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了更“深入” 一心为了到“现场” ——与三位同事难忘的采访
编者按:
30年,我们笔和镜头记录德阳,我们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历史。《德阳日报》创刊30年来,一代代新闻人砥砺奋进,用新闻传递力量。本报今日起推出《德阳日报》创刊30周年特别报道——《难忘的经历 深刻的记忆》,德阳日报社老、中、青三代记者讲述难忘的采访经历和新闻故事,展示党报工作者的形象。
本报记者 樊 华
30年,足以让人忘掉太多的事情,但在记忆深处,总有一些经历让人再过30年也难以忘怀。
为深入采访错过末班车 搭摩托从集凤“颠”回德阳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天,得到中江县集凤镇发生一起贪腐案件的线索,我与时任本报记者、现任市委副秘书长万成炼乘公共客车前往采访。半下午后,镇上同志介绍的案情已可基本成稿,但为使报道更有深度,我们又继续深入采访了几位知情者,这就错过了客车末班车收车时间。报社第二天上班要开重要会议,当天回社显然赶不上开会,于是我们只好到处找车,最后在几乎绝望时,派出所伸出援手,派出他们一辆牌子低端、年龄苍老的办案用摩托车送我们返回。我们提心吊胆地坐上了老龄摩托车,驾车的民警虽然尽力趋利避害,怎奈年久失修的山区公路起伏太大,我们时而被颠得身体快要飞离摩托,时而猛烈地随车坠入深坑,屁股疼得夹火发烧,满口随风而来的泥沙更是逼人逆来顺受,加上老摩托几次熄火,一路折腾,30多公里老路居然花了3个来小时,在我们坐得浑身快要散架,头发、眉毛、鼻孔扑满尘土,整个快成泥土人的时候,好歹终于平安回到了德阳。这次采访,为多了解些情况而错过班车,两人搭一辆旧摩托,颠簸几十里路回德阳吃尽了苦头,确实令人终身难忘。
为深挖矮人新闻误了点 住鸡毛店喂蚊子话民生
与已故资深记者邓天文的一次采访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个秋天的下午,同行的还有当时的市电台记者王道武。我们听说广汉松林乡有一批身高均在1.3米左右,最矮的只1.1米多的矮人群体。这一令人揪心的信息促使我们很快赶到了矮人们所在的村、组深入采访,得知他们大都骨节变大,十来岁发病,几年后不能行走。有的一家几人患上这一怪病,不仅丧失劳动力,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这一现象在当地引起很大恐慌,家里没人患这怪病的也担心今后下一代会碰上。我们决心大力宣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帮助当地人摆脱病魔的祸害。采访完毕,已是傍晚时分,那时已没有公交车可乘,镇上想办法也没找到公务便车,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在夜色中步行了好几公里路,赶到连山镇一家供销社开办的大排档旅馆住下。时值深秋,老蚊子们对少有来访的三个城里人毫不客气地大咬出口,弄得我们“今夜无眠”,三人只好摆起了龙门阵,话题依然是矮人社,依然是要尽力帮助他们改变命运。这次难忘的采访得到了厚报:我们实地采访写成的生动报道在本报刊出后,被《中国农民日报》、《四川日报》等全国省以上数家媒体纷纷转载,矮人的命运引起了政府和医学界高度关注。后来,矮人社得以异地迁建,矮人们在政府关怀下喜迁新居,阻断了发病的地理成因,过上了正常生活,我们三人又重返矮人社新址,写出了矮人社农民喜迁新居的后续报道,歌颂党委、政府和优越的社会制度。浸透党报记者深情关注民生心血的这次报道,喜获了当年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
为身临山上看“四川”二字 推车前行爬高山终如愿
与第三位记者的采访在1992年夏天。报社开展与德阳接壤的周边地区的大型采访活动,我和时任本报记者、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新闻系主任的钟克勋来到离德阳有百多公里之遥的中江县普兴乡采访,此地太过偏远,当时连本市绝大多数资深记者也从没去过。我们听说普兴与外市接壤的地方,天气晴朗时站在山上一定的位置,可较为清楚地看见由几座山脉组成的“四川”二字图案。乡上的同志好心地泼冷水说,从乡上出发,经烂泥路到达山下也十分艰难,并且上山还要走好几里羊肠小路,你们找当地见过景观的人采访一下,同样可以报道嘛。但我与老钟认为,这件事属奇闻范畴,若非亲眼所见,不能道听途说进行报道,以免误导读者。于是,我们在一名乡干部带领下,坐车、推车、再坐车,累得满头大汗才到了山下,然后翻山越岭,有的地方手脚并用,双手抓紧路边的树木才能前进,终于在浑身被汗水湿透,腰酸腿胀得几乎迈不开步的时候,到达了理想的位置,亲眼目睹了山脉组成“四川”二字的壮美奇观。回到报社,我们迅速写成《中江普兴奇景:山脉组成“四川”二字》,在《德阳日报》发表后,很快被《四川日报》、《中国农民日报》、四川广播电台等好几家省级以上媒体采用,随后还被《文摘周报》等选刊,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光阴似箭。与我一道采访的3位记者,一位已不幸永远离开了我们,一位调到市委走上了县级领导岗位,一位则当上了大学教授、还成了新闻学科的领导,而我自己,也在几年前评上了正高职称。时代不同了,年轻的记者们要想事业有成,不一定非要去住喂蚊子的鸡毛店,也不一定要去冒安全风险搭破旧摩托车采访,甚至如今到普兴看山脉组成的“四川”二字,还有可能坐民航小飞机去航拍哩,但几位记者当年那种再苦再累也要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精神,是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一茬一茬不断传承和努力践行的。
新闻推荐
绵竹市动员农户在田边地角种满种尽,以每块田的两方田埂种植玉米计算,这些田埂玉米可每亩增收干玉米12-13公斤,每亩田埂玉米为农户增收30元左右。图为绵竹市富新镇永中村3组村民刘传泽一家对收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