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亩地”唱好“惠农戏”什邡:积极打破投入壁垒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翻看什邡农业的“家底”:山区占全市总面积六成以上,农民人均耕地只有1.005亩。如何在这“一亩地”里做出深耕富农的大文章?什邡人开始了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舍得投入。
然而,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回报率低,社会资金不愿“接招”。
如何打破农业投入的壁垒,整合盘活农业资源?
什邡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让农业投入不“撒花椒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环境“改头换面”;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让农民鼓起“钱袋子”;激活农业“众筹”模式,让“三农”投入“不差钱”。
深耕“田字格”
什邡农业历史悠久,但发展现代农业有点“先天不足”:分散的“小地块”捆住了“大农业”的手脚,先进农技“无计可施”,大型农机更是只能“望田兴叹”。
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跨越?什邡人在“田字格”里做起了文章。
在隐峰镇杨寨村,沿着3.5米宽的硬化机耕道,记者走进了当地近1200亩的高标准农田核心区。道路两侧,绿茫茫的川芎田一望无边,“三面光”沟渠里水流欢畅。
年近六旬的柳成绩正在自家地里摘菜薹,他家种了5亩川芎、3亩叶菸。盘算起今年的收成,老柳面露欣慰:“今年地里‘刨\’了3、4万”。望着不远处竖立的高标准农田标牌,老柳不由感叹,“在田里做了几十年‘活路\’,终于见识到什么叫良田。 ”
老柳心中的感慨,源于什邡每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浙江人周开庆也从中看到了商机。
今年10月,周开庆在南泉镇金桂村9组流转承包了65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大棚西瓜。记者见到他时,周开庆正在刚刚翻整过的地里搭建钢架大棚。“大棚里面还要铺地膜,上面铺设电热丝,排入营养钵。”周开庆老家在浙江台州,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2009年,周开庆和弟弟离家入川种西瓜,在内江、广汉等地形成了上千亩的种植规模。
“月底开始育秧,明年5月就能上市。”由于上市早、品质好,周开庆的西瓜远销到重庆、汉中等地,“U型渠纵横交错,用水方便又节约,配套的水泥路挺宽敞,旁边就是成绵复线,外地客商可以直接开到地头拉西瓜。”高标准农田成了周开庆孕育“金娃娃”的“金土地”。
无独有偶,另一项惠农项目也给什邡农民带去致富新希望。在南泉镇玉桥村,依托全国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打造的千亩优质油菜基地长势喜人,观景台、活动广场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今年10月,由当地农民组成的润丰土地流转专合社成立,社员大会商议的头件大事就是在家门口搞“农旅结合” ,发展油菜观光农业。“核心片区400亩,加上周边辐射600亩,形成千亩油菜基地,明年3、4月欢迎来看菜子花花。”村主任王道兴对“菜花节”信心满满。
今年,总投资1173.3万元的2013年度南泉、隐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工,建成高产稳产农田2万亩。另外,总投资1000万元的全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什邡市2013年田间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项目区水稻、小麦将增产125.3万公斤,预计增加经济效益331.9万元。
今年大春收割后,什邡市整合涉农资金约1.28亿元,在马井镇、隐峰镇、南泉镇迅速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力量连片推进3.6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目前项目进展有序。
生态“攻坚记”
要发展,更要好环境,什邡人深谙此道。
为此,他们“左右互搏”下好“两盘棋”:“左手”狠抓现代农业发展,“右臂”扛起农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在惠及“三农”的同时留下了绿水青山。
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和准备,近日,师古、红白、冰川镇污水处理厂先后启动运行,并完成相关配套管网建设,就此结束了三镇生活污水直排江河的历史。
师古镇污水处理厂位于师古村7组和14组之间,总投资1105万元,设计污水日处理量1250吨。“投入运行后,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A标。”该项目技术负责人杨东告诉记者,一级A标是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最高标准,“可以实现有机污泥近零排放,不产生异味,无二次污染”。
污水不再直接排入江河,老百姓的“眉头”也舒展了不少。师古集镇居民金玉莲说:“以前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沟渠,热天家味道很大。现在有了污水处理厂,渠水清亮了,心情也好多了。”
感到高兴的不光只有集镇居民,污水处理厂的投运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该市流域内的水生态状况,生活在什邡城区的市民也因此受益。
近几年什邡“三会”期间,“人民渠17支渠污染整治”被“两代表一委员”反复提及,周边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现如今,师古镇污水处理厂结束了该镇生活污水直排17支渠的历史,水清渠畅的景象指日可待。
“接下来,我们将采用PPP招标模式运作剩余10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项目,全部运行后会对什邡境内整个流域河段水质产生明显改善。”什邡市农发公司董事长曾铭透露。
总投资2500万元蓥华镇仁和村穿心店磷石膏堆场整治项目正式启动,洛水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打开农村环保“记事本”,人们看到了什邡人的执着和坚持。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农企发展瓶颈,正在积极运作成立的什邡市首家农业担保公司将破解这一难题。”翻看明年的“工作簿”,现代农业发展“新动向”清晰明确:着力推进农业担保公司的组建工作,打造农特产品推荐推广平台,创新和探索农旅结合投资新模式……
发展现代农业,什邡一直在路上。
殷宪龙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童登俊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黄秋凤记者钟正有文/图)记者日前从什邡市公安交警大队了解到,1月19日18时许,该市公安交警大队民警在洛水卡点执勤时,发现不远处有一辆车牌号为川A的小型轿车停在小车道上,不仅影响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