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带动身边人保生产助防控” 省人大代表刘翠萍带领村民自制口罩数千个
村民生产口罩自救。
眼下,正是什邡师古镇烟苗移栽的季节,大量村民需要下田耕作。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口罩紧俏,对此,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什邡市十八届人大代表、大泉坑村村妇联主席刘翠萍组织动员村民自制防护口罩,解决农业生产的燃眉之急。
文/图本报记者张伟
怎么办?
烟苗急需移栽农户需要口罩
什邡种植烟叶历史悠久,师古镇大泉坑村是当地雪茄烟烟叶种植基地,烟叶品质数一数二。
该村党支部书记冯开春介绍,该村烟叶种植面积1000亩,眼下正是烟苗移栽到大田的时候,如果不及时移栽,将直接影响今年烟叶生产量和村民经济收入。
该村有1300余户村民,有600多户都是烟叶种植户。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大批村民需要下地移栽烟苗,口罩成了紧俏货。
今年春节前,大泉坑村“两委”就开始摸排、暗访武汉返什人员,对摸排出的返乡村民要求在家隔离监测,并要求其家庭成员佩戴口罩。
“返什探亲家庭有需要,在家的种植户有需要。”既是省人大代表,也是什邡市十八届人大代表,还是大泉坑村村妇联主席的刘翠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动起来!
省人大代表发动村民自制口罩
1月30日晚上,刘翠萍在手机上看到,有网友用布料自制口罩,于是想到能否发动村民自制口罩解决眼下的难题。和村书记、主任商量后,大家觉得可以尝试,“有口罩总比没口罩好。”
次日,刘翠萍到镇上找裁缝做了2个样板,拿回来,村“两委”及村民代表都觉得不错。刘翠萍赶紧从村里、镇上买来布料、松紧等原材料,下午就召集村里的巾帼志愿者们来做。
当天60多名妇女一起动手缝口罩,一下午制作出几十个口罩。“口罩有5层,两层布、两层纱、一层保鲜膜。”刘翠萍说,最先做的口罩有5层,仅纱有4层。佩戴后发现不贴肤,不透气。后来改成两层布、两层纱。做出来后,村民还担心口罩不能有效隔菌,又在中间加了一层保鲜膜。最终版本试用后,大家发现效果不错,决定就按照5层的标准生产。
日前,记者来到大泉坑村。在村部看到不少戴着巾帼志愿者袖套的妇女在忙碌。有的画图,有的裁剪,有的缝纫,有的搬运材料。一旁还摆放着一批做好的花花绿绿的口罩。村民魏先风还搬来了自家的老式缝纫机,“之前试制时,大家发现手缝很慢,于是我就把缝纫机搬来了,这台缝纫机是父母在我10岁时买的。”缝纫机上岗后,大家做口罩的效率一下就提高了。
在这群巾帼志愿者中,记者还看到几名男性村民,陈登松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成都某服装厂的管理人员。“村上动员会缝纫的村民时,我就主动来了,力争在上班前,帮村上把口罩做好。”
大泉坑村村民自制防护口罩保生产一事传开后,当地烟草部门专门送来了布料、纱布等原料,支持村民农业生产,共同抗击疫情。附近制衣生产作坊也送来了几台电动缝纫机。考虑到生产口罩,人员会聚集,村上除了在村部生产,还借用了附近卷烟点场地生产,也让一部分村民在家生产。
制作期间,刘翠萍不停在村委会、卷烟点来回看大家自制口罩的进度,解决自制过程中的问题,外套上还别了枚带线的针,“口罩自制中,难免有些地方需要完善,针就派上用场了。”
众人齐心
7天赶制3000多个口罩
这些自制口罩,经过设计、裁剪、缝纫,每个口罩制作耗时45分钟至一个小时。截至本月6日,在刘翠萍的带领下,该村巾帼志愿者们共计赶制出3000多个口罩。
目前,3000多个口罩经高温蒸煮杀菌消毒后已经分发给村民和当地敬老院的老人们。
“如果还需要的话,村里随时都可以再组织生产口罩。”刘翠萍说,后来政府部门采购并提供了紧俏的无纺布。她们村现在生产的口罩就是外面是无纺布,里面两层布、一层纱的口罩,卫生、防疫、使用频次效果更佳了。
据了解,在什邡妇联的号召下,现在这种自制口罩的经验做法已在当地多个村、社区推广,实现生产自救。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解决困难,阻击疫情,平平安安。”刘翠萍说,在她看来,能组织、带领村民自己动手,解决生产问题,这是人大代表本来就该做的事。“我想尽最大努力,带动身边人,在保生产的同时助力疫情防控。”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定春蒋师帅“一个好的开端,一个新的开始,继续加油!”2月3日凌晨,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什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什邡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