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新型稻渔技术减少稻米镉含量

四川农村日报 2021-10-13 01:22 大字

行业观察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洪瑜

在今年的水稻生产季,一种新型稻渔技术在什邡市的示范,已由去年的3000亩迅速增至8000亩,经专家组证明,此技术有利于减少稻米镉含量。

此技术在什邡的示范缘于一个偶然。2018年,四川溪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安友在什邡市南泉镇玉桥村利用农户 50 亩稻田架设了占地200平方米的玻璃钢水池,养殖专供娃娃鱼食用的饵料鱼,形成了“养殖废水排放到稻田自然净化,再把田水抽回池子养鱼”的内循环养殖模式,结果,他意外地发现,不仅饵料鱼无农残超标现象,而且稻米中的镉也大大降低。

于是,2019年高安友与四川农业大学、什邡市农业农村局进行合作,将示范面积扩大到了400亩,在低度、中度、重度重金属污染田块进行示范。“结果,经省农科院检测中心检测,示范田块大米中的镉含量仅0.036,远低于国家标准。”高安友说。

从去年开始,什邡市在马井镇、马祖镇、南泉镇的10个村将示范面积扩大到3000亩,今年更增加至了8000亩。今年8月,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省内专家给出评价意见:“在试验区降低稻谷镉的积累高达70%以上,保证了水稻产量,提高了稻米品质和鱼的产量。土地利用率高,示范效果好。”

新型稻渔技术降镉的原理是什么呢?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杜宗君认为,通过设施化高密度循环水养鱼改变了水土理化性质,降低根系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改变镉的形态,降低了镉的活性,从而降低了稻米中镉的积累。

“通过高密度养鱼,50亩投放10万尾,可产1万斤鱼。而传统稻田养鱼,50亩最多产2000斤。”高安友说,“而且,折算每亩稻田只占地4平方米,用地量是常规稻田养鱼的1/ 8。待水稻收割之后,还可将设施拆除,不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种植。”

什邡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厚平介绍,传统的稻田养鱼需要开边沟,会使水稻产量有所下降,而且,由于鱼的活动也可能增加土壤重金属的活性。然而,新型稻渔技术不仅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成惰性,还使田里的水实现内循环,养殖废水在田间得到净化,无尾水排放,排放到田里的鱼粪是很好的有机肥,减少了分蘖、灌浆期追肥。此外,今年测产显示稻谷也能增产10%左右,稻谷收购 价 较 常 规 种 植 要 高 出0.2-0.3元/斤。

韩厚平说:“这一技术要求种植户配合示范,在水稻生长期的大多数时间,要保持淹水20厘米的状态。”

省农科院环资所研究员秦鱼生认为,新型稻渔技术是产业技术与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的融合,通过稻田鱼的养殖,保障一定范围稻田能在水稻全生育期的淹水状态,降低土壤镉生物活性,减少稻米镉含量,“应该说在降镉方面有效果,但要评价经济性。至于稻谷是否增产、鱼的产量是否增加,可能还需要长期的评估。”

新闻推荐

红豆相思师古镇

红豆相思师古镇川观新闻四川在线□李淮千多年前,村东张家有一后生,敦厚朴实;村西李家有一女儿,勤劳善良。两家有隙少有往...

什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什邡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