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区:文化之乡何以“文”采飞扬?
□周汉兵 王青山 张立东图片由区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提供
面朝嘉陵江,背依凌云山,高坪区的文脉自古厚重。
这两年,“文化”已经成为高坪区发展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凌云山风水文化、红旗农庄特色文化、“潘长江”明星脸小品文化以及《身边的感动》文艺下乡巡演活动等一批影响力强、社会效益好的精品文化,成为点击这个文化之乡的关键词。近年来,该区先后荣获“省级文化先进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民阅读活动先进集体”;3个单位文化工作受到全国表彰,19个单位受到省级表彰;成功创建6个省级文化先进乡镇、3个省级特色文化乡镇、1个省级示范性宣传文化服务中心、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是什么,让高坪“文”采飞扬?
作为南充市“跨江东进,拥江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地,高坪区在建设“实力高坪、活力高坪、魅力高坪”中着力发挥文化的力量,“这是城市形象和城市塑造的原动力。”高坪区委书记刘本良一语中的。
A
文化阵地建设“不含糊”全域铺开的“高坪路径”
“‘潘长江\’来了!”高坪区文化馆副馆长叶先志走到哪里,这样的呼声也会跟到哪里。难怪,他因相貌酷似著名笑星潘长江并模仿其小品而成名。如今已经是高坪区的一张文化名片。除了参加各类演出、创作,叶先志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到各乡镇文化站辅导文化活动开展。
“现在基层文化活动有了阵地,大家的文化细胞都被激活了,积极性很高。”这个特殊的岗位让他少有休息,但他干得很带劲儿。
“高标准建设文化阵地,保障对文化软实力的硬投入。”高坪区区长王体刚说,文化惠民工程在高坪区被当成是民生重点工程落实,财政投入不含糊。
不含糊的概念可以用数字说话:除安汉广场、白塔广场、江东音乐广场等大型活动场地外,高坪区还建成了15000平方米的文化体育服务及活动场地。其中,区本级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体育健身馆等活动阵地7000余平方米,配备了一台价值百万元的流动演出车,乡镇建成了22个综合文化站,另有9个正在建设中,每个站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均配置有价值8万元的音响、投影仪、电脑、文化活动七彩等设备。410个行政村(社区)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全区基本实现区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服务硬件条件。
“建一个文化站大概要16万元,省里的专项资金是8万元,另外一半都是区里自己配套。”高坪区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局长任凤华介绍,仅这一项的投入,就达到了500多万元。高坪区围绕打造文化强区目标,加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全区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建城乡综合全民健身中心、龙门镇综合健身馆和公共篮球场建设等项目。已建成77个农民健身工程,20条全民健身路径。
硬投入惠及百姓。家住安汉广场附近的市民高裕红每天都要在广场上跳上1小时的坝坝舞,“有场地,还有老师教,这样的夕阳生活安逸得很!”、“市民集中区修到哪里,文化社区就建到哪里,特色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已经成为全区基层文化全域铺开的“高坪路径”。
B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群众身边“种”文化
在高坪区的城乡,没有哪个老百姓不知道《身边的感动》。
作为这台文艺下乡节目的总编剧,每次演出收获的掌声都让林解很激动,他们从基层132个典型人物中,提炼出10大类生活原型,创作出“富民强村换新颜”、“修路风波”、“公仆情怀”等小品类节目7部、曲艺类节目3部。《身边的感动》100多名演职人员中,超过90%的演员都来自高坪区各机关单位,使演出格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这台节目,高坪区培养了一支扎根本土的群众文艺工作队,“三下乡”变成了“常下乡”。
“演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甚至都是人物原型亲自上台,用事实说话,文化艺术的感染力最能打动观众。”林解如是解释这台节目的成功奥秘,每个节目都是他们到基层深入了解、采风后编创,“比如张永仁,患了食道癌,上手术台前一晚想的却是村上的饮水、修路。他给乡党委和政府写下一封遗书,将他最牵挂的4件事写下,请乡上务必要把这些事完成。”截至目前,《身边的感动》已经巡回演出近70场,观众超过10万人次。
“基层的文化基因最具活力,发挥文化以文化人的力量,着力点要下移,站在百姓的角度,办百姓的文化。”在刘本良看来,《身边的感动》不光是一台文艺下乡节目,更是高坪区对基层群众文化的一种定位。高坪区积极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院坝文化等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以群众身边的真善美感动群众、教育群众。
在高坪区城乡,活跃着各类文化团队。龙狮队、唢呐队、云鹤艺术团、龙门姜氏骨科艺术团等20多个文化艺术团队自编自演,将身边事搬上舞台。这些只是高坪区“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当地紧扣“弘扬优良传统,培育文明风尚”主题,设计、策划和组织开展了“知荣明耻,共建阳光高坪”、“美德在高坪”、“魅力江东”、“感动高坪”、“和谐之声”等系列大型公益文化活动。
C
创新机制“奖补结合”激活基层文化细胞
以打造文化强区为目标,今年,高坪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行“群众看戏、政府埋单”的决策,出台相关文件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给予政策与经费保障。即使在财政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区上每年都要预算专项经费支持文化单位开展各种大型文化活动,而对区内的各种业余文艺团队,则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鼓励并支持他们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合作共赢。
“几个小时内拉出一台有板有眼的文艺节目,没问题。”任凤华自豪地说,能让自己有这份自信的,是区委、区政府创新文化发展机制的决心和实施力度。“我们建立了500名文艺骨干分子的资料库,开展文化活动时,就在全区干部群众中抽调具有文艺特长的人员。90%以上使用业余演员,他们的补贴是按演出场次计算。”任凤华说,全年大小文化活动加起来,区财政至少要投入200多万元。同时,区文化馆对乡镇、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培训,文艺骨干又回去培训群众,在这种文化接力的氛围中,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在高坪区,文化队伍人才济济,他们来自不同岗位,有文化事业单位、街道社区,还有各类社会业余文艺团体、当地知名文化艺人等。针对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高坪区实行分类管理:对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刚性的目标任务管理;对社区、社会业余文艺团体、爱心文化艺人,给予业务指导,提供必要帮助。文化活动形成层层有人抓、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的“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管理模式,凝聚了抓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强大合力。
高坪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认为,群众文化是“特殊生产力”,搞好了就能发挥出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特殊作用。《身边的感动》到会龙镇老场垭村巡演后,养猪专业户权志明找到镇领导,主动要求对口帮助其他村10个贫困户,共同发家致富。
D
文化产业蓄势勃发大文化产业体系雏形已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高坪区大力推进文化强区战略。打开《高坪区2013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表》,凌云山文化产业园的排名很靠前,这个投资达到13亿元的大项目将让高坪的文化产业实现提档升级。
“发展文化产业,是高坪区‘十二五\’期间实现文化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王体刚说,高坪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具备跨越发展的实力。
站在凌云山上俯瞰,凌云山文化产业园已经在动工建设,4年后,它将把万卷楼、朱德故居、阆中古城等多个景点连成一线,全面整合风水、三国、丝绸、将帅、古城、民俗等七大文化资源,构建“一山、一坝、一镇”的大文化产业框架体系。
“一山”即是国家AAAA级景区凌云山。按照“一核一馆五园”进行文化产业布局,建设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嘉陵江流域文化博物馆以及农耕文化园、喜庆文化园、风水文化园等五大产业园区。
“一坝”即是青居牛肚坝。依托世界地质奇观359°曲流——嘉陵江第一曲流,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园,把这里建设成集生态农业示范、科普教育、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重要的3N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户外运动基地。
“一镇”即是享有“川东北第一镇”美誉的龙门古镇,随着古镇开发项目的实施,它将成为凌云山-嘉陵江牛肚坝-龙门古镇文化产业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今年,龙门古镇建设项目协议总投资由原来的9.6亿元增加到14亿元。”王体刚介绍,在古镇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专家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它不仅是一个城市改造项目,更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承载区。”
同时,在南充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2亿多元,聘请国家顶级团队,倾力打造《南充·嘉陵江记忆》实景剧拍摄,目前正在进行场地设计。
目前,高坪区现有文化经营场所208家,主要从事网吧、电玩城、歌城、印刷业、打字复印等,从业人员3200余人,2011年年产值1.6亿元。
新闻推荐
为确保东汽大型燃气轮机项目需要的专用阀门能够按期交货,四川耐特阀门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年初三就开始加班。蛇年春节,德阳不少工业企业都缩短假期,开足马力生产。一季度进入中期,德阳工业开局呈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