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旧事难忘 ——写在《德阳日报》创刊30周年之际

德阳日报 2014-09-01 01:26 大字

离开报社10年,却始终忘不掉在那里的日日夜夜。欣逢《德阳日报》创刊30周年,写下几件旧事,以飨读者。

《德阳报》的诞生

1984年,德阳市委决定在建市一周年之际创办《德阳报》,并将此任务下达给了市委宣传部。接到任务后,部务会决定抽调在宣传处工作的我和在文艺处工作的赵大杰同志具体筹办。建市之初,百废待兴。一切从零开始。要在短短3个月内办一张报纸,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没有专业办报人员,没有印刷厂,没有通讯员队伍,宣传部腾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作为报社的编辑部,共有四张办公桌椅,调入报社的人员陆续来后,只能两人用一张办公桌,为了报纸的印刷,我与赵大杰同志先去德阳县印刷厂考察,该厂没有印报能力;我们又去绵竹县印刷厂联系,那里基本能达到印刷条件,因此决定《德阳报》就在那里印。编辑部的同志很少,稿件几乎全靠自己组织,为了使第一张《德阳报》按时创刊,那时,宣传部的领导和干部纷纷拿起笔采写新闻稿件。下县上采访只能乘长途客车,早出晚归,经常是一天吃两顿饭。到农村采访或骑自行车,或走路,白天采访,晚上回办公室写稿。那几个月,我们几个跑遍了德阳所辖各县,稿件组好后,经过筛选,审核,定稿,开始组版。当初刚到报社的同志,大部分都是省内各地的通讯员,对办报的经验不足,谁也没有组过版,好在时任宣传部副部长、报社社长的陈锦林同志曾经在《四川青年报》做过编辑,他熟悉组版,于是他就手把手教我们。我们去东电厂报要了些组版样纸,在陈部长指导下,从画“z”型学起,画了废,废了画,反复练习,终于把第一张《德阳报》的版样组好,送到绵竹县印刷厂排版。那时是字钉排版,拣字工人一个字钉,一个字钉按版样镶嵌在一个木盒里,一张四开小报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排完。报纸排版完成后,我们便赴绵竹校对,报社全体同仁不管是后勤还是编采系统都在,在那里住了两天才校对完毕。1984年9月1日,德阳市第一张公开发行的报纸《德阳报》终于诞生。从内容到版式设计虽然不尽完美,但是,依然是宣传部和报社每个人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打渔船”

建社初期,报社没有一辆交通工具,宣传部领导便从金河磷矿借了一辆即将报废的越野车给报社使用。其车因破旧不堪,四面透风,外形酷似渔船,我们便戏称为“打渔船”。就这一辆车也只能保障总编辑使用。一次他到川报办事,被门卫拦在外死活不让进,他说他是德阳报社总编,门卫不信,总编辑会坐如此破烂的车?后来还是川报的同志出来解了围。一次我随总编辑到什邡采访,在过石亭江时,车突然熄火,我与总编只好下车,在乱石上推车,足足推了半个小时,好在当地农民朋友帮忙才把“打渔船”推燃。事后,老总说,“打渔船”还是好,比走路强,又通风,不需要空调了。在创办报社初期,“打渔船”以它四处“伤痛”的身躯为我们采访、拉货、载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七下仓山

1990年3月12日,时任市委书记的李永寿同志到中江县仓山区调研。当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沈杰总编通知我立即前往中江跟随书记采访,当时长途客车已停运,我只好搭乘宣传部的车经罗江到中江,到达中江已是晚上9点。找个旅店住下后,第二天一大早我又乘中江到仓山的长途客车到仓山区,到达时已是中午11点,原以为书记在那里最多一天左右时间,谁知他的秘书告诉我,书记要在那里调研半个月。因为走时只带了采访本和相机,洗漱用品只好在当地购买。十多天时间里,我随书记跑遍了仓山区的每个乡和村,又要拍照又要做采访笔记,忙得我不可开交。晚上书记还要开总结会,安排第二天的调研工作,结束后已是晚上10点。回到住宿地,我才开始整理当天的采访笔记直到12点以后。时值夏季,蚊虫叮咬,很难入眠。回到德阳,马不停蹄开始写稿,盛夏酷暑,汗流浃背,整整花了一个晚上写出了《调查是决策的先导》新闻通讯,被登在川报头版。从那以后,李永寿同志9下仓山,我跟随去了7次,每一次都收获不小,每一次都得到了人生磨炼。后来永寿书记调离德阳时,我将他7次下仓山调研我为他拍摄的新闻照片成集赠予他,他说:非常珍贵,我会永远记住德阳,记住仓山……(作者系德阳市委副秘书长)

新闻推荐

“新书节”为留守学生捐新书

(记者叶书英)一本课外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改变人生的终点……9月15日下午,“四川志愿·携手圆梦”新书节捐赠仪式在中江县永太镇中心学校双凤分校举行,20名留守学生代表接过新书。“热心捐赠书...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