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沃土绽奇葩——市中区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增强发展软实力

内江日报 2013-08-07 04:54 大字

千年汉安文化源远流长:国画大师晏济元的诞生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水寺和翔龙山摩崖造像群……近年来,市中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历史文化,创新旅游文化,繁荣群众文化,一幅幅文化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李乐 文/图

本土文化绽放活力

说起市中区本土文化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提到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汉安文化。

市中区治所设置有根有源,连绵不断。殷商以前,内江是以蜀族为主的氏族部落活动之地,殷商之际到战国时期为奴隶制蜀国的东部边境地区。秦灭巴、蜀古国,统一华夏之后,直到汉初相沿为蜀郡之地。汉武帝建元六年置资中县,为资中县辖。自此之前,内江并无建置。自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分资中县置汉安戍,初属犍为郡,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改属新置江阳郡。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因僚族入境,发生战乱,县地荒废,治所被迫迁至今泸州纳溪境内,成为侨县。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在东汉设的汉安县故境重设汉安戍,同年改名中江县。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因避父讳,改中江为内江,此名沿用至今。

可见,内江的名称及置辖,虽经历了若干历史变化,除东晋时治所侨迁外,治所都在市中区。由此,内江文化自汉安建置以来,就植根于这片土地。

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科学规划整合盘活。

随着市中区城南新区建设大幕拉开,如何进一步挖掘乐贤半岛地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增强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助推城南新区建设,成为了市中区文化建设中一项重点工作。

今年3月,由区政协、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新局、区文管所、区文化馆相关人员组成的城南新区文化调研课题组,经20余天的现场调查和查阅,最终形成了20余万字的史料,一批“沉睡”中的历史文化遗存被“唤醒”:巴、蜀古驿道进入蜀国东南门户的“蓉城第一关”,曾家大院(南丰世家大院)、肖家大院,朱家祠堂、邓家祠堂,黎家糖坊、徐家湾糖坊,半边寺、百海寺、飞来寺、金龙寺、观音堂,观音岩(明代)摩崖造像、半边寺(明代)摩崖造像,高坎子汉代崖墓群、清代地方望族柏林冲墓、东汉崖墓群……

“深挖文化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文化先行。如今,乐贤半岛地域文化已逐渐成为汉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市中区的名片、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

文艺精品花香四溢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十八大”精神,市中区培养壮大人才队伍,加快文化发展步伐,努力建设文化中区,文化工作成效明显,文艺精品层出不穷。

7月3日,市中区临江小区广场上歌声嘹亮,由市中区委“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梦·唱响中区”歌会在这里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全区各镇乡、街道的16名选手用一首首赞美祖国、激荡青春的歌曲,表达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时刻准备着的坚定信念。除了歌会,现场还展示了约150幅书画作品,举行了市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图片展。

据悉,本次活动是市中区开展的“四季舞台”活动的一部分,共包括“春韵之美”、“魅夏之舞”、“秋韵之声”、“冬耀之星”等四季活动。今年上半年,市中区共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1余场,逐步形成“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戏看、季季有讲座、年年有品牌”的群众文化活动态势。

文艺创作关键在人,文化传承关键在人,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为推进全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市中区区委、区政府在着力保护文化资源,开发文化资源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保持文化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以激活用人机制为突破口,实行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不断优化和培育文化专业队伍。

今年,市中区着力于整合区内现有的群众文化艺术队伍,并开始组建市中区群众文化艺术团,该艺术团下设6支艺术团队:川剧队、京剧队、社区舞蹈队、青年舞蹈队、器乐队、少儿艺术队,初步形成了独有的群众文化特色品牌。

目前,群众文化艺术团成立方案已基本完成,群众文化艺术团章程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艺术团的注册工作也已完成,同时,在区文化馆设立了群众文化艺术团办公室(内设各分团办公室),作为群众文化艺术团训练及开展活动的场所,充分调动起了文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作积极性。

浓厚的文化土壤激发了文化工作者自觉干好文化工作的热情,让市中区文艺创作步入盛产期。

2月,创编舞蹈《正月里来闹新春》参加内江市迎春团拜会;

3月,参加市“文化四季风·多彩甜城”第二届社区文艺展演,舞蹈《祝福》获得了二等奖;

5月,参加市“文化四季风·多彩甜城”广场舞蹈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6月,编排大型舞蹈节目《锦绣中华》参加“2013中国·内江第四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

7月,围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新编舞蹈节目《追寻》参加内江市“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文艺演出; 

……

市中区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明显。

7月7日,第二届内江永安葡萄采摘大会暨“画仙故里·尚腾新村”开村庆典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城乡居民参观旅游。

据悉,这是内江市首个正式开村迎客的新农村综合体。摘葡萄、赏荷景、观书画、游画乡,前来观光的游客们可以乘坐观光车一览新村的整体风貌、徒步观赏当地的自然风光。众多游客来到葡萄园亲自采摘葡萄,体验新农村的风土人情。

“尚腾新村”新农村综合体位于市中区永安镇,是一代“画仙”晏济元的故乡,是该区依托永安农业园区优势打造的首个新农村综合体,将成为引领产村相融发展的新方向,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途径,文旅结合促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2012年至今,“尚腾新村”已接待近10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实现旅游收入500余万元,成为市中区文化旅游休闲新亮点。

近年来,市中区通过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理顺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市场发展活力,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

此外,市中区还大力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文化企业,现已形成规模不等、形式各异的文化生产、经营、服务单位230家,从业人员达2500余人。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地域之魂。有着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和交相辉映的山水文化的市中区正在向文化名城迈进,为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翔龙山摩崖造像群

2、第二届兰亭书画艺术节活动现场

3、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文艺汇演

新闻推荐

发展花椒产业助民增收致富

本报讯(记者卜兵)昨日,记者在高坪区会龙镇采访时看到,在老场垭村和半边山村的山坡上,成片的花椒树郁郁葱葱,枝头上挂着米粒般大小的花椒。放眼望去,花椒林染绿山岭,甚是壮观。据悉,高坪区打造的会龙镇精品...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