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改革洞开新城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四川探索

四川日报 2013-12-09 14:42 大字

□本报记者 胡敏 梁现瑞 许静 曾小清

2013年11月30日,成都梁家巷。“笃,笃,笃……”持续的机器轰鸣从打围的工地传出。当天,包括一条7.7公里的双层干线在内的3条全新交通干线同步开工,将重塑这座城市的北部轮廓。

这一迄今为止成都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北改”,计划投资3300亿元、涉及195平方公里城区,将视线直接对准曾经以“乱”闻名的成都北部城区,通过基础设施、旧城改造、产业升级、生态建设,最终将呈现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多元化的城市生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四态合一”的宜商、宜业、宜居新城北。

这是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片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今年前9月,全省启动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25万户;明年,“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即将启动,10万套公共租赁住房、40万套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已纳入决策视线。

即将过去的一年,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为指引,四川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城镇化推进策略,一张四大城市群竞相隆起、成百上千个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区域发展新“版图”雏形初现。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场,深化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系列改革在四川由破冰而纵深推进,城镇化已成为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走具有四川特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的实践,正由内至外地改写着蜀中大地,并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探索。

为谁建?谁来建?在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挺立着一个大写的“人”字

“儿大不同床,女大不同房。”一年前,这个留存在中国人内心的千年传统,对吴守东而言,依旧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42岁的吴守东是德阳市中江县回龙镇人,10多年前,他带着女儿来到德阳市区,以打工为生。微薄的收入无法支撑起安居的梦想。10多年来,一家人只能长期租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就是全部。

改变肇始于今年。春节后,德阳市5000多套公共租赁住房陆续竣工,政策明确,其中30%向农民工定向投放。吴守东成功申请到一套两室一厅、近5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房租只有280元,不到市场价的一半。

吴守东的改变有宏观背景。在去年12月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城带乡,使四川城镇化进程更加协调、更有质量。今年初,四川省政府下令:今年,拿出公租房的30%供给农民工,总量3万套,租金为市场价一半。截至11月底,原计划的3万套公租房已经兑现2.9万套,全年总量预计将超过3.2万套。

更高比例,更低租金,作为全国首个启动“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的省份,让外来务工人员居者有其屋仅仅是一小步。今年5月15日,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3年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面世。

当中,一个细节被与会者反复咀嚼,作为四川首个就推进新型城镇化出台的实施方案,方案通篇竟然没有提及城镇化率的提升指标,相反,六项工作和五项改革几乎全部围绕“人”来展开:

为了人,做强产业促进就业,年内新增150万个就业岗位;

为了人,启动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将可分配房源30%的定点投向农民工;

为了人,启动大规模旧城危房和棚户区改造;

为了人,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舒缓旧城压力,改善生活质量;

为了人,实施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与城镇人口缴费同标准,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实现全省168个公共图书馆、204个文化馆和4000多个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过于聚焦城镇的扩张、忽略人的城镇化这一本质追求的问题,而作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追兵”,四川博采众长、扬长补短,实现创新突破:贯穿于改进城市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居民生活等一揽子城镇化建设内容,身居其间的个体——人能否成为最大受益者,成为衡量一切城镇化推进成果的核心指标。

于农民工如此,于早已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更是如此。

曹家巷,这个地处成都北城的老旧城院,注定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于“北改”而言,曹家巷是块曾经啃了十年也没有啃动的“硬骨头”。然而这一次,曹家巷的3000多户居民,对于改不改、怎么改,有了绝对的发言权。

“曹家巷的居民自治改造拆迁模式是一个尝试,它创造了奇迹。”在持续近一年的蹲点调查后,央视在报道中如此评价。

坚持扩增量与调存量并举,旧城改造与新区拓展兼备。截至10月底,四川今年已启动25万户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其中超过12万户安置住房开工,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改造任务。“吴守东”和“曹家巷人”的生活,正因此而改变。

哪里建?怎么建?一个“有质量的城镇化进程”正在蜀中大地上次第展开

今年,攀枝花红格镇金河村果农宋金荣参加了镇上举办的服务礼仪培训。“红格被纳入全省100个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要搞‘阳光、温泉、运动、休闲\’的低碳休闲旅游小镇了。”果农宋金荣,在城市转型升级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

这场商机,来源于“具有四川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的开启。什么是“四川特点”?2013年8月16日,四川高规格举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现场会上,省委书记王东明亲自点题:“五个坚持、五个注重”,“三个转变”。

“五个坚持、五个注重”: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坚持集约高效、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坚持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坚持统筹城乡、更加注重“四化”同步;坚持制度创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

“三个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由粗放增长向集约高效发展转变,由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变。

“五个坚持、五个注重”是认识指南,“三个转变”是行动纲领。其目的,是着力增强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体现于科学发展观的四川实践。

红格镇,第一次拥有了省住建厅为其“量身打造”的《红格镇总体规划》——2013年,四川启动“百镇建设试点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以县为单位科学编制全域规划,通过分类指导,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与此同时,四川四大城市群规划编制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年内完成,以解决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性与综合性问题,合理组织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城市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四川的每一座城市,都在“四川特点”的城镇化路径中找到位置。“新型”,体现于统筹发展理念的始终强化。

在四川,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被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步加以考量。省住建厅提供的数字显示,四川城市城区人均拥有面积仅为60-70平方米,远远低于国际通行的100平方米标准。为此,在适当控制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建立城市开发增长边界、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的基础上,四川提出做大一批区域中心城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新区。

但是,新区建设不是城市的盲目扩张,而是把“宜居”放在首位,“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个数字可以作证:今年,四川计划投资880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窄路幅高密度”的设计理念,优化城市道路网络;针对城市内涝灾害的问题,启动排水设施普查和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严格实行雨污分流——“重‘面子\’更重‘里子\’”,这是媒体对于四川城镇化建设的直观评述。

“新型”,体现于产城一体的融合发展。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层层递进 “走解办惠”群众受益

去年11月省委开展“走基层”活动,干部深入一线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核心提要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要以...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