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500名寒门学子圆大学梦

华西都市报 2015-01-01 19:00 大字

华西慈善播撒一片温暖

倾力打造圆梦基金、地震诗歌墙、三八慈善晚宴……

2006年5月,华西都市报开始启动华西利群阳光助学活动,资助考上大学却没钱上学的寒门学子。从那时候开始,每年夏天,华西都市报记者都会驱车数千公里,走进大山深处,穿过满是烂泥的小路,走进低矮的土房中,走到昏暗的灯光下,去探寻那些倔强的脸庞。

2011年6月,华西圆梦基金正式启动,华西都市报的慈善事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一个个大型公益活动在圆梦基金的倡导下持续进行,受助群体从贫困学生扩展到了乡村教师、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贫困儿童、孤寡老人,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被华西慈善的阳光照耀……

无论是为最美乡村教师夫妻圆梦(左),还是为“5·12”留下永恒的纪念,华西都市报一直在努力。

因为多次参与报社的慈善公益活动,我们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感人故事,并意识到,传递出去的每一丝温暖,其实都是会有回应的。

曾经有记者收到过一位受助学子的短信。她说: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希望,感谢华西都市报,你就像黑暗中的那一缕阳光,温暖了我的整个生命!

一个媒体的形象,是通过一个个记者,一篇篇报道传递出去。20年来,华西都市报都在关注角落里的弱势群体,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传递阳光,传递温暖,传递希望。

从 2006 年起,华西都市报就开始关注起寒门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大学梦想。此后每一年的夏天,华西都市报的记者都会从成都出发,踏上高速公路、柏油路、乡村公路、石子路、土路,然后,再徒步穿过山脚下的农田和草丛,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探访到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孩子。

如今,华西圆梦基金已启动3年,华西都市报的慈善事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圆梦基金

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圆梦第一人 受助读上暨南大学

2011年6月,华西圆梦基金启动,这是由华西都市报发起并与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基金会共同成立,是西南地区首个由媒体发起的公益基金会。

来自乐山犍为县的石城川是不幸的。石城川2011年高考考了560分的好成绩,高出四川重点线41分,但两座大山挡在了他的大学之路上。石城川家庭贫困,母亲常年卧病,上大学的费用没有着落;11岁时因突发疾病导致双耳失聪,则是更严重的问题。

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赶到石城川的学校,去了解此事,“当时见到他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很阳光,很活泼,特别机灵。”通过交谈后,石城川积极向上的精神更是让丁伟感动,他想,自己一定要帮帮这个孩子。2011年6月30日,一篇名为《超一本41分 失聪孩子的偶像是林肯》的报道在华西都市报见报。

石城川的故事最终引起了刚刚成立不久的华西圆梦基金的关注。在华西圆梦基金和众多爱心人士的不懈努力下,石城川成功被暨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录取。同时,华西圆梦基金也确定资助石城川全部的大学学费,第一笔资助金额为6000元。

石城川也成为华西圆梦基金成立后,资助的第一人。

事实上,华西都市报2006年5月就启动了华西利群阳光助学活动,专门资助考上大学却没钱上学的寒门学子。已有超过2500名寒门学子在我们的资助下走进了大学校门,活动仍在继续……

去年夏天,24岁的“包子哥”王宏拿到了四川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王宏出生在泸州叙永的一个小山村里,祖祖辈辈都在山里务农,从2008年到2013年,6年间,王宏参加了5次高考,因为贫困,这6年,他都是边打工边复习——他去过啤酒厂验啤酒、为蛋糕店派送宣传单、在餐厅当服务员、在建筑工地搬运建材,在小区当过保安。当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菲菲和摄影记者吕甲见到他时,他正在成都白果林附近的一家包子店里卖包子。

王宏说,上大学已经变成了他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支撑他走过了这6年。然而,对于千千万万大山里的寒门学子来说,上大学,就是一种信仰,这群孩子从小怀揣着这个梦想,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最终,“包子哥”王宏也成为华西利群阳光助学资助的对象。

地震诗歌墙

以诗为墙 永久纪念

地震诗歌墙长51.2米、高4米,整面墙体分为20个外立面,镌刻着20首曾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诗歌。它是由华西都市报、《星星》诗刊与什邡市委、市政府联合倡议设立的,于2011年4月28日,在什邡市穿心店地震遗址公园落成。华西都市报记者见证了这座将大爱、奋起与不屈,以诗铭记的建筑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2008年5月16日,汶川大地震发生4天后,华西都市报在媒体中率先刊登著名诗人梁平的长诗《默哀:为汶川地震罹难的生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地震诗歌中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之后,华西都市报与《星星》诗刊紧密互动,推出“5·19”哀悼日文学专版,在“5·12”这场举国悲痛的灾难面前,面对悲痛,全国著名诗人与草根写手共同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与震撼,《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等地震诗歌传诵一时,至今仍让人热泪盈眶。

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值得历史铭记。为此,华西都市报与《星星》诗刊在连续两年举办“纪念5·12诗歌朗诵会”后,又发出联合倡议,在地震灾区修建一面“诗歌墙”,以这种特别、意蕴深远的方式永远纪念“5·12”抗震救灾精神。

倡议发出后,什邡市第一时间响应。4天后,在华西都市报记者的陪同下,阿来一行专程前往穿心店。

征集诗稿的过程太震撼了!《星星》诗刊发出征集令后,初选就收到近两万首诗作。在经过初选、网友投票之后,9位曾担任过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的专家投票,最终选出20首,镌刻在诗歌墙上。

2010年9月,来自什邡的10多个雕刻工人开始进场施工。有位老石匠龙永华出自雕刻世家,从事雕刻工作10多年,却仍感觉“这次任务最重”。

2011年4月28日,诗歌墙揭幕。如今,诗歌墙依然巍然矗立在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公园,其中一块黑色的花岗岩上,是阿来为诗歌墙作的序。“那一年,我们用久违的诗歌召唤回了远遁的情感!叫做哀悯的情感,叫做慈悲的情感,叫做爱,叫做大爱,叫做感恩的情感,叫做奋起与不屈的情感!今天,我们刻石于此,作为那一刻,那一天,那一年永久的纪念……”

慈善晚宴

“三八慈善晚宴”助力

最美乡村教师夫妻圆梦

夫妻俩扎根深山25年,各自守着一所小学,平日里只能隔山相望。去年3月,由华西都市报、华西城市读本独家报道的通江县永安镇夫妻小学的故事,感动了全国读者,引起了全国多家媒体的关注,廖占富、张兴琼这对很少走出大山的夫妻教师,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去年3月5日,华西都市报、华西城市读本率先推出长篇报道《隔山相望 夫与妻各自守着一所小学》,用整版的篇幅,讲述了这个关于爱情、奉献和责任的故事。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

3月8日,由华西都市报和华西圆梦基金联合发起主办的“大美四川·公益成都”——“三八”节大型名流慈善感恩活动在成都举行,获华西都市报邀请,廖老师和张老师生平第一次牵手走上舞台,面对在场的200多位慈善名流,夫妻俩道出了自己最朴素的愿望:希望夫妻小学的孩子们学习环境更好,希望两个人见面更加方便。

在倾听了两位老师的深情讲述后,企业家们无不动容。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宏深受感动,省扶贫基金会更是在现场捐献出3万元现金,用于帮助改善学校的设施;为方便两人见面,一位成都企业家现场举牌,认捐了两辆摩托车。

慈善晚宴之后,各方爱心潮水般涌来。去年底,廖老师所在的石庙子小学搬迁新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那次成都之行,廖占富至今难忘:“感谢各界的关心与厚爱,我们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把爱心火炬传递下去!”

为爱攀登

三八慈善巅峰行 刷新公益新高度

由华西都市报联合华西圆梦基金、四川省户外运动协会推出的“为爱攀登·三八慈善巅峰行”,受助对象为视障、先天性小耳缺陷儿童。

各界名流尽力为爱攀登

为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与广泛参与,组委会希望能够邀请更多的社会名人参与,于是本报记者专程飞往丽江,邀请朋友杨二车娜姆参加。杨二欣然接受这一挑战,却担心自己多年没有高强度运动,不知道能不能顺利登顶。“她当时就说,能上到多高就多高,尽我所能,绝不会中途退出!”

担任本次活动顾问的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特别喜欢“为爱攀登”这个主题,他说,做公益不只是捐钱这么简单,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更能体现公益本质。王勇峰还推荐了刚刚退役的篮球名将王治郅来参加活动。王治郅和杨二的承诺一样,“能登多高就多高,尽我所能,为爱攀登。”

随着活动的筹备和日益临近,更多的爱心加入了进来:数年来一直热情参与“三八”慈善晚宴的成都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米瑞蓉、为活动提供“珠峰级”保驾护航的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奥运冠军张山、著名女画家孟夏、四川省登协副秘书长高敏、西部最优秀的专业女子乐团“天姿国乐”、成都爱尔眼科医院……

千人小镇汇聚全国爱心

3月7日晚,王治郅、杨二车娜姆、尼玛次仁、孟夏等明星的到来,让四姑娘山下的宁静小镇日隆瞬间喧闹了起来。“只有几千人的镇上搞慈善拍卖,我们其实很担心会冷场,但大大出乎意料的是,来的人简直差点把会场挤满、挤爆!”当晚不到一个小时的竞拍环节里,6轮竞拍的7件拍品,被轮番举牌,尤其是王治郅现场签名的篮球,外加临时捐出的14号球衣,更是引来爱心人士的“疯抢”。

经过8日和9日两日连续的攀登,“为爱攀登·三八慈善巅峰行”所有队员都会聚在了海拔5025米的四姑娘山巅峰之上,不少第一次攀登如此高海拔的队员,直呼“这一趟太值得了,既奉献了爱心,又挑战了自己。”

在这次慈善活动汇聚来的善款帮助下,不少从全社会征集而来的贫困病童获得了及时、专业的救治,重见光明。

本版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菲菲 宋扬 谢颖绘图姜宣凭

新闻推荐

与萝卜青菜等杂交 农技师种出五彩油菜花

3月15日拍摄的李孝楠在试验田附近用红橙、红白、白、粉白、金橙五大色系的油菜花,种出的“仙女拜寿”、“观音颂春”图案。培育彩色油菜花的李孝楠。白色油菜花。桃红色油菜花。试验内容培育红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