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科学发展诤言 献富民惠民良策
百名政协委员三下乡活动现场。
3版
□本报记者 刘勋
5年,在人类历时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这5年,对于政协第六届德阳市委员会来说,却是极不平凡的5年。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第一线,活跃着政协委员的身影;在推进德阳“两个加快”的征途中,凝聚着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协委员始终不遗余力地为民生鼓与呼……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市政协始终牢记使命,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胜利,促进德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以大局为重:服务中心,促进发展,凝心聚力建言献策
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突袭,山崩地裂,天地变色。
灾情就是命令!市政协与全市抗震救灾工作快速衔接,政协各项工作迅速融入全市抗震救灾工作大局。
震后第一时间,政协机关紧急动员,全面调整人员分工,迅速明确相关责任,安排部署救灾工作。政协主席及其他主席会议成员受命出任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及下设各组负责人,综合协调救援抢险,千方百计化危解难。政协干部全员参与,深入绵竹汉旺、什邡红白等极重灾区镇、村,开展督导、安抚、维稳工作。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响应政协号召,积极参与救援抢险、受灾群众安置、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安抚维稳、后勤保障等工作,并踊跃捐款捐物,尽心竭力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据统计,地震后,省、市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直接捐款3400余万元;各民主党派募集救灾款1600余万元、救灾物资价值4500余万元、重建项目资金15亿元;市工商联募集捐款和各类救灾物资价值1.27亿元;市级各人民团体募集捐款5440万元,物资价值6140余万元,项目资金9832万元;市政协协调中国红十字巴蜀力量基金会,向中江县白果乡初级中学捐赠200万元,为夺取抗震救灾伟大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抗震救灾告一段落,灾后重建攻坚战随即打响。围绕德阳全面推进“两个加快”大局,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
于是,一份份有分量的报告、一条条针对性强的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德阳市国有企业灾后恢复重建的情况”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组织开展灾后基础设施重建、招商引资、农村沼气恢复重建、灾后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等视察和调研,所提意见和建议均被吸收采纳。
举行“十二五”规划协商议政会,向市委报送《关于全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意见和建议的报告》。组织动员政协委员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收集意见500余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制定规划纲要提供决策参考。
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委会采取小组讨论、大会发言等形式,提出12条意见建议,征集相关提案24件。开展“促进产业优化、实现提升跨越”专题讨论,提出“突出重点抓工业,巩固基础强农业,创新思路活三产”的对策建议。常委会就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重点协商。主席会议对地方名牌产品发展及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畜牧业发展等工作进行专题协商,对中小企业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工业集中区高新技术发展工作等开展调研视察,所提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
据统计,六届政协共收到提案1066件。委员高度重视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业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管理、交通事业和民生问题等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基本做到了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有力地推动了德阳市灾后科学重建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以民生为先: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011年6月8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对市区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视察。从庐山路小学幼儿园、东汽馨苑幼儿园,到蓓蕾幼儿园、立达一幼、市一幼,一路走来,委员们详细了解了市区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过深入分析后,从加大对公立幼儿园的投入,调动社会各方兴办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加大对优质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合理配置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市政协始终把协助党和政府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市政协的各项工作中,履职为民被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一系列围绕民生问题的专项工作深入推开。
5年来,市政协先后就市政府“民生工程”落实情况、“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进行协商;围绕“富民惠民、关注民生”这一主线,就农村饮水、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农村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交通建设、农村水利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20余个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特殊教育发展、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人民调解工作、市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幼儿教育、灾后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等涉及民生的工作进行重点视察,所提意见和建议均被相关部门吸收采纳,有力推动了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促进了民生福利水平提高,夯实了和谐社会基础。
5年来,市政协积极开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500余篇,市政协采用130篇,篇篇都涉及民生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有45篇信息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促使许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5年来,市政协把开展“百名政协委员三下乡”活动,作为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年年出新招,次次有新意。把过去单一的送科技、文化、卫生服务活动,延伸丰富为新农村建设理念、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普及等方面;从过去的固定形式发展到注重农村群众的动态需求,层次进一步提高,内容进一步丰富,影响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六届政协期间,共有专家委员500余人次参加了“百名政协委员三下乡”活动,开展农业科技、法律知识、科普知识咨询服务7万多人次,发放各类科技宣传资料30余万份,捐赠各类图书近万册、农作物种子2万余袋;开展义诊义检4000余人次,免费为30名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发放价值50余万元的常用药品和计划生育用品;为地震灾区群众赠送20部轮椅;演出文艺节目5场,20余万群众观看了演出。
以履职为本:强化基础,探索创新,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政协事业进步,履职水平提升,关键在于夯实基础,不断探索创新。市政协对此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六届政协以来,全市各级政协把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统一于提高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之中,针对履行职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程序设计和制度建设,为促进政治协商更加规范有序、民主监督更加扎实有效、参政议政更加广泛深入提供了制度保障。
重视理论先导作用。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交流讨论、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主席会议成员、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中央、省、市委文件和人民政协理论,努力构建学习型政协,不断夯实履行职能的思想政治基础。
强化委员主体作用。重视委员培训,五年来受训委员1000余人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就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进行交流探讨;制定《加强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实施意见》,提高理论素质,强化主体意识,增强履职能力。
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制定《政协德阳市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定期听取专门委员会工作汇报。召开专门委员会工作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专委会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重点抓好界别工作。出台《关于加强专委会与界别联系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作用的意见》,建立健全界别工作运作机制;以专门委员会为依托,组织界别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探索界别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为开展界别活动提供经费保障,调动各界别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
注重机关“三化”建设。加大干部学习、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共计修订和完善机关规章制度20余项,促进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机关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新闻推荐
吴忠金赵晓平巫建平陈晓慈谢天佑吴玉华张志强刘哲余存贵3版政协第七届德阳市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简历刘哲,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河南唐河人,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4月参加工作,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