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共护头顶一片蓝天 ——什邡市政协委员持续推动秸秆还田技术推广

四川政协报 2017-05-04 06:34 大字

[摘要]——什邡市政协委员持续推动秸秆还田技术推广

一年一度的农业“双抢”工作即将开始,什邡市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任务早已层层下达,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

什邡是四川省粮油主产区,秸秆资源十分丰富。过去,每到油菜小麦成熟季节,农民收割完后就将秸秆一烧了之。2014年,什邡市启动了五年环境保护攻坚战,铁腕治污行动全面铺开,秸秆禁烧也在其中。

“至今仍有很多农民选择将秸秆烧掉,究其原因主要是无利可图。”什邡市政协委员、回澜镇种植户黄帮国天天与村民们打交道,看到不少“捉迷藏”现象:巡查人员来了就不烧,一走就烧,要么直接把秸秆抛到沟渠里面,对河道畅通和防洪造成很大隐患。为此,他也在市政协会议上多次提出建议。

关注秸秆禁烧的,还有今年才从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老政协”杜甫荣。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秸秆还田技术推广。2014年,杜甫荣就联系到朱晓峰、刘继友等一批懂农业技术的市政协委员,开始秸秆全量还田水稻免耕直播技术试验,希望通过这项技术减少秸秆焚烧,避免大气污染。

2015年,杜甫荣牵头成立“川西平原秸秆全量还田免浅耕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什邡土壤性质,课题组在泥田、沙田、半沙田等不同区域选择了试验点,试验面积共12.7亩。

起初,试验田区域内的农民大都不愿意配合。为了消除农民们的顾虑,课题组向他们承诺:种粮所需要的肥料、农机等各项开支都由课题组承担,并且还保证粮食最低产量。如果达不到标准,就由课题组给予经济补偿。农民们吃下“定心丸”后,课题组的工作才全面铺开。

为了确保各项技术准确实施,课题组的技术人员都亲自上阵,到试验田中和农民们一起耕种,经常一干就是半天。从播种到收获的几个月里,当其他人还在空调房中享受清凉时,课题组的成员们早就头顶烈日,冒着高温下田去了。

一年下来,试验田的粮食产量与正常种植的亩产量基本持平。2016年,在先前试验的基础上,课题组加快研究进程,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这次,在油菜麦子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课题组采用了5种水稻栽培方式进行试验,便于为农民们提供不同的生产作业方式选择。

市政协秘书长朱晓峰认为,“提供多种技术选择,有利于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推广和水稻生产的发展”。在试验过程中,课题组也先后邀请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到田间进行指导。市农业局在试验田召开了现场会,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市政协也组织委员到现场进行了视察,对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出切实建议。

2016年秋,在马井镇玉马村试验点,水稻亩产量达到616公斤至719公斤,高于全市平均亩产量564公斤。德阳市政协委员、什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科学也是课题组成员。他说,在这5种水稻栽培方式中,无论哪种秸秆都能全量还田,关键在于对技术的把握。

在课题组的示范和指导下,不少村民主动放弃过去焚烧秸秆的做法,开始采用还田技术。玉马村村民曾东去年就开始尝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水稻收割完后算了一笔账。他说,“这种方式省时又省力,水稻产量还高,今年还要继续使用这种方式。”

一方面农民节省了开支,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压力明显减少。市政协委员刘继友在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通过提案提出建议:疏堵结合,从财政补贴等方面制定长效机制,“农民尝到甜头后,才会主动选择秸秆还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难的问题”。

如今退了休的杜甫荣仍时不时地在微信上和市政协委员们交流秸秆还田技术,动员大家要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持续努力,争取把这项工作做出更大成效。而他自己,也像微信账号昵称一样,一直担任着“队长”角色。

“能动员一户是一户。”最近一段时间,杜甫荣正忙着跑农村,向农民宣传、讲解秸秆还田技术。在他随身携带的文件袋中,除了秸秆还田技术资料外,还有一份《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商请开展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县的函》。省环境保护厅在函件中说,国家环境保护部今年要开展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省环境保护厅拟将什邡作为四川省试点之一,请什邡市报送相关材料。

这份函件,让杜甫荣感到,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

□本报记者 刘奕锋

新闻推荐

什邡交警大队召开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推进会

(但俊记者钟正有)近日,什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召开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推进会。会议由副大队长卜晓兵主持,相关中队负责人参会。会上,副大队长卜晓兵就如何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提出了四...

什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什邡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