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百姓撑起健康保护伞

德阳晚报 2015-02-15 23:12 大字

积极实施免费婚检,努力降低出生缺陷。

>>>数字点击

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01%,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目前中央、省两级财政按照年度计划进行清算,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已足额拨付到位,政策补偿比达到75%;全市完成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335.83万份,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5.10%;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实现100%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目标;实现100%县级公立医院完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目标;实现100%县级公立医院年度补偿落实到位。18家县级公立医院年内累计为群众让利7600余万元;实行自愿免费婚前体检:全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2315对,婚检率75.1%。

>>>百姓心声

患者张浩月:希望新农合异地结算早日全面开通,方便患者异地就医,避免为了报账而两地奔波。

居民谭芳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高科技治疗费用不在报销范围之内,这令许多人感到不解,很多居民希望有更完善的补偿制度,能真正符合现实需求。

>>>民生举措

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沟通协调,通过目标考核、工期倒排、强化宣传、加强督查等手段强力推进了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实施进度,做到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部分项目和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在新农合方面,首先是提高补偿水平,政策补偿比达到75%,实际补偿比达到63%。为了切实减轻患者的负担,开展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2014年1至10月全市共补偿4414人次,1619.63万元。为方便患者报账,开展新农合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从2014年10月份开始,凡在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即时结算,在市内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补偿均按统筹县(市、区)同级别补偿标准进行报账,方便了群众就医。

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一是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严格规范药品使用行为。在推进中,通过制定县级公立医院总控药品目录,明确药品配备使用准则,做到优先选择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含省增补药品目录)和医保甲类药品目录内药品,并严格执行药品集中采购销售政策,杜绝在中标目录以外采购药品。二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不断完善服务收费结构。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方式,对门(急)诊诊查(中医辨证论治)费、住院诊查(中医辨证论治)费、Ⅰ、Ⅱ、Ⅲ护理费进行调整,通过当地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新农合支付范围,确保不增加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三是规范医院管理,积极提高运行效能。重点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的疾病诊疗行为监控,坚决查处不合理用药、用材、检查以及重复检查行为。四是加强政府投入。自2013年10月德阳市实施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以来,全市财政补助资金1782.03万元,已100%到位。

>>>民生故事

新农合让农民得实惠

17.75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2014年中江县会龙镇梨山沟村张浩月就通过新农合报销后得到了这笔能够继续治病的“救命钱”。

2014年张浩月被诊断为:抗NMDA受体脑炎、右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左卵巢囊肿。她先后在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累计共花医药费用23.54万元,出院后,仅门诊药费达到了3.85万元。“如果没有参加新农合,我不可能有后继的资金投入继续进行治疗,我这条命是新农合给的。”张浩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新农合补偿12万元,大病补偿5.75万元,全部费用实际补偿比64.45%,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75.4%。张浩月告诉记者,这些病就是因为家里经济不富裕,小病拖成了大病。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病不敢看”在广大农村并非个案,正是有了新农合,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了根本的保障,有病就要看已经成为农民的共识。

新闻推荐

中江“小农水”成稳粮增收法宝 今年投资4696万元,惠及4.8万余农民

本报讯(记者杜晓鹏)去冬今春以来,中江县“小农水”建设再掀高潮,农民投工投劳积极参与进来,“小农水”工程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打通农业生产毛细血管的“最后一公里”工程。今年,中江继续深入推进“小农...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