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本台账把群众事写进干部心

四川日报 2013-08-20 15:41 大字

□安微 本报记者 周前进 严芳

德阳市中江县凯江镇玄武社区民生台账上记录着这样一条信息:6月27日玄武南路21号居民徐万荣反映,门前小巷道路坑洼不平,下雨时全是稀泥,60多名居民出行不便,请居委会协调解决。

社区干部将情况记入台账,两次在徐万荣家召集该巷住户商议。最后居民自愿筹资28000元,仅用4天时间,将84米长、2.5米宽的小巷和112平方米的坝子全打成水泥路面。

万名干部下基层搜集民情,建起民生、困难群众和稳定工作“三本台账”,把群众大小困难写进“账本”,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德阳市全面开展“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主题活动,采取“自下而上收集信息、分层分级办理处置、自上而下反馈结果”的工作模式,将基层纷繁复杂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让基层干部找到了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具体方法,实现了“台账”信息从群众中来,方法由群众产生,效果由群众评判。

三本台账 让民情一目了然

8月11日,走进玄武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晓华的办公室,桌子上摆着三本厚厚的“民生台账”、“困难群众台账”和“社会稳定台账”。分门别类登记了866件村民们的“烦心事”:小到有村民的土地缺水,大到修路引水架桥……同时详细记载了工作措施、处理结果和当事人反馈意见等。

“工作得心应手,多亏了这三本‘台账\’。”李晓华说,“工作进展如何,翻翻‘台账\’一目了然,干部之间、干群之间还能互相督促,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

“台账”的产生,源于2012年春节后中江县开展的一次“大调研”。县里主要领导深入到部门、乡镇、村(社区)一线,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这次调研,共收集到可归纳为民生、困难群众、稳定三大类的234个具体问题。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江县委、县政府发现,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因为基础不好、资金缺乏、发展不足、工作不力等原因所致,但究其实质,是部门责任划分不清,干部作风不实,是基层组织工作方法老套。

在中江县委书记刘应刚看来,群众满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对推动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找到一个符合实际、高效实用的工作方法和载体。经过“顶层设计”,以《民生台账》、《困难群众台账》和《稳定工作台账》为表现形式的中江县“台账工作法”产生。

今年这一方法在德阳全市推广。

1.4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访民情

问题产生,谁去收集?如何处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覆盖全市所有部门和所有群体的收集、解决机制。只有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老百姓反映问题的渠道才真正畅通,才能得到妥善解决。”德阳市委书记李向志说。

德阳市要求,全市1.4万名干部走出机关,进村、进社区,进困难企业,进困难家庭,与群众结对子、交朋友,收集民情,发现问题;让村干部全部实行坐班制,保证村民有事可以找到人。同时还形成了专门的工作手册,把“台账工作法”从程序上分为如实“建账”、及时“议账”、限时“结账”和公开“晒账”四步,对“谁来负责”、“何时结账”做出严格规定,用制度保障工作及时落到实处。

15岁的陈东蓉是中江县东北镇响水村人,身患白血病,家境贫寒无法支付30多万元的高额医疗费用。一次,中江县东北镇党委书记唐烈来到陈东蓉家了解情况,把困难记入台账,镇村干部通过媒体、县红十字会、县卫生局等渠道筹到9万余元。“我们还准备中秋节办一台慈善晚会,现有8家企业主动认捐,初步统计会有8万元左右,加上之前的9万,够她住院治疗费了。”

(下转07版)

新闻推荐

德阳“三下乡”活动村民得实惠

本报讯(记者严芳文/图)11月20日,由德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举办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来到中江县富兴镇柳林沟村。1000份卫生宣传资料,1000份农业科普资料,现场义诊、义检,种植、养殖现场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