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 梦 ——刘春香和她的留守儿童艺术团
当华灯初上之时,喧嚣的中江县城渐渐平静下来,在县城的一隅,春香艺术中心内灯火通明。再过几天就是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汇报演出的日子,练功房内孩子们正在刻苦排练。
在排练的间隙,孩子们会围在刘春香的身边说说话,有时甚至撒撒娇。“刘妈,抱抱我啊!”刘春香会给孩子一个充满母爱的拥抱。孩子们都亲切地将刘春香称为“刘妈”。望着孩子们满足的笑脸,刘春香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要将每个爱跳舞的孩子都送上梦想的舞台。
在艺术团的节目单中,一个叫《圆梦》的舞蹈是必演的,这也是刘春香最为得意的作品。舞蹈描述了渴望跳舞的贫困孩子梦想有一双舞蹈鞋并最终圆梦的故事。舞蹈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一件发生在春香艺术中心真实的事情。
小敏(化名)是一个在艺术中心学习舞蹈的小女孩,她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爷爷奶奶觉得再为小敏跳舞花费儿子辛苦挣来了打工钱不划算于是拒绝为小敏交纳学费。新学期开学了,小敏只能一个人孤独地趴在艺术中心的窗台上看别的孩子跳舞。最后,小敏忍不住走进教室怯声地对刘春香说:“刘老师,我想跳舞可是我没有钱交学费,我还能不能在这里学跳舞?”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刘春香二话没说:“没钱你也可以来跳!”这一刻孩子破涕为笑,快乐重新回到了脸上。
发生在小敏身上的事情,让刘春香开始关注中心的留守儿童。让她没想到的是,就在中心竟然有193名留守儿童。刘春香说,这其中有50名家长在她记忆中就从来没出现过。“有些孩子4岁就跟我学跳舞了,如今他们大多已经14岁了,10年了这些家长一次都没出现过。”刘春香说。
不久发生在优秀学员刘睿琦身上的事情让刘春香坐不住了,她要为留守儿童做些事情。在刘春香的印象中,刘睿琦是一个天分极高的孩子,一直以来刘春香对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孩子有时心事重重,快乐不起来。
2012年11月的一天,刘春香收到了中央电视台《音乐快递》节目组的邀请,前往北京录制节目。为了节约费用,刘春香一个人带着刘睿琦等20多个孩子前往北京。在候场的时候,刘春香一个人忙里忙外为孩子们化妆、换衣。与别的组有的孩子家长亲自陪同,忙里忙外照顾孩子,刘春香和孩子们显得形影孤单,这引起了节目组导演的注意。交谈中,刘春香告诉导演,这次来表演的孩子中很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她希望通过这次表演让孩子们树立信心。
演出非常成功,在场的记者得知孩子们的情况后,纷纷上前采访,没想到采访时刘睿琦很不配合,最后干脆拒绝承认自己是留守儿童。这让刘春香非常恼火,她对刘睿琦吼道:“你怕什么呢?你比谁差吗?”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对孩子发火。“后来我非常后悔,孩子没有错,我要努力打开孩子心扉,让他们快乐的舞蹈。”刘春香说。
2013年中江县发起了“为留守儿童托起明天的太阳”圆梦活动。在征集孩子们梦想时,7岁半的李涵铃写道:“我的愿望是学好舞蹈,我想上春晚!”周小舟写道:“舞蹈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离开了它我就觉得生命没意义。”还有孩子更是直截了当地写道:“我爱跳舞,我想跳舞。”为什么不给这些孩子们一次机会呢?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刘春香的脑海里形成,为孩子提供圆梦的平台,成立一个专门面向留守儿童的艺术团体,于是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应运而生。
经过紧张的筹备,2013年8月,在中江县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正式注册成立。只要是留守儿童热爱舞蹈音乐都可以加入,没有门槛。在这里,孩子们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不管你的父母从事什么职业,共同享受舞蹈所带来的快乐。艺术团的成立让刘春香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变化,很多孩子还是第一次走上舞台,面对灯光、观众,孩子们会胆怯,这时刘春香没有责怪而是鼓励与关爱。渐渐地孩子们敢于开口了,敢于表现了,天性在表演中得到了释放,自信逐渐回来了。交谈中,刘睿琦不再忌讳自己留守儿童的身份,她自信地承认:“我是一名留守儿童,是舞蹈给了我力量。跟刘妈在一起就像跟妈妈在一起,感谢刘妈,我爱你。”
还在初创阶段,刘春香就在谋划艺术团的首个节目,《圆梦》应运而生。让身边人演身边的事,既真实又能引发共鸣。成立短短4个多月来,刘春香带着孩子们就斩获数个大奖。2013年8月9日,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舞蹈《圆梦》参加全国明日之星舞蹈大赛荣获金奖;2013年11月23日,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舞蹈《圆梦》参加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主办第七届星光灿烂舞蹈展演;舞蹈《圆梦》入围CCTV第七届大赛复赛,并由四川省舞蹈家协会推荐参加四川省少儿春晚、中央电视台网络春节晚会的录制。
本报记者 杜晓鹏
新闻推荐
(记者肖盛雄)1月13日下午,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梁晓军前往“双联双帮”联系村中江县集凤镇双桥村慰问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了大米、食用油、被子、腊肉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在双桥村委会,梁晓军集中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