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增活力 现代农业加速跑
什邡马祖镇马祖村皇菊养生茶生产线。
本报记者 许江韵
在结束不久的第三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上,什邡市马祖镇马祖村的杨福善带着“明星”产品——皇菊茶正式亮相。之所以是“明星”,不仅因为2015年马祖全力发展和推介皇菊产业,引发种植业、养生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也因为这朵小小的皇菊经过12道工序处理,不秤斤两按朵卖,最高卖到30元/朵,走出了一条农业深加工、产村相融的致富新路。
“十二五”期间,德阳全面落实中央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近两年,全市以农村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激发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开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新局面。201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达到12800元左右,比“十一五”末增长97%,五年间年均增速达到14.5%。预计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可达到205亿元,比2010年增长34.5%,年均增长6.1%。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围绕千方百计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全市以持续稳定增产为基本目标,以实施重大战略工程为抓手,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狠抓粮食生产。至2014年全市粮食播面达452.22万亩,粮食总产达188.37万吨,实现了“十一连增”;全市共发展种粮大户507户,规模化种粮面积达11.87万亩,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全省第一。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94.3万吨,增产5.9万吨;油料总产20万吨,增产1700吨。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已建成“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70万亩。基本建成“八大”优势产业基地:优质稻基地110万亩、“双低”油菜基地86万亩、蔬菜基地120万亩、水果基地21万亩、烟叶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14万亩、食用菌基地6.5万亩、种子基地6.7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户达到2.8万户,适度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2%,比2010年增加5个百分点。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扎实推进。近年来,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全市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31个。坚持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业相结合,2015年1-10月,全市乡村旅游收入达63.2亿元,同比增长28.3%,解决7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今后农村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问题。2015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35家,农民合作组织达到1668家,家庭农场达到188家。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到73万余户,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建设投资预计将达到51.5亿元,超过前三十年水利投入的总和,八角水库、华强沟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均开工建设。同时,围绕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全市努力整合项目资金,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农机提灌站建设和农村机耕道建设。(紧转第二版)
●2011年9月20日至23日,德阳市第四届国际农业博览会举行,国内外参展企业超过200家,参展产品超过2000个,“德阳牌”十大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会上正式启用。
●2012年8月17日,四川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在德阳召开,德阳市6个县(市、区)均被纳入试点。
●2013年起,德阳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经过两年多努力,市、县、乡三级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系统全面建成,市级公示平台“德阳市阳光惠农网”开通运行。
●2014年10月29日,《德阳市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正式印发,锁定24项主要改革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全市深化农村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4年12月30日,德阳重点水源工程——华强沟水库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4月7月,《德阳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5-2020年)》出炉,提出到2020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200个,力争突破1300个。
●2015年5月12日,《德阳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提出在广汉三水镇友谊村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到2020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面完成。
●2015年7月3日,德阳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什邡作为全省试点县(市)发放了首笔贷款。
什邡马祖镇马祖村皇菊养生茶生产线。
本报记者 许江韵
在结束不久的第三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上,什邡市马祖镇马祖村的杨福善带着“明星”产品——皇菊茶正式亮相。之所以是“明星”,不仅因为2015年马祖全力发展和推介皇菊产业,引发种植业、养生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也因为这朵小小的皇菊经过12道工序处理,不秤斤两按朵卖,最高卖到30元/朵,走出了一条农业深加工、产村相融的致富新路。
“十二五”期间,德阳全面落实中央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近两年,全市以农村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激发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开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新局面。201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达到12800元左右,比“十一五”末增长97%,五年间年均增速达到14.5%。预计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可达到205亿元,比2010年增长34.5%,年均增长6.1%。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围绕千方百计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全市以持续稳定增产为基本目标,以实施重大战略工程为抓手,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狠抓粮食生产。至2014年全市粮食播面达452.22万亩,粮食总产达188.37万吨,实现了“十一连增”;全市共发展种粮大户507户,规模化种粮面积达11.87万亩,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全省第一。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94.3万吨,增产5.9万吨;油料总产20万吨,增产1700吨。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已建成“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70万亩。基本建成“八大”优势产业基地:优质稻基地110万亩、“双低”油菜基地86万亩、蔬菜基地120万亩、水果基地21万亩、烟叶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14万亩、食用菌基地6.5万亩、种子基地6.7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户达到2.8万户,适度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2%,比2010年增加5个百分点。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扎实推进。近年来,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全市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31个。坚持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业相结合,2015年1-10月,全市乡村旅游收入达63.2亿元,同比增长28.3%,解决7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今后农村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问题。2015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35家,农民合作组织达到1668家,家庭农场达到188家。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到73万余户,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建设投资预计将达到51.5亿元,超过前三十年水利投入的总和,八角水库、华强沟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均开工建设。同时,围绕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全市努力整合项目资金,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农机提灌站建设和农村机耕道建设。(紧转第二版)
●2011年9月20日至23日,德阳市第四届国际农业博览会举行,国内外参展企业超过200家,参展产品超过2000个,“德阳牌”十大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会上正式启用。
●2012年8月17日,四川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在德阳召开,德阳市6个县(市、区)均被纳入试点。
●2013年起,德阳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经过两年多努力,市、县、乡三级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系统全面建成,市级公示平台“德阳市阳光惠农网”开通运行。
●2014年10月29日,《德阳市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正式印发,锁定24项主要改革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全市深化农村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4年12月30日,德阳重点水源工程——华强沟水库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4月7月,《德阳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5-2020年)》出炉,提出到2020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200个,力争突破1300个。
●2015年5月12日,《德阳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提出在广汉三水镇友谊村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到2020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面完成。
●2015年7月3日,德阳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什邡作为全省试点县(市)发放了首笔贷款。
新闻推荐
许多宽(中)在育苗棚内与烟农交流。文/图本报记者曾征“你看,这成片的850亩烟苗,都是我们‘荣誉村长\’许多宽到村上后帮我们搞起来的。”寒冬时节,记者走进什邡市南泉镇新桂村,随该村党支部书记郭应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