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小”见“大”筑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的德阳实践

德阳日报 2012-12-11 22:13 大字

社区服务功能增强。

警务进社区。

社区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核心提示:

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2010年底,德阳被确定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全国试点单位。摸着石头过河,德阳积极试水,抓住基层社区(村)这一社会小“细胞”,并以此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迈开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服务的坚实步伐,在这场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度变革中,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文/本报记者  刘勋 图/本报记者 程果

实践之路——全方位立体服务

实践一:“老大难”的新转变

旌阳区东湖乡石桥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社区内集中安置大量农转非人员,流动人口多,一度时期,社区各种矛盾纠纷凸显,群众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成为阻碍石桥社区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破题的关键何在?社区的回答是:全面强化服务,建设服务型社区。

于是,规范的“一站五室一场所”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居民少跑腿、快办事;实行居民“栋长”管理责任制,将服务延伸到底;组建7个业主委员会,代管小区事务,及时发现、梳理和解决问题;建立健全社区就业服务、社会救助体系……

如今的石桥社区,已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一些老上访户不再上访,而是主动为社区建设出力。去年社区招社工,两个老上访户主动推荐自己的子女前来应聘,其中一名上访户还被推荐担任业主委员会副主任,为社区建设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目前,社区正在计划三年内实现“四个一”,即改建一个正规生活农贸市场,修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创建一个青少年活动场所,扩建一个社区医疗卫生站,真正打造一个文明和谐新社区。

实践二: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9月27日,旌阳区城南街道辽河街社区创建“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被评定为省一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

走进总面积达2200多平方米的辽河街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处处渗透着社会化服务的理念——多功能活动室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图书阅览室、医疗保健室、心理疏导室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男女分设的午间休息室彰显人性关怀……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辽河街社区人员结构复杂、变化大,60岁以上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身边无子女照顾老人多达823人,占社区总人口的7%,给养老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于是,以“日间照料”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类型社会化养老服务新模式应运而生。

按照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社区配备了7名专职服务人员,组建了5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每季度对服务的老人进行类别界定,及时把握老年服务群体变化和服务项目的跟进;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与辖区医疗和卫生服务机构、理发店、家电维修店、便民小超市等服务网点签订“老年便民服务协议”;建立分类服务体系,做好“日托”照料服务和“夜归”跟踪服务,以及高龄老人、特殊老人群体的上门服务。辽河街社区的目标是,打造一个“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

【点击】

以人为本、深化服务,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设的永恒主题。在德阳,像石桥社区和辽河街社区这样,以优化服务为创新社会管理立足点的社区(村)还有很多。各社区(村)从解决居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通过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特色服务,实现了服务全覆盖,让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各种公共服务,实现居民愿有所为、困有所助、难有所济、需有所帮。

实践之路——“网格化”精细管理

实践一:小“网格”里的大智慧

按照全覆盖、广延伸的思路,旌阳区城北街道秦宓社区将社区划分成1000人左右的大小相当均等的方格,每一方格派一个社区联络员(综合信息管理员),这个管理员在网格内按照一岗多责,一员多能的原则,将社区服务延伸到社区楼院,家庭和居民个人。在社区,8名社区干部全天在综合服务室为居民服务,各网格小区有16名综合管理员共同做好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工作。

“网格化”管理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方便社区各种问题的解决。社区负责人打了一个比方,社区好比一个圆圈,划分成几块,每人负责一块,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反映的大小问题。对于一些在小块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则放在大范围内,大家共同解决。

实践二:从“狗屎街”到美家园

旌阳街道文昌社区以前有个很不雅的称号——“狗屎街”。从这三个字,不难想象当年这里的乱象。

如今,文昌社区不仅摘掉了“狗屎街”的帽子,更成为旌阳街道一道靓丽的风景——占地面积750余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宽敞明亮,所有社区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实行“阳光服务”;《便民服务手册》发放到每户居民手中,让社区居民全面了解社区所办理的各项便民服务内容;健身室、图书阅览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尤其受到社区居民的追捧。

变化的关键在于精细化管理。针对社区地处老城区,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口较多,周边又有学校等复杂情况,社区将辖区划分为五个网格,推行“多网合一、网中有格、责任明确、部门联动、格中定人、各负其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网格内所有的社情民意一“网”打尽,做到区域管辖无缝隙,努力实现身边事不出单元、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发案数下降的目标。

【点击】

创新,体现在管理的全方位和服务的下延。在探索和实践中,德阳把社会管理服务的触角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延伸到了社会的末梢,这种形式被称为“网格化”管理。如今,“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全市各基层社区(村)得到广泛推广,并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实践之路——沉下去多元共建

实践一:法庭进农家

8月7日上午,一场特殊的庭审在中江县永安镇红花村12组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开庭,不少村民闻讯而来。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一条“中江县人民法院巡回审理”横幅便构建起了一个简易但不失威严的临时法庭。

这天开庭审理的是一起离婚案件,主审法官是中江龙台法庭的法官张兴明。张兴明宣布开庭后,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就双方离婚的缘由进行充分的举证、质证、辩论和做最后的陈述。两个多小时的庭审,让在场村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法制教育。庭审结束后,不少旁听群众围上来,向法官们问这问那,法官都耐心地给予解答。针对当地离婚案件较多的实际情况,张兴明结合本案,就如何通过《婚姻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进行了讲解,使在场群众受益匪浅,切实增强了依法维权的意识。

实践二:社区警务显身手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汽馨苑社区的居民们近段时间都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小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转变源自于警务进社区。为了确保辖区一方平安,东汽馨苑社区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以警务工作站为依托,组建专兼职治安巡逻队,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开展24小时全天候巡逻守护。

社区还推选了46名楼栋长,实行分工包片管理,并与小区物业公司联手全面进行物防、技防网络建设,有效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安防范的积极性,使小区发案率大大下降。此外,小区充分利用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果,按照“以房管人”模式,对小区的重要管控对象、暂住人口、出租房屋进行动态管理,做到了重点管控对象无重新犯罪,重点精神病无肇事肇祸,人口动态管控效果明显。

【点击】

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德阳以深化基层法制建设为抓手,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纳入社区阵地建设,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按照一个社区警务室不少于一名民警、两名辅警的标准配备社区警务力量,配备率达100%;大力推动社区和农村网格点警务工作站建设,实现了多元共治,多元共建,极大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

新闻推荐

深入基层 帮扶服刑人员子女

深入基层帮扶服刑人员子女(记者林涛)为促进经济困难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激发服刑在教人员积极改造,12月19日,市司法局、中江县司法局与四川博鑫集团一行,在中江县回龙镇开展“帮扶服刑人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