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基层的期盼 汇成民智的洪流
参加两会,基层代表委员在想啥说啥干啥——
□本报记者 陈松 刘淼淼
这两天,省政协委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师张勇很忙。他将自己名为《关于中医人才培养的两点意见》的提案复印了几十份,一部分赠给同界别委员,“一定要提提宝贵意见”;一部分揣进兜里,逢记者就散发,“多宣传中医人才培养”。
张勇来自基层。两会期间,不论会上讨论还是会下交流,基层代表、委员话民生、谋发展、谈改革,认真履职,建言献策,用不同的方言说着国事身边事。
他们在关注啥?
1月29日上午,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来自内江市的省政协委员张长安发言时,先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然后举过头顶,“很清冽、甘甜!但在四川省农村一些地方,群众可喝不上这样的安全水。”开场白后,他从农村饮水现状谈起,“霸占”话筒近20分钟,“我建议,将报告中‘全面解决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安全饮水\’修改为‘全面解决各级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作\’。”张长安认为,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必须优先予以保障。
与此同时,省人大代表、芦山县农业局职工高才琼,省人大代表、仟坤集团董事长谢世千也分别就“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安全饮水价格”向大会提交了建议。
两会上,基层代表委员们既畅谈今年四川省改革发展宏观大事,也聚焦老百姓的身边事,为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奔走呼吁。
民生是基层代表、委员谈得最多的话题。省政协委员陈晓帆、陈建业、熊峰分别来自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尽管行业不同,关注的焦点却一致:大气环境污染治理。讨论中,熊峰委员建议政府加大雾霾治理力度,“建议每年向社会公布雾霾治理年度报告。”而陈建业委员认为“雾霾”一词非专业词,“希望政府文件中统一改为灰霾”。
省人大代表、宝兴县硗碛乡人大主席团主席胡德琼在基层干了20多年,见证了硗碛乡公路从机耕道到柏油路的变迁,“交通大变化运走的是山货和贫穷,引来的是观光客和富裕。”在小组审议会上,她大声疾呼,“继续加大通村公路建设”。
同样关注交通的还有省政协委员、达州市科协主席丁长兴。他建议尽快建设成达万高速铁路,“这既可带动区域发展,又可为完成全省经济增长目标作出贡献”。
他们在做些啥?
去年两会,省人大代表、营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同春提交的16个建议中,有好几个被采纳。这次参会,郑同春一下子带来20份建议,《关于建立违章占用高速公路超车道社会有奖举报监督制度的建议》《关于及时启动四川省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立法工作的建议》《关于建立婚姻登记错误信息纠正“绿色通道”的建议》……涉及行政法制、人大工作、社会及公共事务等多个方面,跨度非常大。
省政协委员、省残联副主席丁二中是拄着拐杖来参会的。每次会前,丁二中都会根据残疾人朋友反映的问题,现场进行调研。每年,丁二中要到约40户农村残疾人家中拜访,“不深入家里,看不到真实的情况。”他说。
他们在期盼啥?
“希望省政府在危房改造上给予中江县倾斜!”省人大代表、德阳市工商联副主席陈明雄对中江县农村危房现状十分担忧——汶川特大地震后,中江县4.1万户农村危房得到重建,但仍有危房12.4万户。
省人大代表、罗江县金山镇新塘村党支部书记石秀宏则盼望政府出台政策,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缺乏搬运秸秆的劳动力”“秸秆大多堆放在田埂、路旁,下雨天被冲进沟渠,严重影响雨季排洪和农业灌溉,集中堆放被雨水淋湿后还会引来蚊虫苍蝇,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传播疾病。”去年,新塘村进行了试点,用机械将秸秆打碎后还田沤肥。石秀宏认为,秸秆通过很多途径都可以变废为宝,但只靠一个县、一个市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希望省政府出台政策,给予项目和资金补助,鼓励企业向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投资。
省人大代表、广元利州区上西街道环卫所所长保秀华呼吁提高一线环卫工人工资。她反映,目前广元市城区一线清扫保洁环卫工人月工资标准为1250元,执行的是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工资,劳动收入与辛苦程度不成正比,“用工荒”日渐凸显。“我建议在最低工资基础上上浮20%—30%,并逐年提高环卫工人工资标准。”
正是无数个来自基层的期盼,汇集成省两会广集民智、广纳民言的洪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新闻推荐
昨天我们关注了21位农民工自己记录的“事”。今天我们将视角转向他们旅途中说的“话”。这些看似琐碎的话语,表达着复杂的回乡情感,和农民工对平衡务工与家庭的朦胧思考。通过细致梳理,我们希望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