局负责结对帮扶中江县富兴镇三星村、富强村、富兴村等村共194户贫困户。目前,全局在职干部职工共159人全部参加结对帮扶。”在分组讨论会上,市工商局局长施强说。

扶贫开发攻坚,事关决胜全面小康。市扶贫移民办主任朱炳其说,去年全市脱贫人数4.8万人左右,超过全年4.5万人的奋斗目标。但目前,德阳市中江等丘陵地区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平坝地区插花贫困现象比较突出,面临的脱贫攻坚形势比较严峻,到去年底德阳还有近9万农村贫困人口。

***首先要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朱炳其表示,德阳市将认真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摸清家底、查漏补缺,做好数据比对、排查和核实,3月底前全部建档立卡上网,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准确,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和脱贫措施搞清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扶持,做到扶至每一户、惠及每一人。“我们还要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的督查、考核,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如何抓好十大民生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也是会议上热议的话题之一。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更好发挥民生工作和保障体系的社会稳定器作用,继续抓好十大民生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本版制图:张湘黔

本报记者 叶书英 陈晓霞 许江韵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推进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这一关键时期,德阳经济工作怎么干?

在昨(5)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城市工作暨脱贫攻坚大会上,“七个用好、七个抓好”是会议上的高频词。即:用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抓好经济新动能的培育;用好省委实施“项目年”的政策支持,抓好增投资拉消费稳定经济增长预期;用好建设先进制造强省战略部署,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用好需求侧管理供给侧改革的新理念新政策,抓好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解决;用好重点领域改革政策和“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抓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用好产业扶持和社保兜底政策,抓好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用好各项惠民政策,抓好民生和社会事业保障。

话发展,展未来。2016年,注定是德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凡的一年。

A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去年,国家确定四川依托成德绵地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面对挑战和机遇,德阳如何作为?

会议提出,要围绕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两张名片、两个示范”,组织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和年度计划,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引导工程、创新项目支撑工程、创新载体培育工程、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创新政策引领工程。

“今年将遇到不少困难,但困难再大,都要雄起。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一个字‘干\’!”对于德阳经济发展,市发改委主任杨庆龙信心十足。他说,全面创新改革是“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德阳已经梳理出50条创新政策,将积极抓好国家层面政策的争取和省级层面政策的实施,加快制定实施细则和工作计划。

从项目发展方面来看,杨庆龙表示,德阳发展有信心,“今年德阳市已有50多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成德北延线工程、城市提档升级项目、德阳高新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等新开工大项目将撬动德阳发展,推动德阳提档升级。”

会议明确,今年,德阳市将重点抓好东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明日宇航机匣中心和数控中心、烯碳科技生产线、智能机器人、中国微创国际医学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金广实业、逢春制药等企业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孵化器建设,建立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此次会议提出了很多关于创新人才引进的新政策新举措,例如将建立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等等,很鼓舞人心。作为企业,将加强与政府的对接,让这些政策真正落地落实,促进企业发展。”东方风电相关负责人表示。

会议还提出,要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按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用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域开放,以改革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加快形成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B

推动德阳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会议提出要围绕做优一产、做强二产、补齐三产的思路,着力强化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产业支撑。

“工业经济占绵竹经济60%以上,当前绵竹还处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新兴产业不能替代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仍然起到支撑、推动作用。2015年绵竹规上企业停产10多户。”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陈彬分析说,产业转型升级要跳起摸高,努力奋斗,抓住机遇。“对传统白酒产业,绵竹将调整结构、提升品质、开拓市场、转型发展,在机械加工产业方面要转型升级,化工产业要向中高端发展,消灭僵尸企业。”

德阳现实基础是一产较优、二产较强、三产较短。从产业占比看,全市三产占比27.5%,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0、12.6个百分点;从就业带动力看,三产从业人员81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的39%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地区水平;从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接续发展不足。面对德阳“短板”,会议提出要促进服务业创新突破,建好黄许千万吨级物流综合园区,大力实施服务业“双30”促进工程,促进文体旅康融合发展。

“2015年,德阳服务业发展实现了三个‘第一\’,第一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第一次超过德阳GDP增速,第一次超过德阳工业的增速,但仍然存在结构不优的问题。” 市商务局局长陈若愚表示,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体现,除成都、绵阳、阿坝、甘孜以外,其它市(州)三产占比基本上都是20%多。“德阳服务业要发展还是具有优势,我们将做好测算、分解,抓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包括金融、物流、康健等,发挥产业优势,逐步分离一产二产里面的服务业,抓园区建设,特别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C

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市委按照省委对德阳提出的“五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去年8月上旬召开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到2017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市13.7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18年贫困农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基础条件好的贫困户实现致富奔康,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奋斗目标。

“在2015年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市工商局负责结对帮扶中江县富兴镇三星村、富强村、富兴村等村共194户贫困户。目前,全局在职干部职工共159人全部参加结对帮扶。”在分组讨论会上,市工商局局长施强说。

扶贫开发攻坚,事关决胜全面小康。市扶贫移民办主任朱炳其说,去年全市脱贫人数4.8万人左右,超过全年4.5万人的奋斗目标。但目前,德阳市中江等丘陵地区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平坝地区插花贫困现象比较突出,面临的脱贫攻坚形势比较严峻,到去年底德阳还有近9万农村贫困人口。

***首先要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朱炳其表示,德阳市将认真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摸清家底、查漏补缺,做好数据比对、排查和核实,3月底前全部建档立卡上网,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准确,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和脱贫措施搞清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扶持,做到扶至每一户、惠及每一人。“我们还要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的督查、考核,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如何抓好十大民生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也是会议上热议的话题之一。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更好发挥民生工作和保障体系的社会稳定器作用,继续抓好十大民生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新闻推荐

中江向返乡农民工抛出“橄榄枝”

(上接第一版)记者发现,用人单位开出的条件都比较优厚,除了提供基本的保险和保底工资外,部分企业还为求职者提供工作规划,使其有长远发展的空间。新面孔:家政养老公司首次亮相当天,一家家政公司和一家养...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