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用 好用 实用 管用

德阳日报 2013-09-04 02:26 大字

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小洋楼,一条条依村延伸的水泥路,一片片沿山而植的果树林,一垄垄郁郁葱葱的蔬菜园宛如一幅丹青水墨的秀丽画卷跃然新生,这就是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中的中江县仓山镇响滩村。这个由14个社,682户村民组成的村落,从以前的落后、闭塞蜕变成如今的美丽新农村,根本原因是村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非常高,科学种田在村民的心中已经形成了共识,在这背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可谓功不可没。响滩村养鸡大户邓龙华说,他从2007年开始规模养鸡,年存栏鸡上万只。过去依靠传统养殖方法,鸡病防疫很不规范,病鸡、死鸡现象时有发生。自从2008年远程教育落户响滩村后,他从中学到了很多养鸡方面的知识,大大搞高了鸡的存活率。要想致富看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共识。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新形势下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有利于健全让农村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走进了响滩村。由最开始的党员带头收看,慢慢地感染着响滩村的父老乡亲。

村党支部书记隆道学说:“我们在2008年远程教育项目实施后,刚开始时,因为群众对这个还不是很了解,来看的人还比较少,我们就通过党员率先收看来推广。”

响滩村两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节目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的特点,不断适应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文化体育、政治理论、农村卫生、新农村建设、科普知识等,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邓龙华说,大家看了后都觉得这个很好很有用。响滩村这个地方信息比较闭塞,但是有了远程教育以后我就可以了解一些知识、技术,甚至是供求信息,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非常有帮助,所以大家都爱看。

自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响滩村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们每隔十天便会聚在村办公室的放映室里收看远程教育节目。村两委也根据村民的各种需求播放大家值得学习、借鉴的影像资料。就在这短短的几年里,村民们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学到了技术、增长了见识,改变了生活。

隆道学说:“年轻党员看了以后就向大家讲解远程教育的好处,我们有不少的群众也就主动的来收看了。”

邓洪谢是响滩村一名普通的农民,没事就爱琢磨。提起当初自己在远程教育学知识的情景时,邓洪谢激动不已。他说:“没想到,网上的知识真好,……什么都有!”2008年村里的远程教育站建成不久,邓洪谢便抱着瞧一瞧的心态去看了看。这一看可不要紧,玉米地里套种灵芝技术让他心动了。观看完节目后,他又到村里的农家书屋找来了食用菌特种养殖的书籍仔细研究。

邓洪谢说,我们祖祖辈辈只知道种玉米小麦,还没想到在玉米空隙之间还可以发大财,灵芝种在玉米地里,它既不影响玉米生长,相反玉米长势还好一些。而同样的一亩地,却额外收获一亩灵芝。一亩地光是灵芝就能够收入1万多元。

响滩村的村民在接触远程教育之前,种田凭经验,普遍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消息闭塞、信息不畅通,辛勤劳作一年,种地不挣钱、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村远程教育站建成后,村两委以远程教育为平台,积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远程教育节目为党员、群众讲解农村实用技术、农业科技和市场经济等知识,增强了大家的致富能力。

现在,响滩村的村民来远教站学习的越来越多。村民们通过远程教育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但“富民”并不是远教站的唯一特点,新农村呼唤新文化。在响滩村远程教育还开设了“学习站”、“亲情站”、“娱乐站”,定期播放一些村民喜欢看的小品、电影、川剧等,大大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在满足了村民们的文化需求同时,引导村民们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了一个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 “支部+远教”的成功模式,为响滩村新农村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本报记者 杜晓鹏

新闻推荐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中江集凤中心卫生院

(记者张进才)9月7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中江县集凤中心卫生院帮扶协议签订,标志着两院正式建立帮扶关系。此次对口帮扶,是贯彻落实卫生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省城市医院对...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