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老板”当上村支书
张顺礼与村里已85岁高龄的杨婆婆拉家常,询问她的身体状况。
文/图 本报记者 曾征
“张书记,早哦!”
“你也早哈,去‘赶场\’哇?”
“就是,去买点农药。”
“路上慢些哈!”
……
12月10日上午,刚刚走马上任什邡市洛水镇余安村党支部书记的张顺礼在工作暂告一段落后,按前些日子的惯例到村里四处走走看看。路还是同样的路,人还是熟悉的人,见了面仍然热情地打着招呼,但此时,乡亲们对他的称呼已经由先前的“张老板”变为了“张书记”。
在前不久的什邡市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中,45岁的张顺礼通过了候选人任职资格考试,参加竞选洛水镇余安村党支部书记一职。竞选当日,余安村共65名党员现场投票,张顺礼以60票当选。
“我自己都有点意外大家这么信任我!现在既然坐了这个‘位置\’,我就努力往好干,不能叫乡亲们失望!”张顺礼说。
“老板”竞选“村官” 一路走一路学
张顺礼是土生土长的余安村人。1987年,刚刚中学毕业的他就和人合伙做起了“板鸭”生意。张家卤制板鸭的手艺是祖传下来的,口味一绝,深受欢迎。后来他开始自己做,这一做就是20多年。如今在洛水镇,提起张顺礼,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张板鸭”,在什邡市都几乎无人不知,他的板鸭甚至销到了成都、德阳、广汉等地。
由于勤劳、肯干,张顺礼累积下颇丰厚的家产,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在这些年,张顺礼走南闯北去过全国不少地方,比起外面发达先进的广阔世界,家乡就显得落后了,对此,虽然已是“有钱人”的他心里仍很不是滋味,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
2012年,当时余安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都因身体原因,对于村里的工作有些力不从心了。此时,正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报告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提出了重点要求。当地党委、政府想到了张顺礼,对于他的个人经历、精明头脑以及为人处事等已经非常清楚,加上他是本地人,熟悉本村情况,如果再让他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开展农村工作的本领,发挥他的优势,当农民的“领路人”,那么余安村未来的发展前景就更好了。
2012年末,张顺礼开始跟在当时的余安村支书、村主任身边“实习”。从“生意人”向“村官”转变,截然不同的两种角色,令张顺礼不得不加快前进的脚步。
“直到现在,我还是在边做边学。大家一起干,我对我们村未来是很有信心的!”张顺礼说。
“先天”不足“后天”补 因地制宜搞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让余安村父老乡亲看到了新的希望。
然而,余安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没有企业支撑、地域优势和特色产业铺垫,要如何运用好这些新政策、新举措,让村子发展起来?改革,又该如何改?上任一个多礼拜以来,张顺礼时常与其他村干部探讨这个问题。“总不能叫大家都跟着我做板鸭吧?说到底只是饭桌菜品,都做的话哪里能天天卖出去那么多哦?”张顺礼开玩笑地说。
经过研究,张顺礼和村“两委”干部心中有了初步计划: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余安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大蒜,因为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还可以一举“三得”——蒜薹、蒜苗、蒜头。可毕竟是普通经济作物,每户种植面积不多、品种不一,虽然每年都会有山东等地的企业前来选购品种好、质量好的,通过整理包装销往日本等地,但销售价格会因不同品种和市场变化时高时低,同时他们挑剩下的,再销出去也有些难度。村干部们的想法是:下一步跟这些企业进行衔接,村民按照他们的需求量进行定向种植,发展“订单”农业。“这样一来,大蒜的销路和村民的收入都有了保障!”张顺礼说,如果一切顺利,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村民意愿,推进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
对于村里一些想务工的青壮年村民,村里联系了什邡当地两家信誉不错的劳务公司,将这部分村民输送到什邡部分大中企业,满足了他们就近务工的愿望。“你们的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租给其他人,还可以有钱收,哪里不对喃?”张顺礼还鼓励这部分外出务工的村民和没有能力进行种植的村民将自己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同时,村里一些想务工却苦无机会的“4050”人员,也通过在租下这些土地的外地种养户那里帮忙,获取了一笔收入。
“虽然我们村不算穷,但不是所有人腰包都‘鼓起来\’了,如果真的要说发展,我们也只能算刚刚起步。现在我们正在考察适合我们村实际的特色产业项目,也在各方联系一些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到我们这里来发展适合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总之,乡亲们日子都过得风生水起了,这才算数!”张顺礼信心百倍。
>>>记者手记
“不管规模种养还是产业化经营,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而且必须切合当地实际,不然一个小小的波折都可能致不了富反而致穷。所以,首先必须要让大家有了资本,才能真正谈进一步发展。”采访中,张顺礼如是说。如今的他,已经完全融入了“村官”的角色。
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我们相信,有这样一大批熟悉农村情况、又有清醒头脑的“带头人”,将切实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农村、将党的发展大计在农村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因势利导抓好农村发展,如此,我们的“中国梦”并不遥远。
新闻推荐
美丽的向日葵引来游客争相拍照。【核心提示】“荷塘月色之行”、“葵花宝典之旅”、“吉祥格桑花祈福游”……近年来,什邡市依托灾后重建基础设施打造及各特色乡村建设,以花为媒,成功举办了数场以花...