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致富有“法宝” 什邡市湔氐镇推广食用菌种植新技术显成效

四川科技报 2016-12-30 00:00 大字

[摘要]什邡市湔氐镇推广食用菌种植新技术显成效

德阳什邡市湔氐镇是有名的全国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黄背木耳让该镇走上了特色农业之路。“十二五”期间,该镇食用菌种植更是进入一个转折点,一条崭新的科技之路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

5年推广8项新技术

年,湔氐镇食用菌种植规模为万袋,年达到1.亿袋,净增多万袋,户均增收近1万元。

五年来,该镇引进和推广“基质配方、低温控菌培养、出耳方式、水源净化、棚架改造、微喷技术、绿色防控、pH值调节”八项新技术,食用菌实现增产增收,加快了全镇科技兴业的步伐。

在新技术推广道路上,得益于合作单位的全力支持。湔氐镇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张文平带领该协会,在省食用菌创新团队、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苏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单位专家们的指点下,破解了一道道难题,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成为食用菌种植户致富的“法宝”。

种植户增收增效

年,湔氐镇桐林村6组种植户刘期,开始采用新技术种植黄背木耳,年增收6万元,其中每袋增收1元。“不要小看这1元,如果不应用新技术,不知要走好多弯路。”尝到甜头的刘期颇有感触。

据介绍,年,湔氐镇从开始试验示范到总结出“黄背木耳精准化、轻简化、清洁化种植技术”以来,在棚架改造后,改善了生产棚通风透光条件,每袋木耳增产克,每公顷(万袋)增收元左右。

通过使用微喷技术,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年,该镇微喷技术应用已突破万袋,仅此一项技术的应用增加效益多万元。刘期介绍说,常规方法每天需喷水2次,每次1个半小时,每年人工工资为元;采用微喷技术,每天仍需喷水2次,但每次只需半小时,人工工资仅为元。而且还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能源(电)消耗,提高了综合效益。

据了解,使用微喷技术管理木耳,给水柔和均匀,木耳绒毛完整,耳片黑白分明且厚重,商品性好,较常规管理的木耳市场价高出0.4~1元/公斤,每公顷可增收2.7~6.万元。因此,该技术被列入德阳市“金桥工程”,在全市大力推广。

此外,食用菌“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特别是內吸式杀虫灯的应用,生产期间害虫由过去每立方米头减少至头左右,由过去喷药3次减少到1次。不仅确保了黄背木耳产品的质量安全,其销售价格也创历年新高,每公斤达到元以上,全镇1.2亿袋黄背木耳产值突破5.5亿元,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探索发展新路径

除了这八项新技术,湔氐镇食用菌协会还与什邡市华润燃气公司、自贡东联锅炉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了天燃气燃烧装置,取得初步成功。“这项技术可以在食用菌灭菌过程中真正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实现无人值守和看护,大大节约人工投入成本,并且解决了安全问题。”在张文平看来,每投入一项新技术,只要能给种植户带来质的变化都是值得的。

此外,该镇还在食用菌新品种上下功夫。今年,湔氐镇食用菌协会继续对已引进的灵芝、羊肚菌等珍稀菌类进行示范种植,以便总结出适合该镇种植推广的种植技术,并且继续扩大白毛木耳的种植规模,找出适合推广的新品种,提升全镇食用菌品质。(什邡市科协)

新闻推荐

“环保+公安” 执法新模式严惩环境犯罪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记者童登俊)日前,全省首支环保警察中队率先在什邡市挂牌成立,“环保+公安”联动执法新模式实现了该市环境保护执法领域“里程碑”式的发展。据了解,为快速形成“环保+公安”的联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