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域德阳”奋进乐章 ——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笔谈

德阳日报 2013-05-24 02:47 大字

融入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擂响德阳“由四川经济大市向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进军战鼓——“三步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方目标”激发跨越活力,“前方目标”激励超常努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你争我赶、竞相跨越,“全域德阳”共同奏响“中国梦”之奋进乐章。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全的决策部署,根据市情特征和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 “三年突破两千亿、五年总量翻一番、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通过三年时间,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通过五年时间,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到2018年,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自《中共德阳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

旌阳打擂:争当跨越发展“排头兵”

旌阳区委宣传部

作为德阳市唯一市辖区,旌阳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用“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紧密联系实际,创新活动载体,结合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到2016年,在全省提前四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拓奋进,努力争当德阳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排头兵。

加快凝聚发展合力。结合“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全区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上来。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力量,凝聚群众智慧,调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开展“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活动,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工作效能,在全区上下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加快机械制造、电线电缆、天然气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为主的新兴产业。以工业集中发展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契机,加快工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旌西千亿经济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做大做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服务德阳百万人口大城市为落脚点,加快老城区核心商业区、黄河新区商业中心、天元商贸流通集聚区、黄许物流园区“一区一心两片区”建设,使第三产业成为旌阳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抓住构建成德组合型交通枢纽机遇,做好重要交通干线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全面推进“全域灌溉”建设,配合做好华强沟水库建设工作。结合全域德阳规划,按照一中心多片区组团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黄河新区、孝感片区、双东龙凤组团等片区建设,加快旌东新区起步区建设,全面推进青衣江路以北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按照产村相融、成片推进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省第二轮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打造旌西、旌东、旌北示范片,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

加快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强化跟踪服务,打造“高效、务实、便捷”的投资环境。认真做好黄河新区城市综合体、商贸服务业等项目包装,加大旌西千亿经济区总部经济、先进制造等重大项目引进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以创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领战略,加大企业孵化园、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省级人才优先发展实验区”建设,制定落实“十项工程”配套政策,全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建立推进民生工程长效机制,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德阳创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不断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全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大对信访问题和历史积案的排查化解力度,深化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从源头上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梦”引领广汉昂首前行

广汉市委宣传部

对一个人来讲,梦想意味着希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梦想是一种穿越历史时空、承载人民意愿的理想。“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为我们确立了奋力前行的方向。

广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实力广汉、生态广汉、开放广汉、文明广汉、平安广汉”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寄寓着广汉人的梦想。而今,广汉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自觉做“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为建设幸福自豪新广汉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需要精神的引领。“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宣言。立足广汉实际,广汉市提出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广汉精神。 “敢为人先”是广汉人最为显著的精神特质,广汉就是凭着勇于争先、敢于攻坚的精神开创了新天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既是我们对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发展质量和速度的鞭策。有了这一精神的支撑和引领,广汉人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将昂首阔步,勇往直前。

“中国梦”需要强劲的经济引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汉提出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两个倍增”,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的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通用航空产业,努力创建千亿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产业强势发力,追梦的脚步将更加坚实。

“中国梦”需要城镇化的有力支撑。广汉遵循省委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加快中心城区与行政宜居新北区、运动休闲新东区、文化旅游新西区、产城一体新南区的建设,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面积达45平方公里,容量超过50万人的宜居、宜商、宜业的中等城市。

“中国梦”需要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的保障。广汉提出把新农村建设与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三区”、“四基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多举措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美丽呈现“水木田园城市”。

“中国梦”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助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引导社会价值理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汇聚浩气磅礴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广汉将进一步扩大三星堆深厚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加大对三星堆、“保保节”等优势资源的营销推介,建设旅游目的地;努力创建“第三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休闲服务产业,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广汉支柱产业之一,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力。

什邡坐标:同频共振奔小康

什邡市委宣传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阶段性历史任务。深入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什邡市确定奋斗目标:“五年五个翻番、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通过五年的时间,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到2018年,与德阳各县(市、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水平位居西部县域前列。为实现上述目标,什邡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坚持走转型升级之路,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着力做强工业支撑。到2017年,培育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2家,过50亿的企业4家,过10亿的企业10家。将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致力打造千亿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到2017年,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超过45家,农民合作组织达到200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西部县域一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坚持走统筹发展之路,构建新型城乡体系。科学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坚持“一中心多片区”发展思路,到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3%;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设。突出“三轴、五区、七节点”的城市总体框架,精心构筑城市业态、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绿化系统,全面建成20平方公里、20万人口现代中等城市;着力加强重点集镇建设,适度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有序推动农民向城镇转移,形成中心城区与重点集镇相互辉映的发展格局。

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深入推进改革攻坚,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颁证工作,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实施“全域开放”战略,抓住成德同城化机遇,把什邡建设成为融入成都经济圈的“桥头堡”。

坚持走基础先行之路,增强发展承载能力。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对外通道建设,加快县域内路网建设,着力构建通畅快捷的交通网络。到201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31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48公里/平方公里;加强水利、能源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绿色什邡。

坚持走和谐发展之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建立起覆盖城乡、富民惠民的民生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失地农民、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把富裕文明幸福什邡的美好愿景,变成43万市民的现实生活和真实感受。

打造“酒乡画城 山水绵竹”升级版

绵竹市委宣传部

绵竹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德阳市委“三步走”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一步分析、研判绵竹市情,对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明确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突出工作着力点,打造升级版“酒乡画城,山水绵竹”,务求实现绵竹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强化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加强酒业、新型磷化工建材、机械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科学发展支柱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强力引导“关停并转”工作。抓好省级经济开发区——绵竹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绵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释放民间活力。大力培育规模以上企业,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两化”互动,产村相融的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偏远山区农村基础条件,使“三农”整体并进,统筹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的比重,加快发展城市综合体、川西国际商贸城、四川天一学院、五星级酒店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以文化、生态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为载体,壮大“酒乡画城、山水绵竹”品牌的旅游业声势。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城东新区建设步伐,尽快兴旺人气、集聚商气。

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构建”一核三轴五体“的总体空间结构,形成”一城五镇“的城镇空间,”一区两园“的工业集聚空间,平坝、沿山、山区“三大片区”的农业发展空间与“一区一带三河”的生态空间战略布局。扩大绵竹年画村、九龙山-麓棠山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玄郎村、清平乡新农村综合体等新型城镇化的有益尝试。抓住成绵高速复线建成和绵茂公路、成兰铁路、成都“第三绕城”等交通建设机遇,全方位融入成德绵同城化发展之中。

进一步加强民生和社会管理工作。继续抓好“十大民生工程”,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民生工作中有更多、更扎实的进展。加大力度,挤出5000万元财政公用经费,用于民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特别是加大边远农村、边远地区惠民工作力度。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典型培育县”为载体,创新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子,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省委巡视组巡视为契机,加强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改进作风,以“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活动为载体,强化“重执行”,抓落实,强督查,严问责”工作作风,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改革和完善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督查检查办法,建设高效廉洁的党员干部队伍。

中江愿景:建成四川丘区强县

中江县委宣传部

科学发展的中江取向: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推进发展中江战略:一心、两极、促统筹。加快发展奋斗目标:建成四川丘区强县。

打造“一心”——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然禀赋,强化县城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到2015年,县城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6万,成为成渝经济区、成德绵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承接成都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拉动中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加强县城建设和管理,提升吸纳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以城带乡、统筹发展。提升城市品位,结合“三江”改造,打造40里长湖;在凯江城区的上下游统筹规划建设千亩湿地公园;利用县城规划区内22座山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扩大城市居民休闲绿地;挖掘城市内涵,深入开发南北塔、火神庙、玄武观等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城市人文底蕴,构建“青山叠翠、三江织城、随刹宋塔、园中之城”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培育“两极”——将辑庆、兴隆和仓山作为引领中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增长极。强力推进辑庆、兴隆建设,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新形象、五年再上新台阶”的目标,加快融入成都经济区。打造中江经济开发西区,推进中江——兴隆工业走廊沿成都产业带发展,创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成中江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促进统筹——加快仓山古镇建设,按照“一心二轴五片区”的空间布局和“改造旧城、开发新区、启动园区”的发展思路,以丰富的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为基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发展粮油、生猪等特色食品加工业。依托城南高速和达成铁路,发展仓储物流和商业,建成南片商贸服务中心,促进乡镇经济统筹发展。通过点、线、面的优化布局,形成县城引领发展,极点带动发展,轴线加快发展,非轴线特色发展的新格局。发展特色旅游,创新中江各类资源,实施“以红色旅游为旗帜、以芍药花海为靓点、以城市旅游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将中江建成独具魅力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目的地。

创建继光故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推进继光广场等一系列重点设施和项目建设,配套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增强接待游客的能力;打造芍药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挖掘芍药文化,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芍药精深加工和配套产业,创建“中国芍药之乡”,加强景区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以中医药养生为特色的芍药主题度假旅游品牌;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岩鹰山户外休闲运动区规划建设;搞好黄鹿湖综合开发;结合民俗风貌特色,发展乡村“农家乐”,推动特色乡村旅游,实现旅游业拉动中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产业、文化、生态”之罗江图景

罗江县委宣传部

罗江县委四届四次全会根据县情特征和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六年总量翻一番、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罗江县委、县政府决心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立足实际,重点抓好“四个坚持”,在实干中谱写中国梦的罗江篇章。

坚持走转型升级之路,全域打造“产业罗江”。依托久远集团金山孵化产业园、川纤3万吨池窑拉丝等项目,做大新材料产业;依托清华同方3C产业园等项目,做强电子材料及基础电子元器件制造产业;支持金路树脂延伸产业链,做优精细化工产业;巩固优质梨、核桃、贵妃枣、精细蔬菜等特色优质农业基地。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做强“罗江产”特色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突出高端旅游项目建设,建成白马关4A级景区,巩固提升香山鹭岛3A级景区,打造成德绵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体系。整体规划县城、镇和新农村的空间布局。完成城市规划,打造10平方公里,聚集10万人口,宜居宜业宜商的秀美城市。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抓好“三渔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完善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关键环节,做到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大力实施“全域开放”战略,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主动承接国际国内重大产业转移;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与金融资本、风险投资联动机制。

坚持和谐发展,打造“文化罗江”、“生态罗江”。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立就业服务平台,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廉住房、公租房等建设力度;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深化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培养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文化强县建设,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大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加快建设“千亿产业新城”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办

作为年轻却潜力无限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建设“千亿产业新城”步伐,争当德阳科学发展排头兵,助推德阳新跨越,奋力奏响伟大“中国梦”德阳经开区乐章。

围绕全市规划布局,着力在城市新区建设上促突破。把城市新区建设作为做大城市、做强产业的重要抓手,高水平规划和建设亭江新区。围绕亭江新区发展定位,依托总体规划,突出土地利用与产业布局、项目引进的联动关系,建立经开区与广汉市、旌阳区的协同推进机制,启动一批起步区基础设施和产业设施建设项目,着力完善新区功能和基础设施,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统一规划,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宜居环境打造,使城市新区与旧城区共同承担城市功能,共同满足产业发展和群众需要,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促突破。充分发挥经开区在全市产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审视经开区产业发展现状和阶段性特征,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巩固扩大传统装备制造业优势。依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搞活做实现有重装园区,推进园区集约集群发展。大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完善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促进企业回升向好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深化与北京中关村等地的战略技术合作,支持区内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继续落实好各项技改优惠政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承接重大产业转移,集中时间和精力,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引进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

围绕社会民生事业,着力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促突破。牢固树立“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理念,多措并举,改善民计民生,增进群众福祉。重点加强以安置安居为核心的民生工程建设,结合统筹城乡建设,科学规划安置小区,加快建设步伐,让群众尽早安定安心、安居乐业。重视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围绕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在改进工作作风上促突破。以“走基层、建台帐、惠民生”活动为载体,把坚持群众路线贯穿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始终,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困难群众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引导党员干部牢记服务宗旨,发扬奋勇争先、敢为善成的作风,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发扬联系群众、亲民为民的作风,充分展示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新闻推荐

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三进” 扎实开展“走建惠”亲民爱民行动

(齐高虎记者林涛)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中,各部门结合工作特点,将“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亲民爱民行动作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