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结合”只是在农家乐里摘果子?看看什邡的农业公园和川芎宴
□本报记者 朱雪黎
“听说村口李大林要养鱼、开农家乐,你觉得靠谱不?”9月10日,什邡市南泉镇金桂村口袋营聚居点上展开了一场讨论。
金桂村村支部书记刘登宣告诉记者,去年南泉镇参加什邡市幸福美丽乡村PK,为口袋营争取到180万元传统院落民居改造资金。自改造开始,“如何借力改造做生意”便成了村民们热议的焦点。但如今,改造已完成,绝大多数村民却仍处观望中。
“怕找不准方向,钱投进去没生意。”在刘登宣看来,村民们的担忧不无道理。近年来,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对乡村旅游千篇一律的“吐槽”也越来越多。除了体验采摘乐趣,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农业+旅游”还能怎么走?
产业升级 挖潜农产品深加工
在什邡市隐峰镇,农家乐老板钟磊家的一席“川芎宴”,吸引了什邡本地及周边的众多“好吃嘴”,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不少人打电话来预订。
隐峰镇川芎种植面积达15000余亩,产量占全国的1/5。近两年,为了实现传统川芎种植与旅游业联动发展,隐峰镇鑫和川芎专业合作社统一注册了“隐峰川芎”这一品牌,着手研发川芎酒、川芎茶等产品,还推动当地农家乐开发出川芎鸡、川芎野鸭等以川芎为主要原料的菜品,将川芎从“尖尖”卖到“根根”。
在什邡市农委主任袁海看来,“川芎宴”受热捧,恰恰为“农旅结合”大潮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过去的做法,大多紧盯特色种植、养殖和餐饮、住宿等一三产业互动,对蕴藏商机的农产品深加工等第二产业往往重视不够。”
今年,鑫和川芎专业合作社还上马了川芎切片加工等生产线。合作社负责人曹义认为,统一品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川芎及其制品,不但能有效提升附加值,也能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更放心、多样的农产品,以此提升旅游吸引力和认可度。
品相提档 打造现代农业公园
德阳市民陈倩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自驾乡村游,最近,她在微信里分享了几张“边逛公园,边摘葡萄”的照片,“到处都是采摘园,当然要选更美丽的。”
在她的指引下,记者在什邡市皂角街道城东村找到了这家名为四季东城的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不同于其他葡萄种植园,走进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人工湖,湖面回廊曲折、竹筏轻摇,湖边的沙滩被打造成了儿童乐园,周边种植着各式鲜花;一人高的葡萄架下覆盖着地膜,采摘不用弯头低腰,脚也不用沾满泥土。
园区负责人廖勇表示,他们在葡萄园中融入“公园”概念,就是希望集赏花、采摘、景观、垂钓、戏水、餐饮等功能为一体,满足游客亲近自然又追求品质的“全方位”需求。
拥有69处泉眼的什邡市南泉镇,也正在规划建设德阳市首个泉水农业公园。“农业公园是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乡村旅游的高端形态。”袁海表示,目前,什邡已形成“两路一带四园”的整体发展规划,将在城东、城西、城北各打造一座现代农业公园,并建造一座立体生态林业公园。
服务优化 统筹规划+软硬兼施
在什邡市马井镇副镇长廖小丹看来,“农旅结合”发展,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依旧是“第一步”。只是,这里的硬件建设并非只是简单“修路”。除了农田水利等最基础的硬件建设,道路景观、停车场等大型服务设施建设,乡村道路垃圾桶设置、道路指示牌等小“细节”都应被高度重视。
近年来,借助1300万省财政农发资金,马井镇对河东近万亩农田进行了高标准综合改造。2014年底,全镇流转土地超过5000亩,聚集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达29家,农业龙头企业9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7453元上升到2014年的12720元。
今年,马井镇还获得了德阳市级统筹城乡区域重点镇奖励资金60万元。这一次,镇上打算将借此完成双石桥12组红豆树院落文化院落打造等,助力新改造院落的发展。
此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软肋”也有待提高。“乡村游很多地方都是‘去过一次不会再去\’。”陈倩觉得农业旅游属于服务业,一些服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闻推荐
□方继莲本报记者朱雪黎11月19日,什邡市湔氐镇太乐村,蒜农陈兴华到自家“得病”的蒜地里采集了几包土壤,准备送去给农技专家化验。眼前,地里的大蒜比正常标准矮了一大截,蒜苗梢头已枯黄,拔出蒜头来看,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