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江:“四述四评四好” 助“第一书记”精准作为

德阳日报 2016-01-14 21:22 大字

“第一书记”和村民代表开坝坝会。

(紧接第一版)为解决班子内部不团结的问题,赵敏通过民主生活会、阶段性工作分析、个别交心等方式,促使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定期互相谈心,沟通思想、消除分歧,积极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在研究“三重一大”问题上禁止一言堂,坚持党员群众代表列席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保证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公开决策,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增强了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如今,班子风清气正,朝气蓬勃,随之带来的是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据统计,目前,全县“第一书记”已开展交心谈心3168次,完善各项制度768项。

谋划好路子 明确脱贫方向

“去年,道桩村新种植560亩金川佛手,还流转了300亩的田地种植西瓜。按每亩360元的流转费用算,村民们一年的租金收入就已达30多万元,再加上在流转的土地上打工挣钱,今年全村50户***户中,有15户已经实现了脱贫。”述成效报告会上,唐兴春越说越兴奋。

自担任道桩村“第一书记”以来,唐兴春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自2014年引进种植金川佛手以来,唐兴春将其作为道桩村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土地流转,如今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860余亩,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三年内将金川佛手发展到1000亩,计划再在金川佛手中套种500余亩白芍,5年内把道桩村建设成观光农业村。”唐兴春这样规划未来道桩的小康之路。

在黄鹿镇沙河村,去年种下的车前草长势喜人。“第一书记”张世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在全村推广车前草种植,2015年全村村组干部共出资13.5万元,流转了两个组109户农户的17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车前草。

张世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年来车前草市场价格每斤在8-16元之间浮动,2015年的价格是历年来最低的。目前德阳及周边县市因缺乏劳动力而大幅减少种植面积,村上去年大规模种植,有望迎来车前草市价上浮。按照350斤的亩产和8-16元/斤的价格,每亩车前草收益可达2800-5600元。传统种植油菜,每亩产量400斤,每斤售价2.1-2.5元,亩收益840-1000元。种植车前草和油菜,两者生产成本、种植方式、种植周期大体一致,相比之下,种植车前草可比种植传统油菜收益高出1960-4600元,预计可增收至少30余万元。

据统计,经过“第一书记”整合资源,带领任职村产业建设后发追赶,截至目前,有92个市级贫困村已发展韭菜、金川佛手、核桃、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5300余亩,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

夯实好底子  提升发展能力

中江县农村基础条件薄弱,很多村集体没有资金,如何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工作的难点。“第一书记”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项目扶持,在农村道路建设、沟渠堰塘整治、村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在去年“8·16”特大洪灾中,永丰乡保和村4组和12组两个组的堰塘部分坝埂损毁,针对这一情况,“第一书记”王磊与村“两委”积极和乡党委政府对接,将12组塘堰纳入国土规划整治项目,同时积极与县水务局仓山管理站联系,对4组塘堰进行测算,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于改善偏远地区生产条件。同时,依托上级项目资金,争取了小麦良种2吨,在满足项目要求的前提下,将剩余小麦良种发放给***户,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增加收入。

为全力支持“第一书记”工作,从去年8月起,市农业局先后三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富兴镇丁字桥村现场调研。从村办公条件的改善到项目资金的争取、从对五保户的关爱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到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为该村图书室配备了办公桌椅和文件柜;协助和指导一个符合条件的养殖户申报“家庭农场”;将该村12组急需硬化处理的1.2公里泥路工程纳入中江县2016年机耕道建设储备项目上报至省农业厅。

据统计,去年以来,“第一书记”共参与实施项目119个,涉及资金1.2亿元,修建村、组道路292.4公里,整治水渠21.76千米,整治堰塘、蓄水池174口,改造房屋396户。

服务好对子  加快脱贫步伐

“第一书”记将***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及时掌握贫困户第一手资料,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同时为市、县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帮扶联系人(***户帮扶对子)做好协调服务,保障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回龙镇碉楼沟村的村民遇到县委宣传部选派的“第一书记”李英时,总是会向她打听村里的发展动向。

“李书记,听说要给我们修路了,是不是真的?”

“听说我们村也要安装自来水了,那以后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用上方便的自来水了。”

……

“碉楼沟村距离县城6公里,全村468户1511人,耕地1240亩,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80%以上村民的家庭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经商。全村共有38户贫困户,其中因病23户,因残9户,其他6户。共有市公安局、县委宣传部、回龙镇农村信用社3个部门的30名干部结对帮扶。”李英对该村的情况如数家珍。

“一开始,村民对‘第一书记\’并不看好,以为她就是来‘镀镀金\’。没想到,5个月以来,她还真为贫困户办了不少事。”碉楼沟村支部书记匡志富说,在“第一书记”李英和联系帮扶干部的协调下,6组的曾仁义和儿子都找到了工作,2015年如期实现脱贫。六年前,曾仁义因车祸造成腿部残疾,行动受到影响,妻子听觉残疾无法外出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李英积极与联系该户的干部——回龙镇信用社副主任谢英勇一起商量对策,并帮助曾仁义和他的儿子分别联系到成都和中江的建筑工地工作。

“去年我村10户23名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李英自豪地说。

2015年,中江全县1.9万贫困人口成功实现脱贫。

“第一书记”和村民代表开坝坝会。

(紧接第一版)为解决班子内部不团结的问题,赵敏通过民主生活会、阶段性工作分析、个别交心等方式,促使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定期互相谈心,沟通思想、消除分歧,积极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在研究“三重一大”问题上禁止一言堂,坚持党员群众代表列席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保证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公开决策,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增强了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如今,班子风清气正,朝气蓬勃,随之带来的是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据统计,目前,全县“第一书记”已开展交心谈心3168次,完善各项制度768项。

谋划好路子 明确脱贫方向

“去年,道桩村新种植560亩金川佛手,还流转了300亩的田地种植西瓜。按每亩360元的流转费用算,村民们一年的租金收入就已达30多万元,再加上在流转的土地上打工挣钱,今年全村50户***户中,有15户已经实现了脱贫。”述成效报告会上,唐兴春越说越兴奋。

自担任道桩村“第一书记”以来,唐兴春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自2014年引进种植金川佛手以来,唐兴春将其作为道桩村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土地流转,如今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860余亩,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三年内将金川佛手发展到1000亩,计划再在金川佛手中套种500余亩白芍,5年内把道桩村建设成观光农业村。”唐兴春这样规划未来道桩的小康之路。

在黄鹿镇沙河村,去年种下的车前草长势喜人。“第一书记”张世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在全村推广车前草种植,2015年全村村组干部共出资13.5万元,流转了两个组109户农户的17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车前草。

张世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年来车前草市场价格每斤在8-16元之间浮动,2015年的价格是历年来最低的。目前德阳及周边县市因缺乏劳动力而大幅减少种植面积,村上去年大规模种植,有望迎来车前草市价上浮。按照350斤的亩产和8-16元/斤的价格,每亩车前草收益可达2800-5600元。传统种植油菜,每亩产量400斤,每斤售价2.1-2.5元,亩收益840-1000元。种植车前草和油菜,两者生产成本、种植方式、种植周期大体一致,相比之下,种植车前草可比种植传统油菜收益高出1960-4600元,预计可增收至少30余万元。

据统计,经过“第一书记”整合资源,带领任职村产业建设后发追赶,截至目前,有92个市级贫困村已发展韭菜、金川佛手、核桃、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5300余亩,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

夯实好底子  提升发展能力

中江县农村基础条件薄弱,很多村集体没有资金,如何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工作的难点。“第一书记”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项目扶持,在农村道路建设、沟渠堰塘整治、村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在去年“8·16”特大洪灾中,永丰乡保和村4组和12组两个组的堰塘部分坝埂损毁,针对这一情况,“第一书记”王磊与村“两委”积极和乡党委政府对接,将12组塘堰纳入国土规划整治项目,同时积极与县水务局仓山管理站联系,对4组塘堰进行测算,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于改善偏远地区生产条件。同时,依托上级项目资金,争取了小麦良种2吨,在满足项目要求的前提下,将剩余小麦良种发放给***户,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增加收入。

为全力支持“第一书记”工作,从去年8月起,市农业局先后三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富兴镇丁字桥村现场调研。从村办公条件的改善到项目资金的争取、从对五保户的关爱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到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为该村图书室配备了办公桌椅和文件柜;协助和指导一个符合条件的养殖户申报“家庭农场”;将该村12组急需硬化处理的1.2公里泥路工程纳入中江县2016年机耕道建设储备项目上报至省农业厅。

据统计,去年以来,“第一书记”共参与实施项目119个,涉及资金1.2亿元,修建村、组道路292.4公里,整治水渠21.76千米,整治堰塘、蓄水池174口,改造房屋396户。

服务好对子  加快脱贫步伐

“第一书”记将***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及时掌握贫困户第一手资料,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同时为市、县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帮扶联系人(***户帮扶对子)做好协调服务,保障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回龙镇碉楼沟村的村民遇到县委宣传部选派的“第一书记”李英时,总是会向她打听村里的发展动向。

“李书记,听说要给我们修路了,是不是真的?”

“听说我们村也要安装自来水了,那以后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用上方便的自来水了。”

……

“碉楼沟村距离县城6公里,全村468户1511人,耕地1240亩,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80%以上村民的家庭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经商。全村共有38户贫困户,其中因病23户,因残9户,其他6户。共有市公安局、县委宣传部、回龙镇农村信用社3个部门的30名干部结对帮扶。”李英对该村的情况如数家珍。

“一开始,村民对‘第一书记\’并不看好,以为她就是来‘镀镀金\’。没想到,5个月以来,她还真为贫困户办了不少事。”碉楼沟村支部书记匡志富说,在“第一书记”李英和联系帮扶干部的协调下,6组的曾仁义和儿子都找到了工作,2015年如期实现脱贫。六年前,曾仁义因车祸造成腿部残疾,行动受到影响,妻子听觉残疾无法外出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李英积极与联系该户的干部——回龙镇信用社副主任谢英勇一起商量对策,并帮助曾仁义和他的儿子分别联系到成都和中江的建筑工地工作。

“去年我村10户23名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李英自豪地说。

2015年,中江全县1.9万贫困人口成功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市卫计委开展 ***春节慰问活动

春节前夕,为扎实做好***工作,1月27日,市卫计委组织干部职工代表以及***对口联系的相关单位,分赴中江县通济镇苕坡村和清河乡沙尖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为他们带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以及健康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