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基层典型重点报道 环境给力 一石数鸟 ——仓山镇自我加压着力整治环境带动发展建设写真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德阳日报 2011-01-24 05:10 大字

□特约撰稿 钟克勋 本报记者 樊华

通讯员 田明仲

千年古风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中江县仓山镇,德阳市最边远的地方,正在悄然“变脸”,昔日泥尘拂面的破旧街道消逝了,而清秀宜人的风貌古镇已逐渐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在新一轮发展中,仓山镇因地制宜,环境给力,带动全局。

自我把脉,知己知彼找准突破方向

仓山镇地处成都、德阳、绵阳、资阳、遂宁5市交会点,远离大中城市,劣势突出,但优势明显。

古老的仓山,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这里的古郪王城,隋唐时期飞乌县的灿烂文化虽然已经消弭,但境内古迹甚多。源于周朝的大旺石刻,历朝遗留下来的禹王宫、帝主庙、朝龙寺,以及雄浑激越的仓山大乐等,每一样古迹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然而,历史文化要发扬光大,历史资源要变成现实效益,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为依托,否则,再厚重的文化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灰飞烟灭。

仓山镇的决策者们深知,良好的环境是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抓住新的机遇,综合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把面积125.4平方公里、8.5万多人口的仓山建设成繁荣富庶的一方热土,必须准确把脉自我,确立发展思路。

2009年,德阳市将仓山确立为区域重点镇,对发展速度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以此为契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当地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于是,他们全面分析仓山的现状和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找到症疾所在,并形成共识:

仓山要振兴繁荣,必须改善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

找准了突破方向,他们给自己作了准确定位,切合实际地确立了“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三产活镇、环境靓镇”的新一轮发展策略。

而在这“16字”策略中,他们又把综合治理环境摆在首位,从集镇建设入手,清“淤”活“血”,美化老街、开发新区、启动园区,通过改善集镇环境面貌为仓山注入活力。

思路决定出路,该镇以彻底优化当地的自然、人文等条件为“启动器”,环境给力,龙头带动,舞动“全身”,有效地增强仓山的竞争实力,进而以城镇化带动全局,催生当地经济多元复苏。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措施有力,攻坚克难构建强势仓山

有了思路,怎样把策略和蓝图变为现实,造福一方百姓,措施和行动极为关键。

正当该镇按照自己的发展目标奋力推进之时,四川省委在全川拉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幕。

我们日前采访时,镇党委书记屈志新感慨地说:环境能直观展示一个地方的形象,是现代文明的某种标志,优美的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需要,改善环境不应该是被动地去应付,而应主动地去经营,因此,仓山先人一步,在2008年就提出了环境靓镇。

当省上部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时,仓山借“东风”进一步发力,把既定发展策略融入省、市、县城乡环境“四化”,即清洁、秩序、优美、制度的棋局之中。他们以改善发展环境、提升仓山形象为目标,以治理乱建、乱扔、乱放等“五乱”为重点,以改变基本设施为突破口,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加快建设步伐。

他们从运行机制入手,与各村、社区和单位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还建立督查暗访和曝光问责制。

好的环境需要好的布局,该镇结合当地实际,既拿出了全镇总体的宏观规划,又编制了镇容、环卫、污水和垃圾处理、路灯安装和维修、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环境质量、污染治理等专项方案。

按照科学规划蓝图,2009年以来,他们先后投入520余万元购置环卫设施,改造绿地;同时,在管理上下工夫,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城管、清洁队伍,目前,全镇配备了清洁工70人、城管队员11人,随时整治清理,维护环境卫生。

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治”,也要“理”,只有“整治”和“疏理”有机融合,才能长久保持优美的镇容镇貌。因此,他们按环境示范镇标准,做到建设、管理两手硬。

一方面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建设垃圾处理场、对街道路灯、人行道踩板、雨污管网、公共厕所等全面改造,不折不扣完善硬件,使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另一方面将细节管理落到实处,场镇每天至少3次洒水降尘,保证环境卫生质量;狠治“五乱”,投入数万元规划落实交通标识、标线,落实停车场,划定停车位,消除占道经营现象,规范人们的车辆停放行为。通过这些细节管理,切实把环境“四化”变为现实。

民心所向, 耳闻目睹优美新颜

仓山需要变化,仓山应该变样,这是民心所向。

日前,我们在镇上随意采访了一些群众,大部分受访者都说:政府治理环境真是造福一方,过去仓山街道破破烂烂,天晴尘土飞扬,下雨泥泞四溅,不说外面的客人来了不想停留,即便是本地人出去后都不想多回来;现在街道清新,到处干干净净……

家住建设路已80多岁的陆大爷,当我们问到对仓山环境变化的感受时,他乐呵呵地笑着说:“我一直住在这里,现在真好呀。”

该镇在改善环境中有几个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心悦诚服的大手笔。

美化旧城、开发新区、启动园区,目前,最具特色、最见成效的,莫过于他们结合当地古老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实施“古镇风貌改造和大乐广场建设”,其中,前者最让人爽心悦目。

古镇风貌街建设是仓山镇旧城改造的重头戏,其基础就是将一些破旧的街道,按照古朴的风格统一规划设计实施改造。

此番动土兴木,改造街面总长920米,共3条街,涉及居民279户。

具体做法是,对临街面房屋建筑,恢复民清鼎盛时期风格,制作屋脊、屋檐、安装柱子、撑弓、吊瓜、房门、窗户,以及外观和色调等,皆统一设计,达到优美、实用的效果。为了使老百姓得到实惠,该工程的房屋立面、街道路面由政府出资,居民只管自家室内设备装修。

好事要办好,必须得民心。街道改造,牵一发动全身,仓山镇党政一班人吸取全国各地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未动工前,涉及改造的每条街选出3个代表,作为政府和群众的桥梁,随时沟通双方的意见。干部分段包片,挨家挨户征求意见,把改造效果图反复向群众展示,把工作做细做深。对少数暂时想不通的,由群众代表耐心开导,最终让大家心甘情愿配合工程建设。

该项目于2010年6月12日立项,7月5日完成招标,工程由2家公司承建。由于思想工作细致入微,建设中除个别人思想有障碍,99%以上的居民乐意这项惠民工程,因此,3条古风貌街建设顺利推进。不到半年时间,工程基本完成,2011年元旦,由青石板铺砌的街道地面,古朴、清爽的房屋已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环境发力 仓山经济开始新一轮起飞

仓山旧城改造顺应时势,古镇风貌街打造深得人心。

当人们看到仓山镇的新环境、新面貌,漫步在爽心悦目的街上时,大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共识:

该工程不愧为民生工程,其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集镇居民的生活环境,群众的支持率和满意率较高,具有很好的社会美誉度。

古镇风貌改造顺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要求,提升了当地整体形象和品位,给本镇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最近到过仓山镇的人无不感慨:仓山真的变样了,变得充满了生机!省委巡视组、德阳市检查组人员看到这里优美的环境后评价道:仓山的环境治理非常不错,没想到这里建设得如此清秀,真是出人预料!

环境给力,“一石数鸟”,环境的改善使“工业强镇”露出端倪。目前全镇已有40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的达到11家。2010年,先后引进了中江一诺制鞋厂、中江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引资额达到1.05亿元。

新闻推荐

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帮扶共奔致富路

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帮扶共奔致富路(杨凯记者刘勋杜晓鹏)受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有的委托,1月18日,市政府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中江县辑庆镇书房村和柳林村,代表市委、市政府看望慰问了当地...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