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状元杨学礼 年近六旬再创业
杨学礼在整理樱桃树。
提起杨学礼,在中江县富兴镇几乎没有不认识的,瘦瘦的身材,高高的个子,双手长满了老茧,黑黑的脸,小而有神的眼睛,其貌不扬的他敢于创新,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樱桃,仅4年时间告别温饱踏上小康路。
年近六旬再创业的他种植的樱桃色鲜、果大、味甜,每当听到客户品尝和购买后发出真诚的赞叹时,他都自豪地说:“我种樱桃的确要比别人甜得多,我的品种不一样,我靠它致富,现在我家小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甜,我会把种植技术发挥好,把富兴村变成有名的樱桃村,让大家一起富裕。”
文/图 本报记者 杜晓鹏 通讯员 邹浩
逼出来的创业路
杨学礼所在的富兴村同其他偏远丘区农村一样,因为地理原因只能以传统的经济作物为主,杨学礼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辛苦仅能维持温饱。看着别的村靠种植瓜萎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纷纷奔向了小康,作为村组干部的杨学礼坐不住了,他决定带头创业。
有了创业的想法,如何找到个好项目,这让杨学礼犯了难。一直没有好的项目,天天为这事犯愁,头发都要急白了。2009年春天,杨学礼赶场时偶然看到一农户卖樱桃,时间不长,就被一抢而空,这让他眼前一亮,项目就是它了——种樱桃。想到就干是杨学礼的性格。没有技术,他首先向书本请教,接着到镇农技站拜师,感觉还不够就自费到理县、汶川实地学习种植技术。学习期间,他善于请教,敢于吃苦,勤于做事。为了节约开支,有时一个烧饼、一杯开水就是一餐。外出学习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杨学礼却信念坚定。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56岁杨学礼终于“结业”了,怀揣梦想他准备再创业。
富了心里有乡亲
“别看我现在腰杆子硬,底气足,当年创业时真是一分钱憋死英雄汉。”杨学礼说。
原来熟悉了樱桃种植技术,杨学礼这时才想起了购苗子、肥料,资金哪里来?除了这些问题,杨学礼还面对来自家里的压力,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人干过,失败了怎么办?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话都说出去了,现在不干了,作为一村的主任以后怎么有脸在村上走动,杨学礼心有不甘。就在杨学礼最困难的时候,镇两委与镇信用社了解他情况后,积极为他出谋划策,镇信用社为他提供了启动资金。
有了启动资金,杨学礼动员一家人甩开膀子大干了起来。2010年种下树苗,2012年有了小收获,2013年樱桃大规模挂果,产品销往德阳、绵竹等地。由于他种植樱桃一般要早熟七天以上,价格比别人高出10元还供不应求,杨学礼很快成为当地种植樱桃的头名大户。
收益好了,杨学礼没有忘记乡里乡亲,果子成熟采摘他请邻居帮忙,帮忙者每天给150元还包吃。乡亲们说他的樱桃甜心更甜。目前每年纯收入达4万元以上,杨学礼走上了小康路,就连很多外出务工回家的农户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邀大家踏上致富路
自己富裕了,杨学礼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是一名基层干部。杨学礼说,起步时很多人帮助过我,现在我要回报社会。
多年来,在杨学礼的心中一直有块心病,富兴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村里闲置土地多。每每走过这些撂荒地时,杨学礼心中都会百感交集,一定要把这些土地重新利用起来。樱桃种植要扩大面积,正好可以利用这些撂荒土地。
2015年他承包了本村农户闲置土地达38亩,扩大种植樱桃规模,搞合作共赢模式,即土地承包费、苗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全由他支付并提供技术。平常经管又交给农户负责,即在未出效益期间的管理由农户负责,不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套种的其它作物收入归管理农户享受,待挂果出售时利润各一半。这种共赢合作模式,大大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大伙儿非常支持,目前各种承包和反包协议已签好,承包的土地已在整理之中,蓄水池已建好3口,投入资金达25万元。
“创业没有年龄限制,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背靠大树好乘凉,现在有了樱桃这个产业,富兴村的乡亲们有盼头了,我要带领大家在樱桃致富的这条道上继续探索下去。”杨学礼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记者杜晓鹏通讯员宋光明)日前,中江县惠民粮食专业合作社拿到了由中江县农行贷出的150万元现金,合作社负责人范昌健表示,有了这笔钱,从事粮食生产的劲头更足了。惠农粮食专业合作社是目前中江县粮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