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留守娃家里来了“四同”大学生志愿者

德阳晚报 2014-07-25 23:15 大字

一块贴满志愿者参与关爱留守学生照片的幕布挂在“留守学生之家”的教室里。

志愿者们耐心辅导孩子做作业。

住在郑兴瑞家里的夏宽和彭凡,除要辅导兄弟俩的作业外,还与孩子们一起做饭、洗衣。

孩子们每天都聚集在“留守学生之家”,学习、娱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眼看哥哥、姐姐们就要走了,孩子们有太多的不舍。

志愿者们与孩子们欢乐地玩“谁是木头人”游戏。

文/本报记者 杜晓鹏 张洲旭

图/本报记者 文潇

“大哥”郑兴鸿熟练地刷起了锅,“二哥”郑兴睿麻利地往灶里加起了柴,三下五除二,锅里的油烧滚了,郑兴鸿顺手接过志愿者夏宽递来的切好的菜和肉倒入锅中,铲子上下翻飞,不一会,一份青椒肉丝就摆上了桌,引来夏宽和另一名志愿者的鼓掌表扬。

家里来了特殊客人

被称为“大哥”和“二哥”的郑兴鸿和郑兴睿其实还是儿童。作为亲兄弟,哥俩一个七岁,一个六岁,与同龄孩子不同的是,在本该受到父母百般呵护的时候,因为是留守儿童,他们早早就学会了煮饭烧菜等家务活。

称呼哥俩“大哥”、“二哥”的志愿者夏宽,却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大哥哥。今年21岁的他是成都高等纺织学校信息学院在读的大一学生。夏宽为何出现在中江县通济镇仁和村郑兴鸿哥俩家里?这还得从一个多月前说起。

今年6月,应中江县“爱+1”公益社团的邀请,夏宽与其他19名学生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亲情陪护暑期志愿者活动。在通济镇,夏宽与同学们除了一对一、一对三、一对多辅导通济镇90多名留守儿童作业外,还要入住到陪护孩子的家中,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游戏、同劳动。

“与以往志愿服务方式不一样的是,过去志愿服务时间短,且以辅导学习为主,这次专门安排了 ‘四同\’环节,志愿者与孩子实现了零距离沟通。”负责组织此次活动的中江县“爱+1”公益社团的志愿者吕韵妍说。

艰苦条件下的坚守

虽然行前对到农村生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真正住进农家后,很多情况还是远远超出了夏宽的估计。

志愿者是免费在农家吃住的,夏宽和另一位同学也就与主人家一同进餐。郑兴鸿家经济收入一般,加上老年人吃得比较清淡,天天稀饭馒头,让夏宽这个城里人吃得真的发了吐。另一个难题是洗澡。郑兴鸿家没有专门的卫生间,夏宽只有等到天黑透了打上一桶水,跑到田埂上去冲凉。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蚊子。农村的蚊子多且叮人也特别凶,以往一年也用不完一瓶驱蚊水,在这里很快就用完了。“都买了两瓶了!”夏宽说。

家住中江县继光镇的周雪晴是夏宽的同学,尽管一直在农村生活,但周雪晴也多少对在这的生活有点不适应。从陪护孩子家到上课的仁和村吕氏祠堂要步行20多分钟,周雪晴就曾遇到过上学路上因为下雨,为了把陷入泥中的鞋子拔出来而把鞋子拔烂的情况。

这么艰苦,想过放弃吗?面对这个问题,夏宽与周雪晴都摆手说:“没有!虽然生活苦点,但孩子们需要我们。”

亲情陪护打开孩子心灵窗户

采访中,郑兴鸿与郑兴睿始终用手牢牢地抓住夏宽的胳膊,仿佛怕他跑了一般。夏宽无奈地说,现在兄弟俩就像不干胶一样粘着他,而在一个多星期前并不是这样。

初次见面时郑兴鸿与郑兴睿显得很警觉,如果去拉他们的手,都会飞快地跑开。改变是在一次次游戏中慢慢完成的。“其实留守儿童的内心很渴望关爱,但本能让他们拒绝陌生人的关爱。当他感受到你的真诚时,孩子们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怀,把你当成亲人一样信任。”夏宽说。

有一双乌黑漂亮的大眼睛的何心琳让人印象深刻。采访时,她会不时扑到志愿者黄丽的身上撒娇,还会用一双大眼睛观察着我们。

“我曾经怀疑她有轻度自闭症,总是一个人安静地独自玩耍。”一盒果冻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在黄丽食物“诱惑”下,何心琳慢慢与黄丽有了交流,得知她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直与姑姑住一起,黄丽有意识地引导何心琳与人打招呼。“喊叔叔”,黄丽指着记者。犹豫片刻后,何心琳大声喊了声“叔叔”。“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黄丽说。

站在祠堂外等着孙子吕欢和吕子涵放学的奶奶说到孙子的变化时说,两个“敞羊”终于有了关得住的笼笼了,耍心少了,晓得喊人和做作业了,真要感谢这些志愿者啊!

新闻推荐

用心服务纳税人

顾国春正在为纳税人查询相关资料。来到中江县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穿着蓝色工作服、肩扛税徽的税务工作者们映入眼帘,在这个繁忙的政务服务大厅里,工作者们脸上的微笑和亲切的话语让人如沐春风,正被几个...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