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江中学现象”—— “薄田”再度演绎“高产”奇迹

德阳日报 2013-07-01 02:41 大字

探寻状元之校——中江中学系列报道①

邹红军 本报记者 张进才

“今年德阳文科状元花落中江!”6月22日,高考分数刚一出笼,许多教师、家长及学生便奔走相告这一喜讯,中江中学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原来,该校考生陈静梅以659分雄踞全市文科榜首,位列全省第4。另一学生肖芸芸也表现不俗,取得全市第4、挤入全省文科前50名的好成绩。均可实现自己“北大梦”的两位同学,沉浸在了快乐与幸福之中。

同陈静梅、肖芸芸二人一样幸福着的,还有同窗三载的1000多名同学,他们在今年高考中均取得较理想的分数。

据统计,今年中江中学本科首批硬上线1020人,重点本科(一本)上线181人,创近5年新高;应届本科首批上线达793人,居全市第一,更是创该校历年之最。其中,600分以上的特优生文科有9名,理科44名。

成绩可喜可贺,艰辛可追可诉。孰知中江中学本届高三的学生,在高一入口阶段的成绩显示,优质生少,并且流失严重,连状元陈静梅当时的中考成绩也未进全市500名。然而,时过境迁,历经幸福充实的三年后,陈静梅却以优异成绩交卷,本届的莘莘学子也以满满的收获走出校门跨入高一级学府。今年高考,中江中学再次以“薄田高产、低进高出”8个字划上圆满句号。

高考结果虽让学子开心、家长满意,学校领导和老师却显得平静,因为他们见惯不惊。这些年来,中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同时,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具文化底蕴的中江中学努力践行“崇仁、尚勇、求真、创新”的办学思想,发扬“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不断创造辉煌。尤其是近几年,中江中学面临诸多困难和窘境,却能扬“长板”、补“短板”,图跨越,谋发展,攻坚克难,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奋进,屡次创造“薄田高产、低进高出”的奇迹,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年年呈上升态势。

这里是人才摇篮,确实也是“高产”之地。

记者从该校2008年至今的高考统计表上看到:

2008年高考,中江中学首批本科上线854人,学生陈元林以646分的成绩勇夺全市文科状元、全省第2名,被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同届的吴晶、李建也被北京大学所录取,许钞俊被清华青睐并录取;

2009年高考,中江中学首批本科上线1102人(居全市第一,创德阳新高),为全市高考本科上线唯一率先超1000人的学校;

2010年高考,本科首批上线933人(其中艺体上线18人),居德阳第一,文科上线率、文科应届上线率雄踞全市第一;

2011年高考,本科首批上线990人(含艺体上线24人),再次居德阳第一,理科学生陈波以646分列全市理科第2名,考入清华大学,同届的彭意吉同学考入北京大学;

2012年高考,首批本科综合上线995人,位居全市重点中学第一。

“薄田高产、低进高出”已成为“中江中学现象”又一代名词,也成为各地学校纷纷到此取经的主要原因。

“追求不止,奋斗不息。”这是中江中学常能“高产”的源动力。今天的中江中学正以搏击长空、傲视千里的豪气,开拓奋进、敢于胜利的锐气,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朝气,全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向着更高、更远、更大的目标迈进。

新闻推荐

中江招聘大学生村官遇冷 计划招80人实际录用38人,22个乡镇无人报名

(记者王三春)记者5日从中江县委组织部获悉,今年该县大学生“村官”招聘工作刚刚结束,计划招80名,实际只招聘录用38人,有22个乡镇无人报名,主要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据悉,这是该县自2007年启动大学生“...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